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一缕属于语文的光

 语文桃花源 2021-04-29

清晨,在冷冷的空气中,我被暖暖的阳光触摸着,而脚步,却是匆匆。

此行,我是要奔赴一场盛会,一场有关语文的盛会。这次盛会,是长春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它有一个长长的名字——“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学科能力表现论坛”。出行的时间,和上班的时间是相同的,而行走的路程,和学校却是截然相反,我一路向南,去往东北师大附中,那里,是举行这次盛会的地方。

可也真是巧,在步出地铁门的那一刻,遇到了学校主管教学的曲校长,随后,地铁站和附中之间的路程充满了童趣。风很烈,吹刮着人的脸,曲校长把羽绒服的帽子罩在头上,我也把冬衣的帽子罩在头上。这样,能够略微缓解冬日的寒。交谈成了缓解行走疲劳的最好方式,而话题,难免要触及到这次活动。“核心素养”成了当今教育的热搜词,热度高居不下,被教育界人士探赜索隐,深剖细挖,多角度分析,多方面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而教育,也呈现出蔚然之势。我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我希望,结果是好的。因为我对教育的明天充满了期望,所以,这次盛会,我来了!

谈着,谈着,不知为何,话题竟然慢慢地转移到了我们的童年。因为同龄,有关儿时的话题开始多了起来,于是,曲校长和我开始了一场有关童年的成年人的游戏。那久远的童年,是没有电子产品的时代,一切的游戏,都是原生态的。每一朵花,每一片叶,每一棵树,甚至,每一粒尘埃,都可以成为我们游戏的对象。

我和曲校长二人,一人一次,轮番讲述着童年时,在冬日里所玩的游戏。滑冰、踢毽子、滚冰山、藏猫猫……那快乐的童年,玩游戏的场景,一幕幕地,在我们的讲述中,缀成花朵,在这冬日的清晨,芬芳在我的记忆中。我喜欢我的童年,但,现在的我,已经回不到童年。万能的人类,能够让水倒流,可却为什么不能够让时光回到从前?

终于到了,到了盛会的地点。盛会还没开始,可里面已是人头攒动。静坐等待会议开始的,排队等待签字的,熟识寒暄的,热闹得紧。

当市教研员潘丽老师走到讲台前的时候,整个会场静了下来。潘丽老师是这次盛会的主持人。毋庸置疑,这两年,长春市语文教学正以良好的态势发展着,中考命题的改变,促使语文教学形式的改变,初中语文,正悄悄地与高中语文接轨。我喜欢这种改变,因为,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每一个链条都不能缺少,每一个环节都不能中断,这就像一棵树,从根部汲取大地的养分后,只有顺畅地到达树梢,才能枝繁叶茂。教育,只有从幼时抓起,并且,每一个阶段都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才能使教育顺利发展,才能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甚至是幼教,都要相互熟悉,相互关联,让教育成为系统,教育才能真正地成为教育。

在讲话中,潘丽老师谈到了长春市中考命题人才库的培训。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对于教育来说,试题的命制是小技,而教学才是大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学才是教师的主业。而今,我的思想却在发生着转变。因为,只要存在考试,试题命制就是我们教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为,学生的所学都要靠考试时的一张试卷来呈现,考什么对教什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每一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考出一个好成绩,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检测,也是对教师教学好坏的证明。

对学生学业的考查,现今最有效的评价就是多元评价。学生的个体存在着差异,在知识的接受程度上也存在着差异。朱自清当年考北大的时候,数学打了零分,如果是放到现在,他连大学的门都挨不上,何况是中国最高学府北大呢!所以说,中国考试招生制度必须细斟酌,以便把人才最有效地甄别选拔出来。

而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为了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长春市初中教研部组织了这次论坛。意在从老师的层面上,从教的角度,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

今日的论坛,主要内容就是六所基地校的成果展示,也可以说是经验谈。听一听基地校是怎样说的,看一看基地校是怎样做的,以此,来拓宽视野,启发思考,借鉴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是基地校的实践所得,对于正处在改革之中的长春市的各所学校和各位老师来说,弥足珍贵,细心聆听,是最好的重视。我也期冀着,今日能够满载而归,用所得丰盈我的思想,通达我的教学路。

的确,随后的六位基地校代表的成果展示是精彩的,炫目的。一张张幻灯片,恰似一盘盘珍馐佳肴,入我的眼,悦我的心,芳香渗透到我的每一处神经,甜腻流溢到我的每一寸味蕾。我享受着精神盛宴纷呈于我的眼前,因之迷醉。

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初中部,偏于长春市的南隅,生源大多是周边农村子弟和外县学生,发展之路可谓是难上加难。但这所基地校却心怀改革发展的心,老老实实学理论,踏踏实实勤实践,在教育教学上多方面地尝试,在教改的道路上不断总结经验,砥砺前行。以科研引领,通过导学案的实施,规范课堂行为;以思维导图的应用,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组讨论,在学生间建立互助式学习共同体。而在实际教学中,开展主题阅读,加强书法练字,坚持课前演讲,鼓励写作表达,参与社会实践,而所做的一切,都是现今核心素养所应具有的。现在,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初中部已经由2007年的一个教学班,发展到现在的25个教学班。

主讲的孙黎老师讲得很实在,也很入情,喜欢她展示的题目,“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的诗句用在这里,有谦逊,也有着一种向上的力量。幻灯片在变换着,我的手机也在闪烁着,我拍下她的每一张幻灯片,只有细细地回味,才能对所听所看的内容更深地领会。

而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任燕老师的展示。她很艺术性地把核心素养规划到“听说读写”语文四大能力上,而在展示中,她说,语文的世界是工具的世界,也是文化的世界,因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语文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运用到的。而沉淀在语文学科里的文化内涵,也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的。在我的印象中,任燕老师是一个有思想的老师,核心素养的达成,更需要一些对语文有着深厚感情的教师的导引。

这六所基地校的展示,同中有异,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核心素养的达成,核心素养的实现。

在应试教育的山谷里,老师们疲于奔走,想要一点休憩的时间也成了奢求。而我,也迷失在其中,找不到前行的路。而今,核心素养的提出,恰如一缕曙光,让我看到了前行的路。但,我有一种深深的忧虑,我怕,我怕核心素养仍然像曾经的素质教育一样,在辉煌的呐喊中被应试教育的洪流一点点地淹没。

但我对前行的路仍然是充满了信心。近几年来,我看到了教育的进步,而这进步,让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的我,踌躇满志。

在最后的总结中,潘丽老师说:今天六所基地校的展示,给老师们打开的是我们基础教育提升工程的一扇窗,我们在座的各校各区,还有着更多更好的开发与建设,基地校的展示,只是语文学科建设的一个起点,这个讲台,永远属于在语文学科建设中致力于思考和行动的所有学校和老师,以后,会给这些单位和个人更多的机会,给更多的有着实践心得的老师们以交流的平台。

听着这样的话,我很激动,也很振奋。现在,教育的希望之门已经打开,每一名身处教育的人都应该奋勇前行。但我希望,这种良好的教育态势要更好,更优,要成为教育的常态,而不要变态。这样才不会寒了教师的心。毕竟,教育,唯有依靠教师,才会有希望。

走出会场的大门,正午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而透过光,我恍惚中见到了两个字,它的名字叫“语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