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战平:艺海奇花说刀画

 川北山人 2021-04-25

  记者 罗东哲文/摄   通讯员 丰云丽

  1995年的一天,准备离开家乡前往广东打工的姜战平,在轻便的行李中放入了几支早已用旧了的画笔。时光流转,20年后,姜战平在衢州市区开设了一家美术教室。教学生之余,他把心思都用在了如今更为喜欢的刀画上。

  姜战平出生在开化县苏庄镇一户普通农民家庭。“7、8岁起,我就拿着被火烧过的柴火在白墙上图画,为此也没少挨打。”姜战平从小喜欢画画,但他学画,都是以临摹为主,直到20岁时,才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那一年,开化县文化馆办了一个免费的美术培训班,姜战平跑去报了名。

  “当时在县文化馆工作的叶长鹰老师可谓是我的启蒙老师。我曾经自学绘画时不规范的笔触,都是经过他的指点才逐渐规范起来。”姜战平说,培训班进行了近3年时间,他未曾落下一节课。遇见培训班和工作有冲突,他也会不假思索就赶往县城上课。

  婚后的姜战平经过考虑后决心到广州打工。“当时经济条件实在有限,不过,我也没放弃画画,因为实在太喜欢了。”广州的美术展览有很多,姜战平也因此得到不少学习机会。2005年,勤奋好学的姜战平获得了广州美术摄影艺术大赛美术作品的二等奖。他很是兴奋,很快就决定在广州大芬村租下一间铺位专心画画。

  “大芬村可以称之为画家村,那里生活着数以千记的画家,而每一个美术爱好者的能力会得到市场的直接反馈,这种持续的刺激和鼓励,就成了我们追梦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姜战平看来,大芬村有着浓厚而自由的艺术创作氛围,对每一个有志于成为画家的人敞开大门。也正是在大芬村,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刀画。

  “刀画的创始人是东北吉林的宋万清。1978年,一次宋老正在聚精会神地在木板上画油画,一不小心,画板被淌下的油彩玷污,他急忙用传统油画刀去刮正在流淌的油彩,这一刮,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了特殊的表达效果。此后,用减色画法画油画的新兴艺术诞生了。”姜战平说,当时在大芬村,画刀画的也就一人,“我没事总找他聊天,去他的画室玩,时间久了,也就学到了一些刀画要领。”

  “刀画属于地方文化,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作品效果既有国画的深远意境,又有油画的质感和立体感。”姜战平介绍,刀画主要以钢刀代笔作画,采用油彩原料,先在油布或纸上涂抹,通过自制刀具在木板、布、纸上有规律地刮减,达到理想效果。作画时,以刮、拉、挫等刀法为主,画笔、布和泡沫等工具为辅,在画面上充分体现刀法的精湛,可谓刀刀有章,刀刀见法。“初见刀画,我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作为中国新生的画种,将中国的国画和西方的油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虽然诞生较晚,但具有中西合璧、雅俗共赏的特点。”在姜战平眼里,刀画虽然是阳春白雪,却能够轻易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不但具有收藏价值,更具有装饰价值和欣赏价值。

  山水刀画给人最深的印象便是气韵生动,山川雄伟秀丽,豪迈刚健,意境深远,气势磅礴,而姜战平也擅长把握画面的整体感。在姜战平的刀画作品中,可以看到立体的山、流动的水、朦胧的雾、柔弱的草……画面上不仅洋溢着传统的典雅,又传达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既有崔巍雄奇之美,又有灵巧秀雅之情,虚实相继,相得益彰。他的刀画,远看是一幅幅油画,走近细看又有些像国画,景色远近分明,一枝一叶、一山一水,刀刀见功,清晰明朗。

  “现在,全国从事刀画创作的人大约有1000人,衢州更是寥寥。”作为中国书画名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家协会理事,姜战平说,当他得知著名画家黄文佑的刀画人物肖像曾连续两年在法国卢浮宫国际美术沙龙展展出,很是感慨,“我相信,这对任何热爱刀画艺术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我现在还在不断地探索,希望能对刀画更有感悟,也能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进行刀画创作时,工具颇多。
姜战平正在进行刀画创作。

  姜战平刀画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