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健康码和无理由退房的后遗症

 叶帅起高楼 2021-04-27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相反,谎言却能将生命毁灭,也许我们正经历着这样的毁灭。

先是蛋壳公寓单方面要求房东免租,另外却收着租客的租金;杭州健康码一出,便出现千人不诚信套码;故意隐瞒接触史还在自由出入的,确诊后牵扯几百人隔离的;小区要被隔离了,有跳窗逃跑的,还有那些躲在后备箱逃避检查的……这个特殊的春节,我们经历过太多悲痛、惶恐、感恩,众志成城之时,却还夹杂着这些让人隐隐作痛的顽疾。

如果没有当初的瞒报,兴许我们早已用另外一种方式生活着。


 

一个谎言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掩盖,终将迎来东窗事发的那天,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去编造一个又一个的谎言。

从杭州的健康码的违规套取,是个人诚信问题的直接体现,而开发商们陆续推出的无理由退房既是特殊时期营销的手段,也是被楼市诚信体系倒逼的一种无奈之举。

被倒逼的无理由退房
禁足的半个多月,开发商的线上卖房如火如荼,最大流量的非恒大的全民购房莫属。只要预存5000元,横竖都不会让你吃亏。据最新数据,三天总计认购4.75万套,价值580亿。

有自媒体称恒大此行为直升机撒钱的大型社交游戏,也有人称这是全民给恒大送钱,而这里面的关键一环便是恒大惯用的无理由退房,成功将这一营销动作定性为只赚不亏的买卖。

2月10日,融创东南区域携50余个项目首次推出30天内无理由退房,随后世茂、融信、新力、中粮、新城等房企纷纷跟进。

恒大首次提出无理由退房是在2015年,在当时经济增速放缓,楼市低迷的情况下,打了一支强心针。其实,东莞房管部门在2019年3月1日也提出过无理由退房政策,明确购房者在签订认购书两日内,可以以书面形式提出解除认购书和退还定金,只是此举作为建议而非强制执行。

从购房者角度来说,这无疑是给购房增加了保障,可以给购房者一段时间的犹豫期,在一定程度上给购房者降低了非理性购房的风险,即使到时真的要退房,最多也是损失了部分定金的利息而已。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行为却和契约精神有所违背,无理由退房更是给了购房者随意决断的权力,如果时间更长一些,购房者甚至可以根据市场涨跌随时退房,诚信信用无处可寻。2月16日晚间,融信更是全国上线无理由退房,最长时限可延至交房前,过程中涉及到信贷、交付、业绩等各种复杂环节,风险可想而知。
 
每一种商品都有三包政策,商品房也有相应的条款,符合法定的条件当然可以退,比如延期交房、擅自更改设计、办不了产证等等,这样的案例在市场上很少看到,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却是因为降价,开发商被倒逼的无理由退房。2019年,位于大江东的滨江新希望新城·未来海岸,一期业主质疑二期房源降价,开发商果断提出无理由退房,瞬间平息,维权者实力打脸。
 

违背诚信的危害被缩小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限价楼盘交付,杭州的楼市逐渐进入商品房维权的高峰,开发商无一幸免,其中涉及的细节很多,有些是公区和设计图纸不符,有些园林变成了停车场,而最焦点的则是精装修标准的问题,买房时所谓的6000元/㎡的装标和实际交付的差距甚远,这其中缘由双方心知肚明,而合同上的白纸黑字却又是无法抹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约定。

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各项规定来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比如北京要求开发商施工前与保险公司签订书面保险合同,一次性支付合同约定的保险费,如果交付出现相应质量问题可以索赔;杭州实行新房全装修保险,样板房设计图纸、施工方案都要存档,其中萧山区住建局也在《关于加强住宅全装修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引导开发商自愿投保。

但是这些政策无非是在可能出现的问题上打一些补丁,问题的本质在于开发商在建造房子的过程中是否按照标准严格落实,销售人员是否在宣传中夸大其词,虚假宣传,而购房者是否在完成购买这一市场行为之后,因为降价等原因造成损失而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而对于这些,我们没有看到严厉的处罚措施。

在杭州公布健康码的时候,就有很多声音提出我可以这样那样去躲避因为红码可能出现的麻烦,而事实正是1000多人将此付诸行动,违规套取绿码,事发之后,这些人却只给与通报批评,其通报批评的方式是公布「陈XX+身份证末四位」,聊胜于无。若大家都把此事的严重性等同于隐瞒实情被拘留的房东的行为,也便没有这么多人会再铤而走险了。

今年的疫情,对于楼市的影响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从居民收入到房贷的偿还,从开发商的工期延期,甚至破产烂尾,此后的种种,如果能有一个健全的征信体系以及基于诚信的本心,那么社会可能会多一些平和。


诚信体系的崩塌,任再高超的医术也无法医治,需要的是自我觉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