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蛋壳公寓单方面要求房东免租,另外却收着租客的租金;杭州健康码一出,便出现千人不诚信套码;故意隐瞒接触史还在自由出入的,确诊后牵扯几百人隔离的;小区要被隔离了,有跳窗逃跑的,还有那些躲在后备箱逃避检查的……这个特殊的春节,我们经历过太多悲痛、惶恐、感恩,众志成城之时,却还夹杂着这些让人隐隐作痛的顽疾。 如果没有当初的瞒报,兴许我们早已用另外一种方式生活着。 一个谎言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掩盖,终将迎来东窗事发的那天,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去编造一个又一个的谎言。 从杭州的健康码的违规套取,是个人诚信问题的直接体现,而开发商们陆续推出的无理由退房既是特殊时期营销的手段,也是被楼市诚信体系倒逼的一种无奈之举。 2 违背诚信的危害被缩小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限价楼盘交付,杭州的楼市逐渐进入商品房维权的高峰,开发商无一幸免,其中涉及的细节很多,有些是公区和设计图纸不符,有些园林变成了停车场,而最焦点的则是精装修标准的问题,买房时所谓的6000元/㎡的装标和实际交付的差距甚远,这其中缘由双方心知肚明,而合同上的白纸黑字却又是无法抹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约定。 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各项规定来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比如北京要求开发商施工前与保险公司签订书面保险合同,一次性支付合同约定的保险费,如果交付出现相应质量问题可以索赔;杭州实行新房全装修保险,样板房设计图纸、施工方案都要存档,其中萧山区住建局也在《关于加强住宅全装修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引导开发商自愿投保。 但是这些政策无非是在可能出现的问题上打一些补丁,问题的本质在于开发商在建造房子的过程中是否按照标准严格落实,销售人员是否在宣传中夸大其词,虚假宣传,而购房者是否在完成购买这一市场行为之后,因为降价等原因造成损失而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而对于这些,我们没有看到严厉的处罚措施。 在杭州公布健康码的时候,就有很多声音提出我可以这样那样去躲避因为红码可能出现的麻烦,而事实正是1000多人将此付诸行动,违规套取绿码,事发之后,这些人却只给与通报批评,其通报批评的方式是公布「陈XX+身份证末四位」,聊胜于无。若大家都把此事的严重性等同于隐瞒实情被拘留的房东的行为,也便没有这么多人会再铤而走险了。 今年的疫情,对于楼市的影响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从居民收入到房贷的偿还,从开发商的工期延期,甚至破产烂尾,此后的种种,如果能有一个健全的征信体系以及基于诚信的本心,那么社会可能会多一些平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