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报 | 刘昌玉: “天下四方之王”:乌尔第三王朝的对外关系

 七烟 2021-04-22

图片

421日上午,高研院学术报告会第209讲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钟楼报告厅举行。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校聘教授刘昌玉作报告,题为《天下四方之王”:乌尔第三王朝的对外关系》。报告会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许明杰主持。

图片

刘昌玉首先简单介绍了乌尔第三王朝所在的古代两河流域。他指出,古代两河流域诞生了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约公元前3200年出现了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在地理空间上,古代两河流域主要是今天的伊拉克地区,分为北部的亚述地区和南部的巴比伦尼亚。

刘昌玉接着介绍了亚述学。亚述学是一门综合人文学科,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两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和楔形文字文献。刘昌玉指出,国内外亚述学研究在方法和思路上存在一定区别,但目前国际上亚述学研究也有一些和国内相似的新动向;泥板的数字化技术、数据库建立、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等,从技术层面上解决了过去亚述学研究中原始文献不易得的难题;在学科设置上,目前在国外,亚述学是一门独立学科,有独立的研究机构,而在国内,一般是属于世界史。

随后,刘昌玉梳理了楔形文字的发展历史。

两河流域特产的黏土制成的泥板,是楔形文字主要的书写材料,比例高达90%。从出土的泥板来看,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经历了不断简化、标准化的演变。约公元前2900年,楔形文字迎来了两大变革:一是文字的方向发生了明显变化,书写顺序由过去的从上到下转变为从左到右;二是文字的“楔形化”完成,由最早的图画文字或象形文字(产生于约公元前3200年的乌鲁克),转变为具有“楔子”形状的楔形文字。

公元前539年巴比伦被波斯所灭,意味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终结。而在公元75年的巴比伦地区,仍可见楔形文字的泥板,但此时的楔形文字仅作为宗教语言被一些神职人员所使用,此后楔形文字彻底被字母文字取代。直到近代,楔形文字的材料才被发现;公元1700年,英国学者托马斯·海德首先定名为楔形文字cuneiform19世纪,随着相关材料的大量出土,楔形文字研究进入学者的视野;公元1857年,阿卡德语的楔形文字被破译,亚述学也由此诞生。

乌尔第三王朝的存在时间是公元前2112-2004年,历时108年,却在不长的历史中留下了大量楔形文字的文献。在目前已发现的约100万件楔形文字泥板材料中,有20多万件是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的,贡献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材料。

在乌尔第三王朝的对外关系上,刘昌玉指出,东北部的扎格罗斯山对东西两侧起到了政治和军事上的天然隔绝作用,乌尔第三王朝的对外关系主要是向西北(阿摩利人)和东南(埃兰人)发展,最终,王朝也是被阿摩利人和埃兰人灭亡。在经济上,扎格罗斯山东西两侧仍有往来,最早的经济往来活动可以追溯到约10000年前。

最后,刘昌玉从文献来源、工具等方面,简单介绍了他研究乌尔第三王朝对外关系的方法论。他指出,从纪年(年名)体现的城市间战争记录来看,乌尔第三王朝的作战方向集中在东部(东北、东南),其外交策略呈现出“东征西和”的特征,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的贸易非常繁荣,需要进行贸易上的交往。

图片

在报告会交流环节,于溯、曹斌、闫建飞、范雪、罗峰等学者,就楔形的来源,楔形文字的诞生与文字方向变革的关系,楔形文字的连读,古代两河流域王朝的精确纪年,乌尔第三王朝官方税制文献,楔形文字泥板被发现的环境及时代背景,现代伊拉克、伊朗人对待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心理,古代亚述地区完整文学文本的流传,亚述学研究中的文本解读等话题,与主讲人进行了交流探讨。


文字:夏春璐

摄影:林扬子

编辑:陈彧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