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诗经】方伟|(七)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江山携手 2021-04-29

(七)

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文治武功集一身的周公


公元前1043年,结束一个旧时代,开启一个新时代的周武王去世了。武王去世时多大年纪?有人说,文王十五岁生武王,文王九十而卒,那么,武王即位时就是七十五岁的老人了,十一年后伐纣,又四年而卒,那么,武王也是享年九十。这个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一,武王第一次伐纣,载文王木主,自称“太子发”,有八十六岁的老头儿还这么矫情的吗?二,武王死,成王在襁褓中,有八十九岁的老头儿还有生育能力的吗?即使有,那么成王的前面应该有一大群的兄长,还轮得到襁褓中的成王?所以,武王应该是英年早逝才对,至于究竟享年几何,天知道。

武王死时多大年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武王死,成王在襁褓之中,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周公。

周公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一是辅佐成王;二是东征平叛;三是营建东都;四是制定礼乐。

第一,我们先看辅佐成王。

武王突然辞世,成王在襁褓之中,别的人要么不愿出头,要么不合适出头,要么不能让他出头。当此之时,周公旦逃无可逃,辅佐成王,他义不容辞。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这话可见其在周王室的位置。武王伐纣时,“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这话可见他当时的身份之重。姜子牙可以逃,他无可逃。姜子牙人家看得开的很,反正你姬家坐天下,谁当天子我听谁,比后来我家方孝孺聪明到天上去了,方孝孺白白赔上十族八百余口性命,怎么看都有点像傻老帽。姜子牙人家跑的远远的,到营丘(后改称临淄)经营自家刚封来的二亩三分地。可是,周公能安心地跑到曲阜去做他的鲁君吗?显然不行。他对姜子牙和召公奭说:“我之所以弗辟(避)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叛)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於今而后成。武王蚤(早)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於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於鲁――可见,周公是一个真正有历史责任感的人,是一个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的人,是一个在关键时刻敢于肩住历史闸门的人。

《史记》说:“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也就是干脆自己坐在王的位子上,代行天子事。后来的摄政王大概都是从这里学来的。

这一来可不得了啦,引来一片反对声。哪些人反对哩?

首先,召公。

召公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是周的宗室,武王伐纣,他是仅次于周公“把小钺”以夹武王的人,可见地位之崇高。伐纣成功后,他和周公一样没有就国,而是留相天子的,并且和周公分陕而治,是一个能和周公分庭抗礼的人。武王死,他和周公同辅成王,周公是“师”,他是“保”,与周公并驾齐驱,不然怎么有资格和周公叫板?现在,武王死,周公居然跑到王位上坐着发号施令,他便老大不高兴了。后来周公费尽口舌,才把他说服(见《史记·燕召公世家》和《尚书·君奭》)。——对于召公,周公是按人民内部矛盾来对待的。周、召的和平共处,避免了核心层的分裂,保证了周政权的稳定。

其次,管叔、蔡叔。

管叔、蔡叔又是何许人也?前面讲武王伐纣后,封纣之子禄父(武庚),封了又不放心,就派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等留在这里,名义上是辅佐,实际上是监视。能在那个时期被委以这样重任的人,绝对不是草包。他俩既是兄弟,又是能臣,在武王去世成王尚幼周公当国之时,却和周公唱起反调来。管叔挑唆其他兄弟流言於国曰:“周公将不利於成王”,就是说:“周公要篡位夺权”。他们不仅散布流言,而且还付诸行动,直接发兵,甚至勾结纣王之子武庚一起反叛。这就有了周公的东征。——对于管蔡,周公则按照敌我矛盾来处理的,如果各诸侯动辄动起干戈来,周王室的威严何在?为了天下长治久安,对于敢造反的管、蔡,是必欲除之而后快的。

其三,其他人。

“其他人”是谁?不知,但,这些人一定是非常厉害的人。《史记。鲁周公世家》说:“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能把周公吓得跑到远远的楚国去,可见这班人的厉害和流言的可畏。所以,后来白居易发出这样的感叹:“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是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周公幸而能活到成王醒悟过来,若是死的早,现在的史书上可能要把周公写成十恶不赦的大恶魔了。

周公对成王的成长是煞费苦心的,既要妥善处理人们对他的猜忌,又要教育幼小的成王,使之有才干,有品德,足以王天下。周公于成王,是亦父亦师的关系。颇像后来的吕不韦之于嬴政,诸葛亮之于刘禅,多尔衮之于顺治。所不同的是,吕不韦和嬴政及其母亲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所以他的结局只有被贬死;诸葛亮毕竟并非至亲,他对刘禅轻不得重不得;多尔衮虽是至亲,但多尔衮心性不止于做摄政王,所以后来没有好下场。周公则是真心真意辅佐成王,到成王能够亲政,就主动“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歔歔如畏然”。这使成王对他感激涕零。成王后来对周公恭敬有加,说明周公对成王的教育是成功的,成王和后来的康王,都被史学家称为贤君,这个时期被称为“成康之治”。

周公相成王居功甚伟,成王对周公也无比尊重,成王后来特许鲁国可以”郊祭文王“,也就是可以用天子之礼,这是对周公的莫大的褒奖。司马迁说:“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襃周公之德也”。所谓“周礼尽在鲁”,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这为后来孔子之所以成为孔子,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周公是孔子最为景仰的一个人。他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千秋而后,味其言,犹能感受到孔子对周公的顶礼膜拜,甚至可以说,周公是孔子心灵的皈依。

第二,周公东征。

周公东征的背景,上面已经作了交代。而且,《诗经》里面有直接描写周公东征的诗篇,马上要做解析,这部分内容从略。

第三,营建东都。

周族最初在邰,后公刘迁豳,古公亶父迁岐,文王迁丰,武王迁镐,慢慢发展壮大。

周王室建都于丰、镐,毫不足奇,因为他们最初就是从西慢慢向东发展。到了丰、镐,天下已定,以丰、镐为都,也很正常。西安一带,用后来苏秦的话说:“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按照我上一篇所说的作为京师的三个要素:粮仓、要塞、三叉口,这一带都是具备的。然而,要统治周初时期的版图,北到肃慎(今东三省),东到朝鲜,南到吴楚,西安的位置,明显感到偏西了一点。营建洛邑,武王伐纣回来时,就有这个打算。不过他死得早了,这个愿望没来得及实现而已。成王即位并长大成人后,就来实现武王的遗愿,“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

洛邑,即今洛阳。洛邑位于伊水和洛水流经的伊洛盆地中心,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南望龙门山,北倚邙山,群山环抱,地势险要。伊、洛、瀍、涧四水汇流其间。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据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顺大河而下,可达殷人故地。顺洛水,可达齐、鲁。南有汝、颍二水,可达徐夷、淮夷。伊、洛盆地确实是定都的好地方。

营建洛邑的主要功劳应该属于周公。《史记》上说“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我觉得,营建洛邑,把洛阳作为陪都,绝不仅仅是使“四方入贡道里均”,更主要的是便于加强对东方各诸侯国的控制。据其它资料介绍,周公东征胜利后,把“殷顽民”抓来修城。为了控制这些人,周公派重兵驻守此地。洛阳号称九朝古都,始于此。

东都洛邑建成之后,周公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庆典。在这里正式册封天下诸侯,并且宣布各种典章制度。也就是所谓“制礼作乐”。

第四,制作礼乐。

为了巩固周的统治,周公先后发布了各种文告,从这里可以窥见周公总结夏殷的统治经验,制定下来的各种政策。周公曾先后给卫康叔《康诰》、《酒诰》、《梓材》三篇文告。三篇贯穿一个基本思想是安定殷民,不给殷民一个虐杀的形象,处罚要慎重,要依法从事。至于改造陋习——酗酒,一是限制,二是引导,三是区别对待。做为统治者,要勤勉从事。

为了维护周王朝的长治久安,周公开始“制礼作乐”。

“礼”,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三言两语讲不清楚的。《周礼》、《仪礼》、《礼记》称为“三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加以研究。我这里只能简而又简的谈谈周公制礼的大致情况。

为什么要制礼?《礼记》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可见“礼”有多么的重要。

“礼”,从哪儿来?周公在制礼的时候,一定是参照了夏、商朝的礼仪制度的。孔子说:“周鉴于二代”,我想,主要是借鉴了夏、商的礼仪制度,同时结合周朝的实际,有所“损益”而已。

“礼”大致有哪些内容?。

一是确立了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自周公以后,历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除去孝王外直到幽王都是传子的,这不是偶然的,这种制度即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应归功于周公。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以后,只有嫡长子有继承权,这样就在法律上避免了支庶兄弟争夺王位,起到稳定和巩固统治阶级秩序的作用。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周天子是天下大宗,而姬姓诸侯对周天子说来是小宗。而这些诸侯在自己封国内是大宗,同姓卿大夫又是小宗,这样组成一个宝塔形结构,它的顶端是周天子。周代大封同姓诸侯,目的之一是要组成这个以血缘纽带结合起来的政权结构。

二是确立了周王朝的官吏制度。这个内容主要见《周礼》。《周礼》除《考工记》,以上五篇,开宗明义都有这么一段话:“惟王建宫以捂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具体情况见《周礼》。

三是规定了个体人的道德行为规范。这个内容见《仪礼》一书。《仪礼》一书是谁所作并不重要,我想,《仪礼》里面的内容,应该与周公有关。

四是其他一些礼仪。从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礼”的语录可见,“礼”除了上述这几个方面外,还有什么祭礼、葬礼、君礼、臣礼等等。鲁定公娶同姓,被认为是不知“礼”,季氏旅于泰山,孔子认为不“礼“,管仲树个塞门,孔子就说:“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孔子批评了这么多不“礼”的行为,可见,在这些方面是有明确的“礼”的规定的,不然,孔子凭什么说人家“不知礼”哩?

周公除了“制礼”,同时还“作乐”。那么,什么是“乐”哩?

据说原来有一本《乐》经,后来失传了。我们就不知道“乐”究竟是什么了。但我们知道《诗经》是用来演唱的,是配乐的。由《诗经》可以推想出“乐”的基本情况。季札“观周乐”,整个演奏过程,就是按《诗经》风、雅、颂的排序。季札在鲁国看的这场文艺演出叫“观周乐“,而不叫“观《诗》”,可见“乐”,应该就是依附于《诗》而存在的演奏。

有人或许会提出质疑:《诗经》的最后形成,离周初有500年,你说周公制的“乐”就是为《诗经》配唱的乐曲,不是太搞笑了吗?NO,非也!我前面还说过,殷,比周的文化更发达,殷商时期就应该有《诗》,不过我们见不到了而已。既然有《诗》,必定有“乐”。周的“乐”,也是从殷那里借鉴过来的。《诗经》里有文王时期的诗,那诗,就是用来演唱的,唱,必然有“乐”。周公对以前的“乐”,加以改进,使之更完备。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到季札“观周乐”时,这时的“诗”,是已经完备并基本定型的“诗”,“乐”,也是已经完备并基本定型的“乐”,如是而已。

周公有了以上众多的功劳和贡献,所以,他被尊为圣人。周公不仅为周王朝的统治夯实根基,也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深远。

《诗经》里面有好几首关于周公的诗。下面,我们就来慢慢欣赏这些诗。

第一篇,是《豳风·鸱鸮》。这首诗但看字面,看不出于周公有什么关系,《尚书·金滕》里面说是周公作此以训成王,《史记》亦采此说,我们就认为该篇为周公所作吧。

《豳风·鸱鸮》:

鸱鸮鸱鸮,(猫头鹰啊猫头鹰)

既取我子,(你已经夺取了我的儿子)

无毁我室。(不要再毁坏我的巢)

恩斯勤斯,(我是多么的勤苦)

鬻子之闵斯。(为养雏儿累病了)

全诗共四小节。通篇以一个母鸟的口吻,写出育子营家的艰辛,颇似后世的寓言故事。

第一节,写凶残的鸱鸮夺取了母鸟的雏儿,又要破坏她的巢穴,母鸟向鸱鸮提出血泪斑斑的控诉。

如果说是周公所作,以此劝诫成王,于诗实难解通。不知鸱鸮之所指,也不知“既取我子”的“子”指谁,如果勉强说周公自述为周室、为成王付出了多少艰辛,倒成了周公向成王邀功买好,反而有损周公人格,难怪有人认为这样解扞格不通。

味全诗之旨,倒像是下层贫民,不堪统治者之压榨盘剥,又终年辛劳,自诉其怨。这样解,于情于理皆通。可惜,《尚书》是这么说的,《史记》亦采此说,我无力和《尚书》叫板,只好认为是周公所作了。

迨天之未阴雨,(趁着天还没下雨)

彻彼桑土,(啄取那些桑树皮和根)

绸缪牖户。(将门窗修理好)

今女下民,(现在树下的人)

或敢侮予?(谁还敢来欺负我)

第二节,写母鸟艰难营家。

予手拮据,(我的手都累得弯曲伸不直了)

予所捋荼。(我采了好多的茅草花)

予所蓄租,(我又积蓄来哦好多的草)

予口卒瘏,(我的嘴都累病了)

曰予未有室家。(只因为我还没有建好家)

第三节,与第二节同义。

予羽谯谯,(我的翅膀毛都掉光了)

予尾翛翛,(我的尾巴也累得没毛了)

予室翘翘。(我的巢还摇摇欲坠)

风雨所漂摇,(在风雨中摇晃随时就会掉下来)

予维音哓哓!(我除了哀鸣别无办法)

第四节,和前面同义。自述辛劳,苦况难堪,千秋之下,犹闻其不幸的哀鸣。“谯谯”、“翛翛”、“翘翘”、“哓哓”,四个叠词,音节嘹亮,情思缠绵,余音袅袅,万古不绝,足为后人师法。“风雨飘摇”,成为成语,至今被人沿用。《诗经》的语言艺术,值得我们用心观摩和借鉴。

第二篇,是《豳风·狼跋》。这首诗以狼作譬,狼本来不是什么好形象,所以,有人认为这不是赞美周公的,而是讽刺周王室某个贵人的。不过,这首诗写狼的前踬后蹶,举步艰难,倒很像对周公执政之初备受猜忌的情形的同情。且比喻多是跛足的,往往取其一义,不及其余。所以,说这首诗是对周公的赞美与同情,倒也能通。

《豳风·狼跋》:

狼跋其胡,(狼往前走踩住胡)

载疐其尾。(狼往后退踩住尾,【疐(zhì):同“踬”,跌倒】)

公孙硕肤,(公孙长个大肚皮)

赤舄几几。(红鞋闪闪放光芒)

狼疐其尾,(狼往后退踩住尾)

载跋其胡。(狼往前行踩其胡)

公孙硕肤,(公孙长个大肚皮)

德音不瑕?(他的德行倒不差)

第三篇,是《豳风·东山》。有人说是周公所作,味其诗旨,倒不是。应该是随周公东征的战士在取得胜利即将班师回家时,回忆战争的艰苦,想象家园的荒芜,怀念新婚的妻子,憧憬团圆的幸福。

周公东征,是周初一件非常重大的政治事件。战争地点应该就在今天的郑州、上蔡,或者安阳这一带。东征的原因,前面已经作了交代,不赘。这首诗是周王朝史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它借一个战士之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的向往。这样取材,非常有技巧。后来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大多超不出这首诗的窠臼。可见《诗经》的艺术价值之高。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诗:

《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自我远征东山)

不归。(很久很久难得回)

我来自东,(我今从东山回去)

零雨其濛。(时正下着濛濛雨)

我东曰归,(我刚从东山往回走)

我心西悲。(我早就归心似箭,充满悲伤)

制彼裳衣,(做一件新衣服)

勿士行枚。(再也不用夜半行军马衔枚)

者蠋,(野蚕蜷曲在桑树)

烝在桑野。(桑林里面即是家)

敦彼独宿,(我们也在野外宿营)

亦在车下。(像野蚕一样把身一蜷睡在车底下)

全诗共四小节。

第一节,写战争终于结束,士兵们再也不用衔枚疾走,露宿于野了,心情之喜悦自不待言。

前四句,是全诗的主旋律,在全诗四章中反复出现,尽显《诗经》重章叠句,复沓缠绵的艺术特点。“零雨其濛”,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悲凉、伤感、缠绵悱恻的气氛,读来令人低回不已。

我徂东山,(我远征东山)

不归。(很久很久都没回去)

我来自东,(我刚从东山往回去)

零雨其濛。(濛濛小雨下不停)

果臝之实,(果蠃藤上结满果)

亦施于宇。(藤蔓顺着屋檐爬)

伊威在室,(伊威(虫名)在室内满地爬)

蠨蛸在户。(蠨蛸(虫名,蜘蛛的一种)在窗户上结丝网)

町畽鹿场,(鹿场里面兽迹斑斑,【町疃(tuán):兽迹】)

熠耀宵行。(磷火闪闪好可怕)

不可畏也,(家园荒芜不可畏)

伊可怀也。(我是多么想念我的家)

第二节,诗人想象着自己离家这么多年,正如杜甫所言:“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家中屋檐上爬满藤蔓,窗户上结满蛛网,房间里遍地是土鳖之类的虫子,鹿场里到处是野兽的足迹,整个家园一到夜晚鬼火闪闪。这样写,把诗人归心似箭的情感烘托的淋漓尽致。同时,反战厌战的情绪也就不言而喻了。

我徂东山,(我远征东山)

不归。(很久都没有回去)

我来自东,(我现在从东山往回走)

零雨其濛。(濛濛小雨还在下)

鹳鸣于垤,(鹤在小山上鸣叫)

妇叹于室。(妻子在室内哀叹)

洒扫穹窒,(洒扫屋舍填塞鼠洞)

我征聿至。(日夜盼望我还家)

有敦瓜苦,(当年结婚喝酒用的葫芦瓢)

烝在栗薪。(放在柴堆没人问)

自我不见,(我和妻子不相见)

于今三年。(于今已经三年整)

第三节,写诗人还念自己的爱妻。“鹳鸣于垤,妇叹于室”,千秋之下,如闻其声。诗人还想象着妻子日夜盼望自己归来,天天洒扫地面,堵塞鼠洞的情形。这也是对面着墨的一种笔法。和《陟岵》同一机杼,无非这首是男思女,想象妻子在家怎么样怎么样,那首是女思男,想象着丈夫在外面行役怎么样怎么样。《诗经》的艺术手法真是无比高超。

“有敦瓜苦”这句,须特别解释一下:“瓜”,应该指瓠瓜,分而成瓢。古人婚礼上以瓢饮酒,叫“合卺”,后来“合卺”就代指结婚。“卺”,就是瓢。

我徂东山,(我远征东山)

不归。(很久都不能还家)

我来自东,(我从东山往回去)

零雨其濛。(濛濛细雨下不完)

仓庚于飞,(回想当年黄莺飞)

熠耀其羽。(羽毛熠熠有光辉)

之子于归,(那个女孩将出嫁)

皇驳其马。(我骑黄毛骏马去迎亲)

亲结其缡,(亲自将佩巾结起来)

九十其仪。(当时经过很多的礼仪)

其新孔嘉,(回想新婚多美妙)

其旧如之何?(久别重逢又该多幸福)

第四节,诗人有第三节的怀念妻子,到再往前追忆和妻子新婚时的热闹情景。新婚的那一天啊,黄莺鸟飞来飞去,欢快的鸣叫。自己骑着高头大马去迎亲。妻子娘家用非常隆重的礼仪来庆祝。自己亲自为妻子结上象征夫妻和合的佩巾(“结缡”一词,至今仍被作为结婚的代词),等等等等,诗人沉浸在无尽的回味和无边的遐想中。正所谓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也!

想起了荷马史诗。荷马史诗的产生年代,和这首诗的时代大致重合。荷马史诗写特洛伊战争,也是把相持十年的战争,浓缩到最后一个阶段来写,和这首诗以偏师取胜的手法如出一辙。荷马史诗波澜壮阔,气魄宏大,叙事性强,曲折离奇,是《东山》不可比拟的。但是,《东山》作为抒情小品,读来缠绵悱恻,催人泪下,短小精悍,易传易记,流布人口,又是荷马史诗难以企及。希腊文学的叙事性和东方文学的抒情性,在这里已见分野。

第四篇,是《豳风·破斧》。这首诗和《东山》一样,也是反映周公东征的。有人说这是赞美周公的诗,我读来,没有读出赞美的味儿。我认为这是东征战士为自己能够生还而庆幸。全诗三章一个意思,只是换掉几个意义差不多的字。

既破“斧”,又缺“斨”,缺“錡”,缺“銶”,怎么弄破弄缺的啊?杀人杀的呗。战争的残酷与血腥,通过这几个不经意的字,浓浓的展示出来。荷马史诗写战争就直写,《诗经》就通过“破”、“缺”这样极简约的字来暗示。希腊人的外露与中国人的含蓄,在这首诗与荷马史诗的对比中得到验证。

《豳风·破斧》:

既破我斧,(既砍破了我的战斧)

又缺我斨。(又砍缺了我的战斨)

周公东征,(周公东征)

国是皇。(东方四国胆战心惊,【皇,通惶】)

哀我人斯,(可怜我们这些生还的人啊)

亦孔之将。(也是真够庆幸的了)

既破我斧,(既砍破了我的战斧)

又缺我锜。(又砍缺了我的战錡)

周公东征,(周公东征)

四国是吪。(四国都蒙受周王的教化,【吪(é):教化】)

哀我人斯,(可怜我们这些人啊)

亦孔之嘉。(能够生还真美好)

既破我斧,(既砍破了我的战斧)

又缺我銶。(又砍缺了我的战銶)

周公东征,(周公东征)

四国是遒。(四国叛君都臣服)

哀我人斯,(可怜我们这些人)

亦孔之休。(活着回来多吉祥)

第五篇是《豳风·九罭》。写的是周公东征,东方四国(就是管、蔡等,哪四国不必坐实)好像是得到了解放一般,对周公感恩戴德。当周公班师,纷纷挽留,说的感情流流的。是不是这样啊?天知道。

《豳风·九罭》:

九罭之鱼,(细眼渔网来捕鱼)

鳟鲂。(鳟鱼鲂鱼都逮住)

我觏之子,(我碰见的那个人)

衮衣绣裳。(锦绣衣裳真漂亮)

第一节,前二句起兴。以网捕鱼捉住鳟鲂,比喻什么哩?比喻周公东征逮住了大大小小的叛贼?可能是吧。

鸿飞遵渚,(鸿雁沿着洲渚飞)

公归无所,(周公回去不再来)

於女信处。(留您在此住两宿)

第二节,以鸿雁起兴,鸿雁是候鸟,北去南来,有时有信。周公一去恐怕不再回来,所以要挽留他多住几日。这可能是周公灭了管、蔡、武庚等以后,又封了几个亲信作诸侯,这人便把周公的马屁使劲的拍。这首诗可能就是这类人作的。

鸿飞遵陆,(鸿雁沿着陆地飞)

公归不复,(周公还朝不再来)

於女信宿。(留您在此住两晚)

第三节和第二节同义。

是以有衮衣兮,(因为您我才穿上衮衣)

无以我公归兮,(不要让我周公回)

无使我心悲兮。(免得使我心伤悲)

最后一节,哎呀,周公啊,不是您老人家我哪有今天啊!您要是走我可真是伤心啊!哎呀呀,一想起您要走,我的眼泪淌多长啊!――哈哈,这人把马屁拍到这个份上了,想不当诸侯也难。后来想拍马者,还是把这首诗念的烂熟为好。要叫我说,这首堪称千古第一马屁诗。“元首明哉”,“股肱贤哉”,虽然也拍,但那是君臣互拍,拍的还不怎么露骨。这一首可算是拍到天上去了。

关于周公的诗,主要就这几首吧。周公虽然并不是王,但,他相当于王,而且在这个非常时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何况,他还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人物,直到现在,我们的思想,与其说是无不打上孔子的烙印,还不如说是打上周公的烙印。孔子的思想,大多是从周公那儿来的。

顺便说一说召公。召公也是一个贤臣,深受百姓爱戴。《史记·燕召公世家》说:“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这首诗保存在《诗经·召南》里面。

《召南·甘棠》:

蔽芾甘棠,(甘棠树啊郁葱葱)

勿剪勿伐,(不要剪呀不要砍)

召伯所茇。(召伯曾在这里住)

蔽芾甘棠,(甘棠树呀多茂盛)

勿剪勿败,(不要剪呀不要败)

召伯所憩。(召伯曾在这里憩)

蔽芾甘棠,(郁郁葱葱甘棠树)

勿剪勿拜,(不要剪呀不要折)

召伯所说。(召伯曾在这里停,【说,通税,住】)

这诗很短,但很有名,对后世影响也很大。“甘棠遗爱”后来成了歌颂有善政的大臣的典故。我们有理由相信,召公当时真的就是这么受百姓的拥戴。联想到后来到处刮地皮的官员,联系到贿赂公行贪腐成风的现实,再读此诗,感喟无穷!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