分享

马王堆墓挖掘中,其中3个盗墓贼立了大功,连专家都对其刮目相看

 老徐趣读历史 2021-04-20

马王堆墓挖掘中,其中3个盗墓贼立了大功,连专家都对其刮目相看

文 | 韦爵爷

马王堆墓挖掘中,其中3个盗墓贼立了大功,连专家都对其刮目相看

在我国的考古历史上,有许多发掘成果震惊世界的墓葬,马王堆就是其中一座。其中不仅出土了轻若无物的素纱襌衣,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然而当专家准备把墓主人辛追的遗体抬走的时候,三位土夫子帮了很大的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首先介绍一下土夫子这个概念,在古代史对盗墓贼的称呼。原本的工作是挖黄土,古代人冬天烧火取暖的时候,用碳做燃料无烟又耐烧,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碳的价格比较贵,后来发现在木炭上面覆盖黄土可以延长烧的时间,因此民间一到冬天就需要很多的黄土。

马王堆墓挖掘中,其中3个盗墓贼立了大功,连专家都对其刮目相看

然而当地并不是黄土地,这时候有人发现,过去的一些有钱人的墓葬中为了密封性,墓中有大量的黄土。于是就出现了土夫子,以挖掘墓葬中的黄土为生。他们在挖掘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现墓中的文物,就变成了盗墓贼。解放之后,盗墓是非法的行为,于是过去的土夫子们纷纷被考古部门招安,成为了助手,而下面这三个盗墓贼真心是立了大功了,最后连考古专家都对他们刮目相看哦!

马王堆墓挖掘中,其中3个盗墓贼立了大功,连专家都对其刮目相看

那么这三位王土夫子是怎么在马王堆的墓葬发掘中起到作用的呢?第一位土夫子有一个特征,那就是身高很高,有一米八五,但是由于之前盗墓的经历,手脚非常的灵巧。人们对盗墓贼的印象一般是身材矮小,因为在钻盗洞的时候个子小会比较方便。但是在搬文物的时候,就不是这样的。古代人的很多陪葬品讲究气派,一般都比较大。而这位土夫子在当时的发掘现场,充分利用了自己个子高手灵巧的长处,帮助搬运了很多体积庞大而且易碎的文物,为考古部门做了很大的贡献。

马王堆墓挖掘中,其中3个盗墓贼立了大功,连专家都对其刮目相看

第二位高土夫子则是用他丰富的经验帮了考古人员的忙。马王堆的墓葬群属于古代长沙国宰相的家族墓葬,一般来说,下葬的时候会有象征权力的印章陪葬。但是当专家对墓葬进行发掘的时候,发现以前已经被盗墓贼盗过了一遍,墓室中几乎没有留下什么东西,最重要的印章也没有找到。再加上因为墓葬的地点比较潮湿,常年渗水导致棺椁里面其实已经腐烂了,各种物品纠结在一起,成为了一滩烂泥。而高土夫子利用他的经验,觉得印章应该没有被拿走,在棺椁中进行了仔细的搜寻,经过严格的筛选之后,终于找到了宝贵的宰相印章。

马王堆墓挖掘中,其中3个盗墓贼立了大功,连专家都对其刮目相看

第三位赵土夫子起到的作用是搬运墓主人辛追的遗体。辛追是难得的保存比较完好的湿尸,出土之后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搬到文物部保存,否则会因为与空气接触而发生腐烂反应。但是经过了千年,很难被完好地从墓中拿出来,赵土夫子想出了一个办法,先倾斜棺椁,然后在尸体的背部加了五块木板,随后就能把尸体毫发无损地搬运出来了。正是这个方面,我们才能够见识到墓主人的容貌。

土夫子虽然在古代是盗墓贼,但是如果能够被考古部门好好利用,也能起到很大的用处。

马王堆墓挖掘中,其中3个盗墓贼立了大功,连专家都对其刮目相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