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发沉、食欲下降……这个“季节病”找上你了吗?

 ldtsg1957 2021-04-26

春夏

之交

养生重点是什么?

谷雨过后,春天结束,天气就开始热起来了,降雨变多,这个时候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 我们人体就很容易受到外部湿邪的侵袭,出现脘腹胀满、身体困重,肌肉关节酸重等等的症状,向来脾虚的人,可能会觉得身体变得更加困重,四肢像灌了铅一样,爬楼气喘,食欲下降。

因此,从现在起一直到5月5日立夏之前,我们养生的重点在于 健脾祛湿。

哪些习惯伤脾呢?

脾胃是后天之本

脾喜燥恶湿

我们日常那些习惯伤脾呢?

久坐伤脾,这种“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的懒习惯会使周身气血运行缓慢,肌肉松弛无力,身体经络不畅,身体肥胖。

过食甜食、生冷、瓜果的,也会损伤脾阳,导致运化失常,出现纳呆、口干口苦、泄泻、便秘等症状。

但现代人普遍 情绪焦虑、紧张,肝气肝火比较旺,肝旺了脾就不舒服了。 (脾属土,肝属木,若土气壅滞了,我们需要木气来疏土,脾土肥沃了,也可以滋养肝木。)

现代人普遍肝郁脾虚,要让脾健康,就 要养肝柔肝,顺畅肝的气机,让肝气可以正常疏泄,这样肝木与脾土处于和谐关系,肝不郁,脾不虚。

所以,这段时间我们要这样做:

尽量放松心情;

多晒太阳,避免长时间待在潮湿阴冷的地方;

适当运动,如瑜伽、慢跑、散步等;

饮食规律,少食生冷水果、冷饮及甜食。

健脾祛湿,可以吃这些

健脾祛湿

这些食物堪称 药食同源

白扁豆:健脾化湿,开胃消暑

山药:补气健脾,补肾固精

五指毛桃:健脾补肺,行气利湿

薏米:利水渗湿

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赤小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粳米(江米):补中益气,和胃止泻

芡实:补脾止泻,益肾固精

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养心

健脾祛湿,增强免疫力

中医认为,新冠的爆发本来就与湿密不可分。所以,在春夏之交,在潮湿的环境,我们更要做好健脾祛湿,减少湿邪对身体的影响,增强自身免疫力。

打了疫苗的朋友,也不要掉以轻心。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出游的话,还是要戴好口罩,避免在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滞留,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