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后反思】【509】《纪念白求恩》自评悟课

 爱物A时慧慧 2021-04-26

总要有些不一样

2019年十一假期过后,就接到“名师培养工程第四次导师入站”活动的通知,因为前半年带着初三,课程紧张,三期入站活动只参加了一次公开课活动,颇有些遗憾,九月新学期带着七年级,一定要好好打磨自己的课堂,话说“名师出高徒”,首先要有敢“死”在公开课上的勇气和魄力才行。定好了讲课范围在第四单元之后,对于初次接手部编版教材的自己来说,虽然暑假也对单元文本进行了较多的思考和整合,却还是感觉棘手、迷茫、无所适从。

恰逢新生开学工作的繁琐,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纪念白求恩》是最佳选择,其实抱有私心,明知道王君老师那一篇《向一位古典的共产党人致敬》,有现成的课堂实录可以“拿来”,另有2018年10月援疆时自己做好的课件,只需要稍加修改完善,便可以大功告成。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信手拈来”。

然而,我常常在想,自己上公开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扮演别人?那和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有何分别呢?即便这样的课最后再成功,也终究不是自己的设计。这样的过程又是无比痛苦的,我知道,如果一味地“拿”,只会让自己失去自我。顶着“名师培养”的头衔,我却公然地奉行“拿来主义”,甚至不假思索不加修改照抄照搬,于心不忍!甚至有点轻视自己。更何况,我们该要培养的不是这样的课怎么样,应该是我们如何培养自己对文本的敏感度,能够在这样的打磨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这样的痛,才有意义。只有真正的融入自我阅历、感受、解读、甚至是共鸣的东西,才会让自己的课堂真正的站立起来。

备课异常艰辛。怎么备,眼前都是王君老师的经典课例。

要不以语用型文本来处理吧!只有这样似乎才能不至于直接“抄袭”。然而我终于明了了自己的语用处理那么生硬,如何把语用更自然、更体贴地与主题型理解融合,让他们相得益彰,水乳交融,这个工作,太难了!

硬着头皮上吧!先在自己的两个班级,按照语用型文本的解读思路,围绕“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的三个方面设计。

第一部分区分各个部分的叙议之处,朗读叙述,找出核心议论句,明确叙议结合,顺利把握了整体的段落内容。

第二部分精读一段,主要是默读第2.3自然段,围绕课后练习题2,明确字里行间表现出的人物精神品质。精读,主要采用重读词语,明确句子,梳理写法的三个步骤,明确对比中体现出的人物精神品质,进而明确论证方法和写作方法。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围绕第四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反复朗读背诵,感受情感。

一节课下来,围绕语用型文本的解读,让孩子们在写作思路上有了比较清晰的感受,但问题在于上完了一节课,又浅尝辄止,仅仅停留在词语句子的层面,对精神感悟不能有更加直观的或者说情感上的教育,这是遗憾之处,也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公开课这么上,肯定不行,时间也容不得自己再推敲。再备课时,跟王君师傅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在文本定位上师傅一语中的,这篇课文放在这里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的孩子们可以学习白求恩的什么精神?主题型文本解读呼之欲出。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白求恩的精神?毛泽东同志的文字精炼非常,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准备丰富的扩充材料来帮助理解,拓展思维。唯有如此,才能将人物形象变得丰富而又立体,有助于孩子们认识这样一位遥远却又那么伟大的人。

主题型文本,我知道,我根本无法绕开王君师傅的经典课例,我能做的就是在王君师傅的基础上,加以改动,将主题的引领、内容的拓展再向深处、或者说更加联系实际情况来解读。我想,哪怕这一次只是小小的改进,对自己,也该是迈出了一大步啊!

我首先看到了课后练习题,从夯实基础入手,默读课文理清段落内容、结构,是整体感知内容的重点,提问是需要思考的。

从指向性地规定“从默读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改换为“找找文中介绍了白求恩哪些情况”,让学生自由读,选取关键信息,进而引出文中记叙和议论的部分,对文章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精读主要围绕课后二题的表格填空展开。这个环节则渗透了语用探究,引导从一个词语、到一类词语(课后的感情色彩内容补充)、再到一组句子,通过诵读来感受人物形象。其中还加入了用词语造句子的训练,付华老师说,老师应该先做个样子,给学生做好示范,这一点落实的很好。同时还对特殊词语引用词典解释来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含义,学会咬文嚼字,认真阅读。在这样的铺垫之下,人物形象和人物精神品质跃然纸上,同时又考虑毛泽东的特殊身份,进一步理解这篇文章的用意。真正的让老师站立起来,跳出文本去思考,能够有宏观上的把握。

第三部分拓展资料,引发思考。王君老师的经典课例中资料的拓展非常丰富,在引用的过程中又进行了补充,联系到了当地阳城的“六福客栈”的艾伟德,白求恩牺牲后接替他的工作的印度人著名医生柯棣华,他们像白求恩一样都是国际主义战士,都用大爱诠释了人道主义精神。

再联系到近期上映的几部爱国教育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抗洪救灾的战士、白衣天使、戍守边疆的士兵,以及生活中的无私奉献的普通人,一下子拉近了学生语文本的距离,进而感悟到毛主席所说的“一个人能力有大小”的深刻内涵。

这一节课,学生的思维浪潮很高涨,表达欲望很强烈,他们一定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一定有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以及自我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我想,他们也一定愿意去做一个“尽力做好自己”的人。这节课,与王君老师倡导的“教智慧”“教情怀”相互吻合。

王君老师说:“人文素养的自然渗透,是语文教师的自觉责任。”司艳平老师说:“课堂目标的达成,定然取决与教师敏感的文本解读,取决于教师拥有独立自主的课堂意识,也取决于教师弘扬创新精神的语文品质。”

我愿意向这样的目标迈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