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面对焦虑

 恬淡闲适 2021-04-25
原创森林茂2020-10-11 17:17:42
正确面对焦虑

焦虑是人对现实或未来事物的价值特性出现严重恶化趋势所产生的情感反映 。与之相反的情感形式是企盼,即企盼是人对现实或未来事物的价值特性出现明显利好趋势所产生的情感反映。

生活中有适当的焦虑是有利于健康的,但是,有下面两大类表现,要足够重视。(一)惊恐障碍,它的特点是自发出现的,难以预料的急性焦虑发作,伴有明显的濒死感。临床症状有:1)濒死感:(2)失去控制感(3)精神崩溃感2.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循环系统:心跳加快、出汗;呼吸系统:胸部压迫感、气短,喉部堵塞感;消化系统:恶心、腹痛;神经系统:身体飘浮、眩晕、发热或发冷感。皮肤刺痛感、震颤;其他: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的感觉等。(二)广泛性焦虑障碍1.精神性焦虑2.躯体性焦虑3.神经、肌肉及运动性不安症状 有哪些让人焦虑的原因呢?1.离不开智能手机。他让我们交往便利,却比以往更孤独。感官的交流的巨大作用被忽略了。2.过着“双重生活”。临床心理学家发现,许多人都过着双重生活:外边风光,内心孤独、苦闷,甚至违反法律等等。两种极端的方式让人焦虑加重。3.对健康的担忧。有的人在检查结果还没出来前,就怀疑自己有很严重的问题。自己吓自己,焦虑成病。4.“看起来更完美”让人压力大。1/3的人表示,外貌形象会让他们感到焦虑。人们对外表越来越关注。比上不足”而厌恶自己的外形,成为焦虑的根源。社交媒体也助长了这种焦虑和专注。5.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一项调查发现,焦虑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从22岁开始,在32岁左右达到峰值。这符合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人们在二三十岁时面临双重压力,即亲密感与孤独感。找到爱的人,或者婚姻关系经营不善,担心孤独终老。

正确面对焦虑

有哪些缓解焦虑的方法?1、运动是心情的“兴奋剂”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刺激大脑中一种化学物质——内啡肽的分泌,它能使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内啡肽又称为安多芬,是一种大脑分泌的类吗啡激素。之所以称作“内啡”,是指体内产生的类吗啡物质的意思,它能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的止痛、让人愉快的作用,相当于天然镇痛剂。2、正确面对压力。遇到挫折时,来个冷处理。转移注意力,暂时抛开烦恼,先做喜欢做的事。等心情平静后,再重新考虑如何解决烦恼。3、学会宣泄。不顺心、不如意时,可以通过、娱乐、找朋友倾诉等方式来宣泄不愉快情绪,切忌压抑负面情绪。4、用积极的方式与人沟通。改变对待他人的态度,善意待人,不要处处与人争,更不要随意猜测别人,必要时学会妥协,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5、一旦觉得自己心理压力过大,自我调适无效,就应积极求助于专业人员。当我们在面对焦虑、压力时,其实解决之道还有很多,如深呼吸、冥想、与人倾诉等,学会放下,学会宣泄,学会给自己的生活加一点光,让自己的生活从此幸福一点点。6、学佛念经,听佛教音乐,吃素放生。《心经》上说:“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句话很美,很有道理。《金刚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等等都能让人放下执着,放下仇恨,放下贪念,教人宽容,从容处世,活得轻松。也是一副治抑郁症的良药。7、不攀比。以独特的方式适应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自豪。足点不一样,闪光点也不一样。要敢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适应社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

在面对焦虑时,我们要有计划地实施我们的治疗办法。拿破仑·希尔告诉人们:“你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将来要获得什么成就。除非你有目标、有计划,否则做不出什么大事来。”一个人有了治疗焦虑的计划和方法后,他的生活状态变得有条不紊,远离焦虑,他将有足够的“能量”避免焦虑的侵袭,使焦虑指数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健康的轨道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