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日,下了一场“小组技术”的雨

 语文桃花源 2021-04-29

北国的冬,近日,下了一场雪,那万里的雪,从空中飘散下来,很快,大地白茫茫的,风吹过,透着一股冷。

终于,雪休了,校园一片沉寂。而在这沉寂里,好像有什么在酝酿着,酝酿什么呢?翌日,“小组技术”过关课的延续,告诉了我们答案。

周二,师与生又回到了校园,三日的连休让人们对校园充满了期待。那就来上课吧!上“小组技术”过关课吧!六节“小组技术”过关课,语文就占了四节。很幸运,酣畅淋漓地,我连听了四节课,然后,又参与研讨了两节课,最终,下班归家独处的我,满脑的都是语文,满脑的都是“小组技术”。

细细回想,这一日的收获,怎一个“多”字了得。

时钟在脑中回拨,那已经逝去了的,和语文,和小组技术有关的画面,清晰而又模糊地在脑海中浮现——

第一节课,迎接我的,是《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属于汪曾祺先生,写此篇散文时的汪老,已过古稀之年,四十多年后,他重新回到了云南,沿着他青春的足迹,观赏着那景,抒发着那情。而就在情与景的缱绻中,吹来了一股叫作“小组技术”的风。

平常的散文教学,无外乎是感知形象、把握情感、分析语言、归结写法等实际操作吧!可由于小组技术的融入,一切的平常变得不再平常。

且看董雨老师的教学吧!

“在文中勾画出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请用下面的句式来回答。

我忘不了_____的_____,

也忘不了_____的_____。

这样的问题很语文,两个偏正结构的句式,规范了学生的表述,让学生领会语文言语整齐的美。而形式呢?却很是出人意料。

先是自主阅读课文,圈点勾画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然后是小组合作学习,归纳整理描写景物的句子,再次,用老师规定的句式,分组到教室侧面黑板呈现。不管是自学模块、讨论模块还是展示模块,都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学习中,当学生的学习意识被唤醒后,一切学习的难题就都已经不是问题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后,整节课变得顺畅了起来。分析词语的作用,明确标点符号的作用,剖析作者的情感,这些都关乎语文,而这些语文元素的挖掘,曾经对学生来说很难,可不知为何,在这节课上,一切都变得简单。

更难得的是,一位学生对文中的“这东西这么好吃?一句中的标点符号产生了疑问,这种质疑在语文课堂上是罕有的,是珍奇的,难道,这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后的结果吗?

第二节课,是一篇古文,短短的《诫子书》。

文言文课堂的起始,应该就是对课文词句的把握了。要把古文翻译成学生理解的现代文,这是文言文学习必须跨过去的一座桥。

曾经这座桥的跨越,很是枯燥,很是无味,很是琐屑。那词,那句,那段,那文,总是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学行进中昏昏欲睡,最终,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

可授课者侯晓丹老师却采取小组技术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注释去疏通文意,互相质疑劫难,化学生单兵作战为集体攻坚,一词,一句,一段,一文,在学生们合作努力下,都变得通透起来。坐在教室中,感受着每组学生在讨论中传来的声音,宛如天籁一般,我作为听者,领略到了一种久违的教学的快乐!

随后,教学在继续,前方,应该就是对文本的挖掘了。怎样解决呢?还是小组技术的功劳。

“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句誓词,你觉得文中哪句合适,小组讨论后,工整地写在本组黑板上,并向大家阐明理由。

侯晓丹老师的这个设计,其实就是让学生写一个可作为座右铭的句子,而这种寻找句子,阐述理由的过程,就是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过程。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是单项的自己苦思,也不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而是小组间的多放配合,这样,学生学习主动,思维多向发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使学生的思维在合作学习中走向更深处。

而在黑板上的展示,学生从浅层次的文意疏通,到对文意的阐述,拓展到自身的学习和现实生活中,既有广度,又有宽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如果把学生的阐述落实在纸面上,不就是一篇说理透彻,条理清晰的议论性文章吗?

我颔首,暗赞着学习形式的新颖;我低眉,默想着今后教学中的应用。以学生为主题,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不应该就是这样吗?

……

时钟嘀嗒,午休后,“小组技术”展示课在继续着。

第三节,是迟欣老师的《猫》。以猜谜的形式导入课文后,学生默读课文,摘录概括文中写三只猫的特点、命运的句子,是为了熟悉文章,整体了解文章,而了解文章后,需要深入文本。如何深入呢?迟欣老师设计了让学生找出人物对三只猫情感的语句。形式呢?当然还是小组技术了。

学生们都动了起来,在书中勾画着,勾画后,研讨着哪个词准确,哪个词恰切。一番商讨后,选好代表,快速地来到小组指定的黑板前,在粉笔和黑板接触的刷刷声中,词语展示在黑板上。

“你为什么用这个词语”“这个词语写的是对哪只猫的情感”“用到了什么描写方法”,答问间,师与生对文本的剖析清晰地呈现,而剖析的结果呢?学生明了了,人不应以自己的好恶去对待一切生命。

而在教师的授课中,每一名学生都不是旁观者,每一名学生都成了学习中的人,课堂,真正地属于了学生。

第四节课,教师讲授的课文是《中国石拱桥》。

这是一节说明文,如何上,怎样上,我期待着。

课前,分组到黑板前,写的是第一课时所学的词语,自批,互批,夯实了语文学习最基础的字词。

正课开始了,课堂是属于学生的,那,就小组合作,找一找写石拱桥的词语,概括赵州桥、卢沟桥的词语吧!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采取的形式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宫艳芳做为一个学习的引领者,在一点一点地,一步一步地,把学生领到语文世界的幽深小径中,领略着语文的美。

这节语文课,小组技术呈现得最是丰富。说明文竟然可以如此教,这真是一条新奇的教学之路。

四节课,四个人,四篇文,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小组技术”的运用。形式的新颖,给课堂带来耳目一新之感,也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

宽城区小组技术的首倡者李明宇校长全程听课,在研讨中,又对小组技术的运用进行了指导。

《语文课标》有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组技术”恰恰关注的是学生个体,恰恰运用的是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吻合语文教学新理念,那,怎样才能把“小组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效率最大化呢?

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是有一定思想性的,而这种思想性,需要传承,需要弘扬,这就需要讲究一些方法。

一代代的语文人已经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可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语文学科少慢差费的痼疾。问题何在?就是没有从根本上以学生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而小组技术就是属于学生的技术,他的实施,依托的是学生,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只有突出了学生这一主体,学生的学习才能真正地见实效。

但,理论落实到实践是有个过程的,我希望,小组技术的“术”,能够解决语文教学的“道”。让语文回归到生活中,在尘埃中开出美丽的花来。

在这冬日里,“小组技术”展示课犹如甘霖,它的渗透,让我感受到了语文萌生的力量。

它已萌芽,我希望它能生长,让语文日渐葱茏与美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