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坚信《平水韵》的春天终会来临

 理想192qoteiwo 2021-04-22

回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诗坛。最火的应该有两次。

一次是八十年代的朦胧诗。那时候善男信女们对朦胧诗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作文里,情书中,如果没有点朦胧的味道,恐怕分难得,情难续。一大批诗人因朦胧而扬名立万。

另一次应该是去冬今春的“屎尿诗”。不过“屎尿诗”不是因为诗的本身火,而是因为诗人火。

似乎是“屎尿诗”的“骚臭气”熏醒了沉寂的诗坛。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在文学领域里还有诗的存在。

不过,在中国诗坛的整个历史中,最火的莫过于《平水韵》诗歌。因为用《平水韵》作诗,被纳入了比现在国考要求还高的科举考试中。律格、韵脚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再好诗意的诗词,如果失律丢韵,不仅诗歌本身被如弃敝履,恐怕诗人的整个人生都会遭遇万劫不复。

然而,时过境迁,曾经火爆的《平水韵》,如今却要在夹缝中寻求生存。

造成《平水韵》如今之境遇,固然有其自的要求过于严苛,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但更多的是现在人的心理浮躁,都不愿意在格律框架内进行推敲。

现在的《平水韵》,可以说是腹背受敌。一面是最古风的釜底抽薪,一面是白话的鱼目混珠。

先说古风的釜底抽薪。古风因为没有《平水韵》的严苛限制,导致一部分不愿和白话诗为伍的诗人转移至古风创作中。同时由于古风没有《平水韵》的格律检测软件,又使一部分人打着古风的幌子招摇过市。一首标注古风的诗呈现出来,没有深厚的功底,一般人是区分不出来是真古风还是假古风。反正就我现在的水平,是辨别不了真假的,所以索性不去理会,也不加评判。只能任由真假李逵招摇过市了。

再说白话的鱼目混珠。白话诗由于相对易懂、易写,因此一些人以倡导白话文为幌子,仿照《平水韵》格式,随随便便就在诗题中写上绝句或律诗的标注,以达到鱼目混珠的目的。这种诗用《平水韵》检测软件一检测,立马原型毕露。对于这种行为,我只能嗤之以鼻。

除了古风的釜底抽薪和白话的鱼目混珠外,还有《平水韵》本身的自毁长城。新韵和中华通韵的出现,再一次使《平水韵》的生存空间变得狭小。由于《平水韵》和现代汉语发音差别较大,因此一些人开始呼吁韵谱改革。先是有了新韵,现在有冒出中华通韵,目的就是把《平水韵》和《新韵》整合在一起,从此改变《平水韵》的格律要求。

他们这样做的依据有两个。一个是说《平水韵》也是从古韵演变而来。一个是说诗词韵表的改革是诗词发展的需要。

其实这里面存在偷梁换柱的问题。一是《平水韵》不是对古韵的改革而是汇总。二是目前不具备改革韵表的能力。无论是时机,还是倡导改革者自身的诗词能力,都无法担当起韵表改革的重任。目前尚未听到有谁敢说自己用《平水韵》作诗张口就来。因此由不谙通《平水韵》的人来改革《平水韵》,就是对《平水韵》的自毁长城。

本身《中华通韵》这种叫法就是错误的。因为和《平水韵》等古韵都不能通押,何来“通”字。应该叫《白话通韵》。连《平水韵》这种科举考试的韵书都未敢冠名“中华”二字,仅仅以地名“平水”作注解。可以想象那些推崇冠名《中华通韵》的人是何等的不自量力。

正是《白话通韵》打着《中华通韵》幌子才导致了当今诗词界的乱像丛生。除了“屎尿诗”以外。一些人常把连《白话通韵》都不符合的诗冠以律绝的标注。这些诗虽字词里没有“屎尿”字样。但这种做法或诗的本身意境却和“屎尿诗”具有同样的骚臭。

中国诗词要振兴必须依靠《平水韵》。因为《平水韵》的严格要求,才能使人有推敲的乐趣,才能戒掉一些人内心的浮躁。

当然《平水韵》也要与时俱进向前发展。《平水韵》向前发展的空间,就在于生僻字的使用上。现在很多人都说写诗忌用生僻字。我不赞同这个观点。因为生僻字是因为用少了才变得生僻,用多了就不在生僻。比如怒怼的“怼”字,就是由生僻变成不生僻。另外生僻字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数千个生僻字如果不用,即是对中华文化的割裂,也是一种暴殄天物。

如何拯救生僻字呢?其实这中间隐藏先人们的大智慧。我知道有些字不仅现在生僻,就是在古汉语中也生僻的够呛。那么这些超常生僻的字就真的改退出历史舞台吗?当然不是,这正是《平水韵》的为了发展方向。

我们看到随着世界的融合,一些外国语言传入中国。比如一些英文的缩写被广泛地以字母的形式出现在诗词文章中。拯救生僻字就要从汉字替代字母开始,用生僻字替代外国语言的字母,也是《平水韵》向前发展所要承担的责任。

虽然《平水韵》现在的处境令人担忧。但是我们应当坚信《平水韵》的春天终会到来。这一点,在中国歌坛已经的到了证实。比如春晚王琪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所引起的轰动。其实《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之所以能引起轰动。不是曲子好,也不是王琪唱的好,更不是王琪的眼泪。而是因为歌词有了内容。不再像一前那样,一首歌词里没有句话话,多数是“哼哼哈嘿”。甚至还有整篇歌词没有一句话,只有类似于风月场所包厢里的声音,也能冠以所谓神曲。

文章也好,歌曲也罢,没有内容,没有规矩,就没有生命力。诗词更是如此,《平水韵》能传至今天,就足以说明其生命力的强大。假以时日,必将重新焕发出春天的生机勃发。

当然最好是从现在起,规定《平水韵》以外的诗不得冠以律绝的标注。包括《中华新韵》和所谓的《中华通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