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卷下·七阳2 七阳2 尧对舜,禹对汤,晋宋对隋唐。奇花对异卉,夏日对秋霜。八叉手,九回肠,地久对天长。一堤杨柳绿,三径菊花黄。闻鼓塞兵方战斗,听钟宫女正梳妆。春饮方归,纱帽半淹邻舍酒;早朝初退,衮衣微惹御炉香。 (一)注意这几个字的发音: 卉[huì] 衮[gǔn] 御[yù] (二)八个韵字: 汤 唐 霜 肠 长 黄 妆 香 (三)平仄声: 尧对舜,禹对汤,晋宋对隋唐。 平对仄,仄对平 仄仄对平平 奇花对异卉,夏日对秋霜。 平平对仄仄,仄入对平平 八叉手,九回肠,地久对天长。 入平仄,仄平平 仄仄对平平 一堤杨柳绿,三径菊花黄。 入平平仄仄,平仄入平平 闻鼓塞兵方战斗,听钟宫女正梳妆。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春饮方归,纱帽半淹邻舍酒;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早朝初退,衮衣微惹御炉香。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尧对舜,禹对汤1,晋宋对隋唐2。奇花对异卉,夏日对秋霜3。八叉手,九回肠4,地久对天长。一堤杨柳绿,三径菊花黄5。闻鼓塞兵方战斗,听钟宫女正梳妆6。春饮方归,纱帽半淹邻舍酒;早朝初退,衮衣微惹御炉香7。 注释 [1]尧对舜,禹对汤:尧:传说中上古时的一位贤明的帝王,号陶唐氏,故亦称唐尧。舜:传说中上古时的一位贤明的帝王,亦称虞舜。禹:远古时夏部落的首领,古典籍中认为他是夏朝的开国之君,是一位贤明的帝王,亦称夏禹。汤:商王朝的开国之君,是一位贤明的帝王,亦称天乙、商汤、成汤。 [2]晋宋:晋:指司马炎取代三国时的魏因而建都洛阳的四晋,以及西晋被前赵灭掉之后,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一带)即位的东晋。宋:指南朝的宋,它是刘裕取代东晋后所建立的国家,首都亦为建康。为了区别后来赵姓所建立的北宋和南宋,故将南朝的宋称为刘宋。 [3]卉:百草的总称。 [4]八叉手:将两手相拱八次。这是一个典故,据【宋代】孙光宪《北梦预言》载,唐代诗人温庭筠才思敏捷,作诗的时候,叉手一次就成一韵,八叉手之后则八韵成,当时的人称他为“温八叉”。后代便以此作为才思敏捷的代称。九回肠:因为忧愁而肠子多次为之回转。西汉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自己因替李陵辩白而遭受宫刑,忧伤难己,“是以肠一口而九回”(因此肠子一天之内屡次回转)。九,虚数,形容其多。 [5]三径:此联由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与贤人交往的小路将近荒芜,但松树菊花还生长着)变化而来。晋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记载,西汉末年,王莽专权,时任刺史的蒋诩辞官归隐,回到家乡之后,在院子里开辟了三条小路,表示只想和求仲、羊仲交往。后来三径指代归隐者的家园。 [6]鼓:古人行军作战以鼓为号令,击鼓则进军。塞兵:驻守边塞的士兵。钟:佛寺早撞钟、暮击鼓以报时,此处以“闻钟”表示早晨。 [7]纱帽半淹邻舍酒:据《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到邻居家喝酒,喝醉后,用乌纱帽盖头,就躺在人家主妇身边酣睡。淹,浸湿。 [8]衮衣:古代天子及王公大臣的礼服。这句意思是说:王公大臣刚下早朝,官服上沾染了宫殿上的熏香味。语出唐代贾至的《早朝大明宫》有“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乔木 张耒(宋) 舍北参天乔木长,依凭清荫护高堂。 鸟啼杳杳重阴合,风到翩翩翠叶凉。 已许孤高凌夏日,不妨坚老要秋霜。 投身麋鹿无人地,非尔烦忧未易忘。 卷二·七阳2 红对白,绿对黄。昼永对更长。 龙飞对凤舞,锦缆对牙樯。 云弁使,雪衣娘。故国对他乡。 雄文能徙鳄,艳曲为求凰。 九日高峰惊落帽,暮春曲水喜流觞。 僧占名山,云绕茂林藏古殿; 客栖胜地,风飘落叶响空廊。 注释 锦缆句:用锦缎做缆绳,以象牙为樯橹。杜甫诗:“锦缆牙樯起白鸥”。樯(qiáng强),桅杆。 云弁(biàn便):云弁使,指蜻蜓。 雪衣娘:白鹦鹉也。 雄文句:潮州有鳄鱼为害,韩愈做刺史,作《祭鳄鱼文》驱之,传说鳄鱼就迁到了它地。 艳曲句:汉时成都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司马相如爱上了她,作《凤求凰》曲以挑之,文君于是同他私奔。 九日句:(晋)孟嘉为桓温之参军,九月九日游龙山,群僚毕集,有风将孟嘉帽子吹落而不觉。孙盛作文嘲笑,他即时作答,四座皆服。杜甫诗:“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即用此典。 暮春句:晋永和上巳日(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王献之、谢安、孙绰诸人曾在山阴兰亭集会,于水边嬉游采兰,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以娱,以消除不祥,称为修禊。王羲之有《兰亭集序》记此事,文中有“暮春之初”,“引以为流觞曲水”等语。 禊(xì细):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除去不祥的祭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