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出,有大伪

 swliner 2021-04-25

图片

  在当今时代中,可以非常简捷方便地获取各类知识。比如说,一些古书受当时的客观因素所限,或是因于刊印乏资,或是受地域发行之限,甚或是私家秘本,现如今可以编辑再版,也可以通过扫描技术制作成电子书,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同时,检索各类知识更为容易。比如说,古人要翻阅卷宗,在各页的字里行间中找到相关内容,现如今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中找到想要的东西了。

  确实很方便。但在知识大爆炸的环境中,真正受益了吗?

  现在外界知识很多,但真正记忆知识的人却非常少。人们只要轻触现代化设备,知识从指端之下喷涌而出,想要的东西就跃然其上了。现在的知识可以不记忆,完全靠检索,就能把自己包装成尽知天下事的全知者。而倘若在断网的环境中,曾经无所不知的人,还有几个不是文盲呢?

  《金瓶梅传奇》中,说王世贞:“这世贞自幼天资聪慧。七岁读书,过目不忘。但凡所读书卷,阅后便一把火焚之。家人皆惊其狂,问何以焚书,世贞拍胸笑道:'所读诗文,皆存腹中,一本废纸,留之何用!’”古时的知识没有现在的知识多,古时以文学为主流,旁兼其他,现在各个领域都齐头并进。毕竟时代在进步嘛,知识也理所当然地随之更新,但同时随之而来的就是“伪知识”。

  阴阳总是成对出现。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左就没有右,有短才有长,有高才有低……只要定义了“美”,于是“丑”也就自然出现了;只要定义了“善”,于是“恶”也就自然形成了。没有比较就没有概念。对正向知识的思辨能力,于是形成了智慧。当智慧形成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大虚假。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生姜红糖水可以较为有效地缓解痛经,原理很简单:生姜是辛温发散的,同时可以借助温水的作用,将身体内部的寒向外发散出去。糖本身是甘缓的,可以缓急止痛,而红糖因经煮炼而得火性故较偏温性。两者相互配伍,又形成了“辛甘发散为阳”的组合。对于因寒凝引起的痛经,可以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请想象这样的画面:男孩想要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孩,却难以启口。来往消息聊天,得知女孩子痛经痛得起不来床,一句殷勤的问候:“多喝热水噢!”这已使疼痛缠身的女孩心中冒出股股暖意。倘若第二天男孩给女孩送上一瓶热乎乎的生姜红糖水,如此暖男,是不是好感度就大大加分了?但是奈何,在大众普遍的认同之下,却出现了异样的声音:生姜红糖水只是心理安慰作用,痛经的话就吃止痛片,或者是给一闷棍。有了这样的说法,女孩瞬间成了暴躁的魔鬼,一下把这瓶子打翻在地:“你竟然信中医!我信鬼也不能信你呀!”这时候,倘若一般的男生肯定招架不住呀,但是如果以如下方式回复,追到姑娘还是有希望的:根据现代研究,生姜中含有的生姜油具有镇痛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能够明显抑制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显著延长小鼠热板法舔足时间。鲜姜注射液直接腹腔注射可以显著提高热板法中小鼠痛阈值。大鼠Randall-Selitto法和小鼠扭体法表明,生姜酚、姜烯酮静脉注射或灌胃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人在疼痛时会消耗大量的能量,立即摄取糖可以得以补充。而红糖是蔗糖和糖蜜的混合物,包含两种糖类,同时糖含量也较高,因此是个很好的选择。温热的水进入胃中,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血管受热扩张,使得循环体系中的血液可以具有更多地灌流,这样钾离子、5-羟色胺等内源性致痛物质可以在局部重新分配而弥散开来,使得降低的痛觉阈值得以提高。如果在小腹外面又给以温热,那么就更加促使这样的情况,于是,就缓解了疼痛。说完之后,揽过女孩抱在怀里,她此时必然需要这样的关爱。然后在她耳旁轻声说道:“我信中医没关系,中医和现代研究是一致的。可我就只怕你会信了反中医的邪,让我来保护你吧!咱俩结了婚之后,我能让你痛经停掉将近一年,还额外送个大胖小子!”女孩红着脸说:“如果不是儿子呢?”男孩说:“肯定是!如果不是的话,我就再赔你十个娃!”

  有很多与观察力有关的游戏,在画面中众多的元素中找到需要的对象,而杂乱的内容越多就越困难。如同化学反应一样,诸多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就可能会形成新的物质。倘若在一个大厅里,只有两个人,你找我、我找你,都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大厅里充满了人,想找到对方就太难了。全世界有这么多人,在茫茫人海中,各种来来往往,人与人之间的相见、相识、相知,能够找到知心的人,这就是非常难得的缘分。

  穿衣服最省心的是中小学生,上学就穿校服一套。长大之后才费心,打开衣柜:赤、橙、黄、绿、蓝、靛、紫、黑、白;坎肩的、短袖的、半截袖的、七分袖的、九分袖的、长袖的;高领的、鸡心领的、低胸的、抹胸的;开身的、半套头的、全套头的;拉链的、穿扣的、盘扣的、挂扣的;纯棉的、羊毛的、亚麻的、晴纶的、化纤的……每天叫醒自己的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而是早些起床,给自己数十分钟,站在衣柜前,面对着这些琳琅满目的衣服,考虑一下今天到底要穿什么。

  遥想当年,黄帝大战蚩尤,双方势均力敌。相传九天玄女给黄帝一招秘法,使得黄帝得以战胜。后经传世,该法不得以一分为三: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大六壬。太乙神数以测天道,国家算之以治世;奇门遁甲以测地运,军事演之以胜敌;大六壬以测人事,百姓测之以知运。三式相通,凡得其中之奥义,皆可定人间之吉凶祸福。然而,六壬应人则可得传世,太乙应天、奇门应地此为帝王之绝学,秘而不宣。迨唐代之时,思想开放,太阴泄露而见阳,国师诸阴阳家并未因此阻止与镇压,却编纂诸多误本,皆冠以真秘散播于世。人见之诸说而不知孰真,这便是对真本最好的保护。

  知识太多并不是件好事,因为在诸多信息中,更多是难以找到真正需要的,最终导致的可能是难以取舍的困境,真相就被湮没在其中了。最大的迷惑,并非保密不讲出。越是不说,反而引得好奇心越加强烈而被知晓。让一个人无知的方法,就是所有信息都让这个人知道,要么不知孰是孰非,要么就把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甄别这些信息中,最后得到真正有用的信息量就微乎其微了。农事最累的不是收割,而是除草。这一片全都敛回去,只要以固定的模式操作就好了;但如果有要的、有不要的,一点点搜寻,在保留中找到应去除的,在无用的里面择出有用的,这可真是太麻烦了!

  庄子感叹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的意思是:知识无穷尽,但人生是有限的呀,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如此庞杂的知识,那就完蛋了!那怎么办呢?就要寻求方法了,从众多知识信息中,找到那个重要的,然后通过思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比如说:没有必要把所有数字相乘的结果都背下来,数字是无穷尽的,这怎么可能背完!而只要掌握了乘法计算的方法,无论多少位数之间的相乘,都可以通过该方法得到结果。《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用老子的话说是“大道至简”,用荀子的话说是“用心一也”。张潮给读书人提出了好的建议:读经书最好是在冬天,天地封藏,精神内守,“其神专也”。守住最核心的知识,然后聚精会神地去学习、去体会、去领悟,就能够得到大智慧。以传世千百年的经典为根基,并且坚守住,以此吸收天下诸学便可收获颇丰,以此衡量世间他事即能明朗很多。

  如果有一天,情敌拿着一本《道德经》来问:“这个'智慧出,有大伪’是什么意思呀?”可别瞪人家一眼什么也不告诉。首先要让其坐下来,并且找个舒适的体位,然后慢慢道来:

  1、智慧出现之后,就仿佛是照妖镜,于是伪善的东西就会被照得无可遁形了。

  2、智慧是不可说的,一旦说出来就成会假的了。要藏着,要感悟,不可形成说出来的固定形态。

  3、“出”应该是“黜”。黜是废止、去除的意思。智慧没有了,虚伪的东西就出来了。

  4、不光是把“出”写成了“黜”,还把“伪”写成了“为”。去掉智慧,才能有所作为。无为即是有为。

  当然,还可以编更多的啦!就在这慢慢解释,也省得对方有空闲时间想念自己喜欢的人呀!我有解释你想听,咱俩少唠可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