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丘山居士馆 2021-04-30

肖旭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诗人往往通过对典型事件的概括描写,去揭示生活的本质。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高度概括、揭示出现实生活当中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实质。“朱门”这两句互文见义,上句以吃概括穿,下句以穿概括吃。人类生存首先需要的温饱就全部包括在内了,这是高度概括。“酒肉臭”绫锣绸缎自然堆积如山,而穷的没穿以至冻死,饭也必然吃不饱。“朱门”包括普天下的朱门,“路”也包括着天下的路,具有普遍的概括意义。同时这又是通过个别来反映一般,又具有典型性。在这里“朱门”首先是“骊山”、“华清官”的朱门,“路”也首先是作者经过华清宫脚下的路,宫墙朱门之内,  “君臣留欢娱”、“赐浴皆长缨”、“驼蹄羹”“貂鼠裘”,山珍海味,冬暖夏凉,真是应有尽有。而宫墙朱门之外,寒女织布不得衣,作者脚下便有冻死的白骨。百姓饥寒交迫,在死亡线上挣扎。朱门内外“荣枯咫尺”相异,这是多么不同的两个世界,又是具有多么矛盾对立的一个世界?作者用高度概括的手法,在这十个字当中,表现了对权贵的憎恶,对人民的同情,又揭示了阶级对立的社会本质,内容丰富,手法高明。再如《石壕吏》,通过老妪的一番话,介绍了一个家庭的遭遇,概括了千万个家庭。

请注意,杜诗的现实主义,并不在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而要通过对典型人物的描写,去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

  二、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

诗人以体物察情细致入微见长,往往通过眼前具体细致的景致、事物和内心世界的细微波动,来达到雄伟壮阔的艺术境界,表现重大的主题。如《五百字》中“酒肉臭”的“臭”字,“冻死骨”的“冻”字都表现了他观察的细致入微和描写的细腻深刻,用这来揭示惊心动魄的本质。再如《望岳》诗的一、二句写远望;三、四句写近望;五、六句写细望;七、八句写登山极望。在八句诗中通过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写出四种望法,足见其细致。《羌村》其一,先写喜,次写惊,后写悲,末写疑。杜甫把握着心情的每一个起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杜甫有些诗是由身边琐事的描写,逐步推衍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先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开始,写出这座求亲告友、辛辛苦苦修筑起来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到夜晚下起大雨,屋里寒气逼人,床上无一处干燥暖和之地。接着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想象如有一天,眼前突然出现了风雨不动的高楼大厦,让天下的贫寒之土再也不愁风吹雨打,那么哪怕自己冻死也是心甘情愿的。在这里,诗人的目光渐渐放远,他在个人处境极端狼狈之中,却能怀念天下之事,为广大的“寒士”呼天抢地,寄以极深厚的同情。可以说,杜诗和谐地统一了巨细、大小、远近、虚实等各种对立的审美范畴,这也就是杜诗艺术奥妙之所在。

三、杜诗语言苍劲、凝练、准确、有力。我们可以从锤字、炼句两个方面来说明其主要特色。杜甫下笔力求准确有力,使每一个字都含有很重的分量和很深的含义,他能用最少的字表现出丰富的内容达到高度的概括。如《五百字》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这里“朱门”指代权贵富人。朱红色,高贵深沉,象征着权要富贵。那身无衣,肚无食的穷苦百姓,是没有可能把自己的家门漆成朱红色的,况且冻死在路边的恐怕连家也没有。或者是离家去找生路,或者是逃债躲出家门,或者是带着失望走回家来。他为何冻死在路边?家中还有什么人等他养活,盼他归去呢?这一切作者都没有交待,只用了一个“路”字,我们就体会出许多的内涵,可见杜甫善于锤炼字句。

四、杜甫是众体兼长的诗人,五言、七言、古体、律诗、绝句无不运用自如,尤以古体和律诗为佳,他对七律的贡献卓著。他的古体诗将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炉。他的七律创造出了沉雄悲壮、慷慨激昂的风格,并将这种体裁推向高潮。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诗人。我们要特别注意“启后”二字。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杜甫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的传统,同时也批判地吸取了六朝以来诗歌在音韵格律、遣词造句等方面的艺术技巧,将现实主义诗歌推向高潮。这点是“承前”。一是关于思想内容的,一是关于艺术技巧的,在继承中有批判、有创造。

2、直接开导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将唐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引入成熟阶段,他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诗歌技巧成为后代众多诗人学习的典范。这点是“启后”。

/肖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