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中考语文试卷分析】【466】整体宏观把握

 爱物A时慧慧 2021-04-26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晋城爱物学校  时慧慧

一、·书

1. 书法题(1.81分)

题干分析:书写要正确规范,楷书,

常见错误:审题不清(有的写成行书,草书);

书写不规范:“天”、“朗”(左边和右边都有错误)、“气”(繁体字左下半部分写法,结构写法);“清”(部首连笔)

教学建议:1)严格认真审题(2)书写要在平时下功夫(3)认识常见的繁体字

2. 背诵默写1)——(3)(2.26分)、(4)——(6)、(7)(8)(3.3分)

常见错误:1)记忆错误(整句背诵错误,个别字词错误)(2)结构笔画不完整,不规范,书写模糊,似对非对,打擦边球(3)修改答案时双线勾掉写在下方

书写不规范:“传”、“柝”、“化作”、“护”、“春”、“泥”、“窗”、“涟”、“当”、“凌”、“苔”、“痕”、“绝”、“众”“览”、“绿”

教学建议:1)记忆准确(2)书写要规范,注意笔画结构,不连笔勾画(3)修改答案时注意答题区域,要重写全字,平时就严格要求(4)古诗文记忆上可以从分析字的构造方法来帮助记忆

二、·思

3. 选择题90%得分2%选择B/D8%选择C

存在问题:短语分析不到位,应放在平时训练

4. 名著“小萝卜头”20%答对,《红岩》80%答对

教学建议:1)书名人名作者名要记清楚,(2)采用多种方式推进整本书阅读(播报、剧本、改写题目等形式)(3)关注课标

5. 诗意主旨

问题及建议:有错别字,日常多记正能量的词汇

6. 简答题(1.27分)

评分标准:浅层含义(1分)深层含义(2分)其中由“浅层含义”到“深层含义”需要过渡,由身体表面到内心深处

给分情况:

0分:摘引原文,不加改造;模糊、笼统,不结合材料;只在空泛阐述道理;深层含义引申脱离材料均不给分

1分:摘引加修改;提到“身体”、“表面”;内心成长的印记,提到自己的经验获得的感悟;战胜困难的品质精神;

教学建议:1)要认真审题、读题(2)学会使用层次答题,使用语文的表达方式(使用分号,一方面,另一方面等)(3)日常教学中组织专项训练,学习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概括

7. 议论性文段(6.83分)

分数段0/2/4/6/8/10

10分情况:书写工整,能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诗句论证,且运用恰当

有字有观点2分,只选择原文材料2分,小于100字,有观点,4分,有观点有阐述,字数大于100字,由论证方法6分,有观点有阐述,结合材料使用论证方法能够引申到自己,8分。

教学建议:1)书写要规范,(2)多读书,多积累有用的材料(3)注重文体,议论文格式要明确(4)注重群文阅读的整合(5)训练答题思路要清晰(6)注重原文例子的选择要谨慎,尽量不选择

8. 注音题

注意:1)四线三格(2)加声调、书写规范

9. 词意选择题:错选D比较多

10. 翻译题(2.35分)

重点字词:“俱”、“绝”、“莫”、“相公”、“更”、“者”

教学建议:1)翻译基本原则要讲清讲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牢记识记内容,不能放低要求(3)从理解字词句上升到文章内涵及精神层面的理解

11. 对联题1空对75%2空对46%

分析题目:第一空与“早春”相关均可;第二空符合情境的动宾短语即可

建议:书写规范,进口材料进行选择填空

12. 选择题81%全对,根据标点符号分号做判断

13. 填空题(2.24分)

答题情况:1)按原文填空:多//错 均不给分,(2)前后顺序可以颠倒,(3)用词搭配不当,啰嗦不简明(4)语言不文明不典雅,表达不准确均不给分

建议:重视文言文学习,运用课内文言文辅助教学课外,大声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注重培养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三、·书

14.图文转换(3.78分)

题目分析:1)构图要素有:文字(标题)、人物剪影、地域特点(建筑)

22个关键词:山西(三晋、我省)、运动(与之有关即可)

给分情况:

满分:上方文字居中点出…中间…下方…,用语简洁明了,字数符合要求

丢失构图主要要素,或与主题未结合,扣1~2

只针对一个方面来阐述,不结合内容胡乱写,错别字常识性错误,扣1~2

建议:按顺序观察,训练表达,锻炼身体能力

15.1)补写内容(4.46分)

答题要点:人称正确(2分)(“你”、“你们”);以“月光”为引子;主题围绕努力奋斗谈感悟

建议:关键信息的提取和把握;注意通观全局;注意答题时要直白说明自己的观点,再阐述

(2)赏析题

评分标准:0 不写,搬照原文;满分 按照原文题目要求来写,角度——分析——结合自己——点题,书写漂亮,语言具有文学性

建议:写作手法与修辞手法要区分开,常见字书写要规范,所选角度与所选内容要对应,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赏析与写作要相结合,引导读书感悟

16. 1)图表分析

答题要点:说明趋势,进行比较;文字要简要,结论要明了

给分情况:

0分:单纯抄写,无关语言,关键性字词错误;

满分:语言简洁明了

建议:书写认真,关键性词语要积累及准确运用,语言表达力求准确,读图时要关注图表中的隐含信息,培养语感

2)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思考如何提一个好问题,训练学生提好问题的能力

评分标准:0分不沾边,没有价值、意义,超出作家能力范围,病句表意不明

好的答案:涉及到作家科幻创作、与科幻文学、作家作品等相关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越小越好。

建议:认真读题审题,关注生活、社会热点、发现与语文有关的东西,答题技巧需要注意渗透

3题的小作文(10分)6.22

考点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一道非连续性文本题,看似很有开放性,却是有答题标准的。“针对以上两种说法”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结合材料筛选出有用信息,组织语言作答,扣合了语文课标的考察要求。很明显,本题考点为:信息筛选与提取。而部编版教材中“圈点勾画”内容也同样涉及到了提取和筛选有用信息的内容。

题干分析题干是“研讨会上,有的同学认为好好听讲就可以了,提不提问都无关紧要;有的同学则苦恼于不会提问。针对以上两种说法,谈谈你的看法。”

容易出现的错误理解是:“研讨会上,该不该提问,如何提问。”这是一部分孩子答题过程中审题不清导致的“针对以上两种说法”,容易漏掉其中一个方面,导致答题不全面。

“两种说法”“提不提问无关紧要”,我们理解为提问的重要性。我们从文段中找到与之相关的材料集中在:

a文字材料【优秀的人爱提问】部分第二自然段“通过提问可以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反映的是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逻辑能力和坚决的执行力。”

b文字材料【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是接近本质的问题,是能让提问者与被提问者变得积极、站得更高、想得更深的问题。”

c表框材料【提问的价值】“梳理杂乱的信息、减少无用功、发散思维、催生新观点、引导正确的方向、突破思维瓶颈、形成有效的交流。”

所答要点扣合以上之一即可得分。

“苦恼于如何提问”,我们理解为提问的方法。我们从文段中找到与之相关的材料集中在:

a文字材料【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第一,……第二,……第三……”;“提一个好问题五个思考角度……”

b表框材料【提出“好问题”的三步骤】“准备充分、连环追问、记录灵感”。

所答要点扣合主要要点“好问题三步骤”,其他次要点酌情给分。

答题情况说明

第一类,主要分为空白答卷和极少数言语不恰当的同学;

第二类,主要分为内容不相关类与仅有一个观点且未筛选因为,随意作答同学;

第三类,主要有:

字数>100字。有一个观点,筛选另一个观点的信息;有两个观点,内容与文段内容相关但未筛选重要信息。

50<字数<100。围绕一个观点,且筛选信息

字数<50字。围绕两个观点,未筛选信息

第四类,主要有:

字数>100。围绕一个观点,筛选与之相关信息;围绕两个观点,但其中一则未筛选信息。

50<字数<100。围绕两个观点,并筛选相关信息

第五类,(字数>100字)主要有:

围绕两个观点,有效筛选信息,但结构段落不条理;围绕两个观点,但第二则围绕“思考五个角度”等次要观点,没有选择材料中的核心要点;开头部分“持否定态度”“都是错误的”“研讨会上”酌情减分。

特别说一下满分10分答题(字数>100字):

书写工整,围绕两个观点并且能够有效筛选信息第一个观点主要围绕相关材料的两类,第二个观点主要谈到好问题的三步骤,结构清晰(观点——材料阐述——总结重申),中间有过度句承上启下。通篇读起来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并且内容完整。

答题存在问题汇总:

书写不工整,卷面不整齐;

审题不清晰,读题解题能力较差,且常常跳出文本材料围绕主观看法作答,根据材料作答的意识比较差;

筛选信息能力较差,思路不清晰,逻辑性不强,缺少连贯性过渡性。

教学反思及建议:非连续性文本题,考察的往往都是阅读解题且信息筛选能力,而日常教学中针对这类题型解题方法的讲解恰恰非常薄弱。那么就需要我们做到:

a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读题、读材料的习惯,不可眼高手低,《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阅读速度的训练。

b要有意识地锻炼分析题干关以及从文段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可考虑在日常教学中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专题训练,从分析题干到材料筛选教师给出做题的方法指导。

c筛选好有用信息后,需要养成有意识地思考问题之间的潜在逻辑关系的习惯,在日常作答时就要注意所筛选信息的归类整合,落实到教学时就需要在讲解材料时明确指出来,并且有意做引导。

d端正教学态度,重在方法指导,教师想要说明白做题方法就需要自己踏踏实实地去分析思考,也不能眼高手低。与此同时,需要从七年级开始就重视书写训练,逐步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e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依据课标对照课标来明确方向、指导方法、规范教法,在课标基础上更好地有创意地完成教学。

17. 大作文

五类作文:

第一类32——35分,细节刻画,有感染力

第二类28——31分,12个新颖选材,比较有感染力

第三类2527分,故事选材,泛泛而谈,没有味道

第四类2024分,故事一般,表述不清

第五类019分,其中有15分,自己写点,题干材料抄一点,拼凑组合,400字以上;5分,200字以下,几乎照抄材料,书写糟糕

考场作文亮点:

平时材料写出感人细节,感染了自己和他人;描写自然生活、社会生活,立意较高,如石榴花、荷叶、槐花、动物等象征手法,在这些事物中获得了自我的感情升华;以书信形式来写人(形式上新颖);语言有个性,让人耳目一新

主要问题:

有你无我;空洞无物,没有感染力;落入俗套,材料选择陈旧,结构一般,语言平乏;题记泛滥;套作之嫌(读书类、诗词类、模拟试题素材重现类)

个性问题:

书写卷面;抄袭改编(5/15分);主题晦涩(找不到主题);寓言故事;三观不正负能量不文明,不是社会主旋律

教学建议:

输入——广泛阅读,充实自己,积淀自己;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处处有语文,大语文观

输出——微写作教学辅助大作文;重视作文讲评和升格教学(尤其初三下学期作为重点);强化师生习作,共同展示,互鉴互学;倡导建立师生写作成长档案。

总结

语文教学一定要注意:读写结合、有读必写、有写必悟。从简答题到图文转换,到图表分析,到微写作,再到大作文,算一算表达交流题需要文段表达的分值占到了76分之多。120分满分里这算大半壁江山。表达重中之重,但是试题反映出来孩子们根本不愿意花时间去认真读题,读材料,更别提怎么去认真答题,组织语言,甚至思考问题,甚至连最基本的书写都还没有做好,确实值得我们反思。语文教学必须要重视微写作的训练,规范答题技巧和结构,带着思考去解读题目。这里的读写悟,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该有的基本精神品质?

语文人要有尊严,要有骨气,要底线意识,规范意识,懂得尊重自己,发展自己,成长自己,懂得看清现状后努力改进,找寻自己的特色不断完善自己。语文人要有胸襟,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提升孩子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进而辐射到他的生活,其实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我们能做好的也很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