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39】班级播报,扬帆远航

 爱物A时慧慧 2021-04-26

班级播报,扬帆远航

文 / 时慧慧








一、班级播报缘起




一个偶然的学习机会,有幸见聆听了全国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分享教学经验的讲座,其间谈起微信语音播报让我眼前一亮。利用手机完成一分钟语音播报今日新闻是一个很有趣的尝试,我意识到随着科技的发展迅速,手机APP功能更加全面高效,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都已经对手机操作了如指掌,并且在语音基础上对于录制视频及相关剪辑的技能也非常热衷,同时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如何有效促进家校沟通也成为教学工作之外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综上来看,能够给予孩子们展示自我的平台显得非常重要。不妨就在王君老师语音播报的经验之上做出新的尝试——视频播报。小视频的背后融合的是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关注、对同学人生的感悟,是任课教师的悉心点评,是家长的关注认可支持,视频虽小,却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更有助于促进家校沟通,能够进一步锻炼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一项极富意义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人,一旦开始奔跑,就会掀起很多意想不到的浪潮。当我看到一个又一个鲜活有创意的孩子们在视频里张扬个性表达思想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么兴奋。原来分享是幸福的,原来共同成长是幸福的,原来一起努力是更有动力的。我们与学生,我们与同事,我们与所有想要努力的人们在一起,真的感觉很棒!前进路上,需要不断的总结反思,才能走得更远。
现将自己近几年在班级播报工作上的开展情况梳理总结如下:


分层分阶,循序渐进




根据以往经验,初中三年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调整自己的方向,更应该利用好班级播报这样的平台更好地辅助教学。
(一)第一轮播报——前期准备,激发兴趣
第一轮播报从初一阶段开展,这是班级播报的起步阶段,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示范作用至关重要,与家长的有效沟通能够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所以就需要教师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耐心有效地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指导,在后续开展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起到示范作用。
以下是我们班级的做法以及反思可供大家参考。
1.前期准备
(1)搭建展示平台
教师需要在前期成立个人微信公众号或利用美篇、简书等传播媒介,搭建起展示同学们播报作品的平台。
2建立家长编辑群(这一步在起步阶段至关重要)
自愿报名
在大群里呼吁,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很多家长起先也是羞于启口的,这里有小妙招:如果有一个人愿意,那么就先建立一个编辑群,然后把编辑群的二维码发在大群里,这样很多想加入的家长直接扫码就可以加入了,很快就会壮大队伍
确定编辑群负责人
 挑选责任心强,时间宽裕,有热情的及责任心的家长作为负责人,管理编辑群,主要工作包括:
a编排每周编辑的顺序名单(依据编辑群人数进行安排)
b负责督促监督每日播报日志的照片上传以及提醒编辑家长进行整理
安排布置编辑格式:标题三号宋体,正文四号宋体
编辑成员所做工作:
每一篇班级日志与家长的精华点评、教师点评编辑成word文档,以播报孩子名字命名上传至班级微信群。家长编辑群每人负责一周编辑,一周一汇总一打印,装订成册
(家长的参与配合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负担,让更多人感受到孩子们的成长,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也能更加紧密起来)
3确定播报时间、首名播报员及播报顺序。
充分利用班会课时间,在全班发起倡议,共同商议播报的具体时间,包括每周播报次数与晚上上传视频的时间都需要班级内共同商定,考虑学生是否可以顺利的使用手机录制视频,家长可否辅助完成等等因素,尽量不要给日常的学习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
第一个播报,这个问题需要想点办法。起先决定由学生自由报名,可是孩子们内敛害羞不敢争先,后由每小组石头剪刀布裁决每组游戏输的人,再从这些孩子里面石头剪刀布裁决,最后全班裁决打头阵的同学。虽然这种办法有很多诟病,好像把播报看作是“惩罚”,实则不然,但当时这对于孩子们来说真的是不是办法的办法,当时24班打头阵的孩子的第一次播报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其实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火眼金睛”去发现善于表现的孩子,私下做好思想工作,这样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办法。而无论是好的或坏的开头,其他的孩子们都一定会迫不及待,这是他们的好奇心,应该好好地利用起来。逐渐的熟能生巧,他们会更有信心和勇气。
初一阶段的小组对坐形式其实可以很好地解决播报顺序的问题。当我们定好第一位同学以后,其他的孩子的顺序便可以随机安排,也可以按小组轮流进行。以当时所带班级为例,从新排的小组里(每组6人,按照16号排开)每组挑选一位同学,可从一号开始,小组间依次排开,考虑到孩子们可能会中途换座位,所以要在定好播报顺序后制作表格,同时在表格内写清楚播报的要求,包括播报的时间、上传视频时间、视频大小等,发送在家长群,表格要粘贴在教室里。
2.播报工作开展
1播报内容及形式
初一阶段的播报内容没有固定的话题,结合这一阶段我们的教学主要目标是行为习惯的养成,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能够让大家用较短的时间彼此熟悉,能够让班级内初步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班级凝聚力,在班级播报的内容选择上可以考虑身边发生的故事、课堂趣事、我的老师、我的同学们等等一切围绕在身边的话题进行,同时也可以阶段性地根据班级管理有针对性地围绕固定的话题展开讨论也是很好的选择。
按照班级排好的顺序表进行,遇到特殊情况可相机进行调整。播报员需要在当天抽时间完成班级日志,晚上录制视频并准时上传,同时将手写的播报内容拍照上传在微信家长群里。
(2)播报点评:
在最开始的第一轮播报里,我对每一个孩子的点评都在100字以上,基本能做到及时反馈;教师的及时观看和激励性话语,可以有效地激发同学们的播报热情,同时也能促进家长积极参与,有效搭建和谐的家校沟通桥梁。
(3)课堂分享:
这一环节主要在第二天上课前进行,班内与孩子们共同观看播报视频,交流教师点评能够激发孩子们的热情,同时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提出指导意见,给还未播报的孩子们提供经验教训,力求做到更好。
(二)第二轮播报——小组合作,展示自我
 
播报经过一轮,进入初一升入初二的阶段,这时期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孩子们的心理变化较为明显,不约而同的进入叛逆期,而且男孩女孩的表现不尽然相同,在这一时期要充分利用班级播报形式,加大了小组内的互助合作,围绕正能量的话题展开,有效地推动了小组共同发展,也让孩子们找到了归属感。同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针对青春期的敏感话题探讨交流,适时提示,善意提醒,尽力帮助每一个孩子度过这一敏感期。
我们的做法基本是:
1.形式、内容及时间调整
按照小组轮流进行,播报顺序可以抽签决定,特别的节日里则安排专题进行播报,其他时间的主题自由选定。与此同时,小组内分工明确,全员参与,明确未必人人播报,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可以安排制作视频的同学,准备播报稿件的人员等,尽量做到人人有事做,进一步找到自己在小组内的价值感和归属感。
播报时间由个人日播改为一周一播,周六一天时间完成群内视频与播报点评的上传。
小组合作能够极大地促进同学们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可以在思维碰撞中形成更多有趣的生成,也能够让有单方面才能的同学找到用武之地,慢慢建立起自信,找寻到班级归属感。
2.点评形式:
经过一轮的个人播报及家长点评、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的示范,这一轮小组播报则采用小组互评形式展开。需要强调的是,在互评阶段同样可以安排小组内文笔较好的同学进行,也可以组内轮流进行点评,如12的形式展开(1号带3号、6号;2号带4号、5号),形式不固定,方法不唯一,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是为了让全员参与进来,更好的表现出小组的活力和凝聚力。
 
(三)第三轮播报——结合名著,扬帆远航
前两轮的播报内容上基本围绕班级管理、学校生活或个人看法等内容展开,第三轮播报则主要考虑到初中阶段的语文学科里名著阅读的推进和展开,尤其到初三是备战中考的冲刺阶段,学科任务加重,如何有效的展示名著阅读的进度和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这一时期的班级播报主要是围绕名著阅读展开。
我们的做法是:
1.播报形式及点评方式:
由小组播报形式重新换回个人播报为主。将全班50人按照16号大致分为五组,每个纵列小组10人,一纵列的实力相当;
由当组播报同学的下一名同学与他组并排的同学(共五人)进行播报点评,基本形成了23的形式。一人播报,五人点评。
2.播报时间及内容:
改换播报时间为每周一三五播报,当晚9点之前上传视频,并完成点评。第二天由教师在课前进行点评和反馈。
内容主要根据课本内的名著推荐阅读篇目展开,阅读时间为每天下午第一节课课前20分钟进行。
安排时需要考虑推荐的名著的特点,如故事性较强、篇幅较长的名著就可能需要进行两到三轮的播报。第一轮主要围绕主要故事内容展开,可以以讲故事、复述故事梗概等内容,第二轮可以加入自己的点评和看法,第三轮则上升高度畅谈自己看到的与生活中的联系;如此一来孩子们对于名著的内容和主题思想的把握都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完成课本推荐名著后要根据课文节选的名著篇目拓展阅读,尽量扩充孩子们的阅读量。
需要注意考虑借由班级里优秀的孩子们的力量带动更多中等、中上等的孩子能够一鼓作气提高自己,用有经验的孩子们做示范来带动更多的人投入进来,力求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充分依托身边的优秀力量努力拔高自己。



三、反思与改进




在班级播报的开展过程中也是有问题凸显的。
(一)播报准备工作不足:
具体表现在第一轮的班级播报准备工作上:孩子们第一次播报没有经验,所以应该在视频录制的角度、录制方法等都应该做相应的说明和指导。在指导性上缺乏示范是需要改进的地方之一,当然说到这里就需要教师对播报的要求或说指导工作心中有数,而不是随意散漫的完成即可。
(二)播报形式可以多样化:
在第一轮播报展开之时,应该要考虑到刚步入初中的孩子们的内敛胆小不自信,不要单单局限在视频播报形式,应该考虑到孩子们的现状,可以自由选择语音播报、视频播报、加入朗读软件等多样的形式开展,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表达能力,不一定非要固定在视频播报的形式上,循序渐进的提高自己,或者说可以让绝大多数的孩子们可以完成任务而不至于成为负担,是值得考虑的一件事。
同时在第三阶段与名著结合的播报阶段,可以在分层播报安排的同时大力促进优生的感悟交流,形成“百家讲坛”式多样化的深入阅读,相信一定能更有效地促进整本书阅读的开展。
(三)播报内容可以针对性更强
 
其实从第一轮播报开始内容的选择上还是较为随意的,起初的意愿是不想过多干涉,但并不代表就纯粹自由化,毕竟任何一次班级活动都应该是要考虑到为班级管理或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关,那么在主题设置上就需要教师动些脑筋去安排,有意识地去按照阶段性布置任务,同时三个阶段的播报可以灵活穿插进行,不一定刻板按照顺序开展,这样更有针对性。
 
(四)教师点评强化指导性:
第一轮的教师点评对每一位同学都写了将近100字的点评,而且评价及时,但是点评的角度上如果能够梳理出更具指导性的点评建议,应该对第二轮第三轮的学生点评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当然,这个问题还需要回归到:教师首先要对如何播报做到心里有数才能更有效的进行指导。


总结:




性痴,则其志凝。
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愿我们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通过班级播报,记录生活的点滴美好,最终汇成学习生涯里一条美丽的长河。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