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里的大千世界:孔子的多面人格

 星期五文艺 2021-04-28
星期五言:《论语·疏而》中有话这么形容孔子:“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大概是后人对夫子的集体印象。或许我们看到孔子的各种雕塑,各种画像,习惯了他温柔敦厚的一面,却忽略了他内心世界的波涛汹涌,忽略了他更接近人性的一面。多亏整天跟随孔子学习的弟子们发现了他的另一面并记载下来——倘若仔细翻看《论语》,我们能发现一个嬉笑怒骂,狡黠可爱、可亲可敬的孔子,一个更接近人性的孔子。

文:土豆
编辑:Mr.Friday
图片:网络
一、孔子之乐:偶尔也会“”一下的老师
孔夫子日常严肃,但是偶尔表情皮一下也是让人直呼可爱。在《论语》里,单孔子之笑就无人能及。
《论语·先进》中,孔子问弟子们的“志”,爱抢答的子路首先举了手,不假思索地说了自己的志向。原文在此提到了孔子的表情:夫子哂之。这个“哂”字很多人都以为是简单的笑一下,可是如果仔细深究,可是大不一样。因为孔子哂了子路之后,其它弟子不敢乱说话,变得谨小慎微,只有专心谈瑟的曾皙没有察觉。
这个“哂”的威力的确很大了。《广韵》解释:笑不坏颜为哂。各位读者,我们可以一起揣摩一下夫子的小心思,他不满意子路,又不好意思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就让那一丝不满的微笑轻轻掠过嘴角。这个“笑”的方式不是哪个老师都能学会的,不信您可以哂一下试试。
在《论语·阳货》里有这样一段: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整个故事是这样的,孔子到一个叫做武城的小地方,学生子游管辖此地。到了之后孔子听到一阵弦歌声,随后莞尔一笑。大家注意这个莞尔很有意思,微微一笑里喊着一丝戏谑。因为孔子的音乐教化是要在“北上广”之类的大都市推行的,像武城这样一个小城推行自己的那一套,觉得是杀鸡用牛刀。
可是后来子游却反驳了老师,说以前夫子教导我们君子学道是爱人,推己及人,百姓学道则容易被管理。其实意思是今天我把你教给我的东西推己及人给普通百姓,为啥是你说我用牛刀杀鸡呢?孔子这个时候发现自己错了,连忙找了台阶下,跟周围弟子说,大家听到了吗?子游说的很对,我之前是开玩笑呢!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一个可爱的,有趣的孔子。一个知错便改,还能小幽默一下的孔夫子。
其实说到笑,想到孔子之“乐”,《论语·述而》里提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是孔子的“笑”看人生的态度。他吃粗粮,喝凉水,枕着自己胳膊睡觉依然能感到快乐,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富贵,对他来说就是浮云。这样豁达且平和的人生观,几人能做到?
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别人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了利益后,自己却一贫如洗,几个人能够做到“乐在其中”呢,恐怕连平静都做不到,哪里还能快乐?所以说,孔子的智慧在当下浮躁的社会能给大家带来宽慰,能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人生。
二、孔子之爱:孔子的最爱
孔门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众多弟子中,子路以勇武出名,子贡以智慧出众,而颜回独以仁爱赢得了夫子的心。在孔门之中,无论是早期弟子还是晚期弟子,或许都暗暗羡慕颜回得到的关爱。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还是从《论语》中找答案。
《论语·阳货》中有这样的记载: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读上面这段话的我们可知,孔子不是一个很爱唠叨的老师,有时候带学生带不动,夫子也不想说话,做老师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不用心理解你讲的内容,说再多都没有效果。子贡一听夫子不想说话了,就赶紧问,您不说话学生我怎么记录呢?夫子说了一段很著名的话,堵住了子贡的嘴,夫子说:
“老天说过话吗?一年四季不照样有序更迭?天下万物不照样生长?老天何时有过言语啊?”的确如此,上苍从来不言语万物照样有序更迭,行不言之教是大智慧。此时的子贡大抵认为老师不说话也很有道理了。

可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遇到了颜回,我们看到了孔夫子的另一面。

《论语·阳货》中记载:“语之不惰者,其回也与!”看,和子贡无话可说,但是遇到颜回就言之不堕!如果子贡知道了,肯定觉得扎心!
《论语注疏》对这句话的注解是,颜回能理解孔子,所以孔子总能滔滔不绝。而其他人不理解孔子,所以孔子有时候并不想多讲。孔子和颜回师徒两个人对话的时候都是什么样子的呢?其实这个场景放在当下来看,也是有些滑稽的。在《论语··为政》里,有这样的描述: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大意是孔子和颜回交流可以一谈一整天。但是孔子无论说什么颜回都点头称是,就像是一个傻子一样,一直点头称是。孔子等颜回退下去,仔细想想,颜回一天都在点头从来没有发表过看法,他究竟理没理解我的意思呢?于是孔子偷偷跟着颜回,看到颜回和同学交流的时候,将“仁”的思想讲得头头是道,正是自己阐发的思想,于是就心满意足离开了,心里暗喜,颜回不傻,他全部都懂。
读者们,这个故事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夫子对颜回的偏爱,更能看出他是一个伟大的老师。他在教育方面的“所下的心力是很多老师无法企及的。当下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一个老师一个学期要面对几百个学生,根本无暇对学生倾注心力,更不用说私下花时间小心观察他们是否真的学会了。              
夫子对颜回的偏爱还表现在他曾经将此作为自己“傲娇”的资本。有一次他对学生们说,颜回其实对我没什么帮助,大家都知道孔子喜欢颜回,这一听都很好奇赶紧围上来,尤其是之前受过一万点暴击的子路,估计早就跃跃欲试想抢夺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地位了。当大家等夫子开口说原因的时候,夫子来一句:颜回对我说的话每一句都喜欢得不得了,你们说我俩交流还怎么进步呢……可以想象学生们听到这句话时候的表情。
孔子真性情的流露,显得如此的可爱调皮,他不仅仅把颜回当做弟子还当做了自己的知己。当颜回去世的时候,孔子已经71岁了,早已经情同父子的他们从此阴阳相隔。白发苍苍的夫子对着上天高呼:上天这是在惩罚我啊!这是在惩罚我啊!周围的弟子看到夫子悲痛难以自禁,劝慰他不要太过伤心。夫子恍然察觉自己已经悲伤难以自禁了……
三、孔子之自黑: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坚守
公元前496年,55岁的孔子带着门下弟子前往郑国游说,一路风尘,却无处落脚。在郑国还与众多弟子走散了。弟子们万分着急,四处寻找夫子。子贡拦住一个郑国人打听自己的老师,这个郑国人讽刺讥诮,说在东门看到一个人外貌有圣人范儿,但是气质像条丧家之狗的人。聪慧的子贡当然听出来这是郑国人的揶揄,内心愤愤不平,可是终究没有反驳。或许他知道跟着夫子这么多年,无论到哪一个国家,都被人赶来赶去,受尽白眼……可是,那终究是自己最尊敬的老师,他无法解开内心的愤懑。在找到老师那一刻,子贡再也忍不下去了,他把之前郑国人说的那些难听话托盘而出,没成想,孔子欣然一笑,自黑道自己的外貌也不见得那样帅,但是说自己像个丧家狗,那的的确确是真的啊。这句话赞成郑国人骂他的“自黑恰恰体现了夫子的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对理想的坚守。
可是当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时,便禁不住内心的涌动: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在兵荒马乱的年头,手无缚鸡之力,还在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四处奔走,几次死里逃生,多次被人驱逐,还曾在陈蔡之地被围困,他和弟子们七天七夜吃不到一粒米糠,可是孔子依然无怨无悔地坚守自己的“道”。
放在《论语》的语境中,孔子无疑散发独特的人格魅力,他并不是一个满口“之乎者也”的古板老师,而是一个有着爱与苦痛的平凡人,一个有着大胸襟,大理想的智者。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庄子:道是无情却有情, 人我两忘无所伤
  《蒹葭》读了二十年,看完这个解读后,才发现自己理解错了
 戏说《世说新语》里的风流人物嬉皮事
 隐在故事里的10部独具政治气质的电影
 盯了数月才敢读的怪书:《双峰:神秘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