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系妊娠不到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而中止者。当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时则称为习惯性流产。中医称之为“滑胎”。现代医学认为,习惯性流产多与染色体异常、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免疫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子宫内膜的各种感染等有关。有些与母子血型不合、羊水中前列腺素增多、胎盘异常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气血虚弱,肾气不足,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所致。
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穴位:气海穴、中极穴、曲泉穴、肾俞穴、足三里穴、隐白穴、命门穴、关元俞穴
 气海穴的位置: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5寸(2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宜采用回旋灸。被施灸者仰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约1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温阳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
 中极穴的位置:中极穴位于神阙穴(肚脐)正下方4寸(6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采用温和灸的方法。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约3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益肾兴阳,通经止带。
 曲骨穴的位置:曲骨穴位于肚脐正下方5寸(7横指宽)处。即由肚脐从上往下推,会触摸到一个拱形的骨头,这个拱形边缘的中点就是曲骨穴。
施灸方法:温和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
作用功效:调气壮肾。
 肾俞穴的位置: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回旋灸。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最好在每晚临睡前灸。
作用功效:温经祛寒,益肾助阳。
 足三里穴的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可将同侧手掌心正对膝盖骨中心,五指微张自然下扶,无名指指尖所触的凹陷处就是足三里。
施灸方法: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使气血源源不断地生长。
 隐白穴的位置:隐白穴位于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开0.1寸,赤白肉际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此穴可自行施灸,宜采用温和灸。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在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收敛止血。
 命门穴的位置:命门穴位于腰部,在后正中线,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肚脐的正后方。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在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
作用功效:接续督脉气血。
 关元俞穴的位置:关元俞位于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采用温和灸的方法。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
作用功效:外散小腹内部之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