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宗族:大宗、小宗区别

 zjp67 2021-04-24
什么是大宗和小宗?
《仪礼·丧服》:“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曷为后大宗?大宗者,尊之统也。”
周代设立宗法制后,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并有“百世不迁之宗者,谓大宗也,云有五世则迁之宗者,谓小宗也”的说法。
宗族 | 什么是大宗、小宗?有什么区别?
古代宗法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其他儿子即庶子,庶子系统属小宗,小宗仅继承其父,故称继祢者为小宗,小宗超过五世,即无丧服规定。
当一个宗族扩展到旁系林立的时候,仍然可以通过尊奉大宗的方式被约定在血缘集团内部,而不会导致宗族零散。大宗和小宗的合称为宗族。
大宗和小宗的区别
大宗和小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亲缘
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大宗和小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 
2、家族
古代家族等级分明,嫡长子拥有的权力比其他兄弟的更多。所以大宗和小宗在家族上是等级关系。
3、政治
家族卿、大夫等爵位,都是由嫡长子继承,小宗共宗。这也意味着大宗和小宗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大宗和小宗在当今的运用
现在家谱编修,多采用大宗之法。古代的大宗之法,万世一系,旁系小宗只及五世,规模小,文字少,尚可以表系之。现代大宗之法,不仅仅是人员上的增多,而且还突破了小宗五世之规矩,只要是家族族人,全部记录。
但由于历史上的重大战乱、天灾、人祸等原因,导致家族世系不清,历史资料无法考证,因此家谱的大宗早已无法考究,而且加上新时代社会性质不同,所以现今修谱,大多是以自己分支为大宗,来进行续谱。
还有的地方刘姓修通谱,即把某一地区,某一区域的同姓各支各族联合修谱,以其中的一大宗为主干,其余小宗为旁支来附修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