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评:育人必须谨言慎行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5-01

日前,教育部对8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问题进行公开曝光。曝光的案例涉及侮辱学生、违规开办校外培训班、体罚学生、教学方式不当、伤害幼儿、骚扰女学生等多方面问题。 

曝光的案例中,有两起涉及教师批评教育过程中的“言语”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没有考虑使用恰当的方式,没有使用符合教师职业身份的恰当言语,其不当言行被网络曝光,冲上热搜、引发舆情,造成不良影响。当事人受到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也被问责。 

舆情过后,对照自己,冷静思考,方可以此为鉴,才不会重蹈他人之覆辙。 

教师的言教,其中就包括言语批评。言语批评是最为正常的教育方式,但很少有人去深思隐藏在言语背后的核心。这个核心包括批评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场合、所使用的言语及所处的时代特点。 

要知道,教师职业身份具有特殊性,教师面对的是未成年人,身份亦特殊。特殊情况下的言教怎么能不考虑场合?不考虑教育对象是未成年人,即使是再真的话,也可能会伤害学生的 自尊心 。所以,教师更要 谨言慎行 ,用正确恰当的行为 育人 。 

育人,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是因为学生的自尊心比较 脆弱 ,尽管表面上可能调皮、 顽劣 。可是,有些教师有时候说话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考虑后果,容易掉以轻心,逞一时之快。 

教师者,铸人者也, 童子 之幸福,悬于教师之手,应思考所说出的话是否会对学生身心产生不利的影响,应考虑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没有让学生产生不好的观感。教师要以极大的责任心,做出最为精审的言行,时时记取自身责任千钧之重。 

教育不仅需要严、爱,更需要 智慧 地互动。教师要有这样的认知:你或许改变不了学生的家庭状况,改变不了社会环境,但用我们的宽容、爱心、耐心、决心、智慧与学生互动,是可以改变学生的 心灵 的。只要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改变了,他的人生就会完全不同。 

“吾日三省吾身。”我们要“省”在高处,时时拂拭心灵的杂草,日日修炼高尚的道德情操;我们永远不要放弃读书学习,必须牢记谨言慎行 古训 ,学习高超的育人智慧;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切实增强遵守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的思想 自觉 和行动自觉;坚守为党育人、为国 育才 的初心,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 好老师 。 

(作者:吴奇 系天津市南开区天津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曹金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