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世纪的前期 在国内“民族救亡”和“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潮中 曾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卓越的画家 他们的作品虽裹挟着西画的绘画技艺 但是却有着浓烈的“中式风味” 而这些精彩的作品, 在岁月的流逝中仍然历久旎新 今天拿出来品鉴一如既往的激荡人心 一位画家——李斛老先生 就是这批卓越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独具个人色彩的作品 曾被徐悲鸿赞叹道: “以中国纸墨用西洋画法写生, 自中大艺术系迁蜀后始创之, 李斛仁弟为其最成功者。' 他1919年生于四川大竹县 在56年的短暂一生中, 他扮演着优秀的艺术工作者 以及教育工作者的角色 1946年曾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 1948年应徐悲鸿之邀到北平, 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 1951年转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素描、创作课 1962年任中国画系人物科主任 李斛老先生用一生的时间 在中国画的技法上完成了开放性的艺术成就 那个年代里他的作品在画坛中可谓是独树一帜 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认可 除了中国画上的艺术成就外 在素描作品的创作上更是被称之为 ——中国的安格尔 他于1942年进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 在一年级的基础素描课程上 就已经展现出了很强的绘画天赋 在校期间,每当夜晚没有课程的时候 他就会和要好的几个同学到画室里画画 因而常会邀请其他系的女同学担任写生模特 ![]() 每次画完作品后, 他们都会让担任模特的这位同学 任意选择一张作品作为答谢的礼物拿回去 这些女同学们尤其喜欢李斛的作品 他总是能将女孩们的形象 画得很准确并且面容秀美 画面风格又清新爽朗 因此总是备受青睐 ![]() ![]() ![]() ![]() ![]() 在三年级时候 学校开始分国画和西画专业 他果断选了西画 别人在西画的课上画的都是油画和素描 可他却从不画油画 而是以水墨的方式进行作品的创作 这样的绘画方式 在班级里多少会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 ![]() ![]() 但在网络不发达 以及书籍参考资料也不多的情况下 同学们也并不觉得他的风格有什么不妥 在往后的创作中 李斛一直以国画材料作为绘画的工具 但在画面的表现上 他喜欢以素描的技法去呈现人物 ![]() ![]() 而他在国画风格的表现中 更多的学习了 徐悲鸿国画中的用笔、用墨以及用水的技巧 同学们总结他的画面就是: 身在西画,心在国画,学西画,练国画 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以写实风格为主 ![]() ![]() 从学校毕业后 他将自己的视角投入到了人民的生活 以及祖国的壮美风光上 在大量的写生素材中去寻找更好的创作题材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 他不再追求深层次的写实空间感 而是将画面风格逐渐转向国画的写意感觉 ![]() 纤夫,86×235cm,1946年 ![]() 在一路的探索和练习当中 逐渐形成了后来 形象真实,线条简洁的画面效果 其中,他尤为注重画面的平面性 以及块面和明暗的处理 这些也体现了 他在画面表达中的现实主义理性精神 ![]() ![]() ![]() ![]() 关汉卿像,68×51cm,1957年 ![]() 画面风格的探索当中 他同时还创作了一大批有着 时代现实意义的优秀作品 在这一大批“接地气”的创作当中 更是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思想感悟 ![]() ![]() 新疆少女,35.8×27.8cm,1955年 ![]() 披红斗篷的老人,72.5×56cm,1956年 ![]() 无论是创作的初期还是末期 他的作品一直离不开人物的创作 从学生时代以身边的同学为刻画对象 到后来祖国大江南北的人民群众 ![]() ![]() ![]() ![]() ![]() ![]() ![]() ![]() 从他作品中 除了能看到开拓性的创作技法之外 那个年代里的各族人民 以及人民生活的现实状态 在画面中都起到了非常棒的记录意义 ![]() ![]() ![]() ![]() ![]() ![]() ![]() ![]() 在风格不断的成熟之中 他不断的淡化传统素描,水彩的刻画手法 而是更加注重中国画中线条的表现 他笔下的人物形象 总是愈发的神采奕奕,生动传神 ![]() ![]() ![]() ![]() ![]() ![]() ![]() 李斛老先生的一生 是在艺术以及教育工作中奉献自己的一生 他的勤奋艰苦精神给后人留下了 很多优秀的画作以及宝贵的艺术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