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书生教育“后进生”的几个妙招(1)

 木香草堂 2021-05-02

魏书生教了三十年书,当了二十二年班主任。他的班主任管理经验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科学、民主。特别是在后进生教育上,魏书生老师有一些“妙招”。

魏书生教育“后进生”的几个妙招(1)

一、与后进生结成互助组

魏书生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他特别注意关爱后进生。他当班主任时,总是让班上的任课老师与全班最后几名学生结对子,他称之为互助组。1986年当了校长后,他更要求政教处把互助组工作推广到全校。

所谓互助组就是每个教学班的倒数第一、第二、第三名学生都要由政教处给他们找一位任课老师或学校领导,师生组成互助组。教师教会学生超越自我、管理自我、学会学习,学生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组成互助组后,每个学期,互助组要向政教处交三份互助报告:期初、期中、期末各交一份。互助报告上要写清互助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互助教师帮助学生进步的具体措施;互助学生所在班班主任对学生变化的评价。互助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谈话,至少每星期交谈一次,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

1990年魏书生又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要给互助学生买10元钱的文具礼物,赠送给学生,由学校报销,让学生觉得老师在关心他,老师在感情上和他很亲近。魏书生认为,后进生读书几年,长期后进,他们显然不缺少批评,不缺少指责,经常得到的是冷落,很少得到赠与与奖励,这时,我们赠他一点纪念品,不是雪中送炭吗?魏书生带头实践,果然,这样的做法使许多学生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行为转变很快。

有一个叫张军的学生曾经被指定为魏书生的帮助对象。

张军同学初一时在六班,第二年班级调整,每个班倒数第一的学生都到魏书生班学习,在这七个班倒数第一的学生中,张军的成绩是最低的。魏书生了解到张军的具体情况后,先赠给他一个日记本,魏书生在日记本上写了这样一句话:“赠张军同学:坚定信心,多做实事,享受学习中的乐趣,你的班主任。”平时还引导他发现学习的乐趣,先品尝学会一个字、一个英语单词、一个公式的乐趣,然后将一堂课又一堂课的“陪坐时间”具体为一个字、一个单词的落实计划,施加一个快乐的意念:我是在享受超越自我的乐趣,我是在享受完成计划、做实事的乐趣。当快乐地做实事的时候,别的忧虑、烦恼、拖拉的情绪等都先往后靠靠,待做完实事再说。总用这样的心态引导自己,时间长了,快乐地做实事的脑细胞就兴奋起来了,逐渐就形成一个牢固的兴奋中心了,那忧虑、烦恼、懒散的脑细胞就逐渐淡化了。魏书生还请张军经常再现自己读书以来最辉煌的时间,鼓励他上进,培养他学习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魏书生引导张军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和一周学习计划,又指导他写了《奋斗10天,无悔无憾》的日记,让离月考还有10天时间的张军充满了超过倒数第二名李健同学的信心。张军同学后来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

互助组的建立,密切了师生的感情,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让后进学生对老师和学校充满了热爱。

二、让后进生写犯错误说明书

学生免不了要犯错误。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当然要想办法帮助他们纠正,魏书生常用的一种纠正方法是请学生写犯错误说明书。

这个方法是魏书生摸索出来的。刚教书的时候,魏书生让学生写过检讨书,他看到这些检讨书往往千篇一律:“我犯了一个大错误……,给别人,给集体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大错特错……请老师原谅……,今后一定下决心改正……决心做到以下几点:……”如此云云。他觉得这样写,浮皮潦草,不能触及学生内心深处,不容易找到纠正错误的有效方法,于是提出写犯错误心理活动说明书。

他要求学生在说明书中基本使用心理描写的表达方法,描绘出心理活动的三张照片,每张照片都有两种思想在争论。第一张照片,犯错误前,两种思想怎么争论;第二张照片,边犯错误,两种思想边怎样交战;第三张照片,犯错误之后,两种思想作何感想。

魏书生的班级上自习课是不允许说话的。但有位后转到班级的同学不习惯,遇到不懂的问题,总不由自主地询问左右隔壁,一出声就被班长发现了,班长走到他面前,也不说话,只是伸出五个指头示意,他一看便明白了,意思是500字的说明书,写吧:

“今天自习课,我做物理习题时,遇到一道难题,怎么也想不出来解法,便想:向同桌请教吧!这时好思想提醒我:不行,这个班自习课不说话,不让出声问问题。坏思想说:不要紧,老师不在,干部又没注意,小点声不就行了吗!好思想干着急也管不住坏毛病。”

“坏毛病果然指挥我张开嘴巴,悄悄打听同桌这道题怎么做。同桌开头不愿理我,好思想趁机说:停止吧!别问了!坏毛病不甘心,缠着同桌弄得人家不好意思,只好用笔给我写怎样解,我又看不懂,就又问。这时好思想说:算了吧,别问了,下课再说吧,再不停止老师来了,班长该注意咱了。可坏毛病正在劲头上,哪里停得住,说:不要紧,再问一问,问题就快弄清了。”

“正在这时,我的行为被班长发现了,他走过来,向我伸出5个手指头,好思想一看就明白了,这是让写500字的说明书,便说:看看,上课说话,干扰同学自习,你问的那位同学学习计划被打乱了,自己还受到了惩罚。坏毛病说:有什么办法,这次挨罚就挨罚吧,下次不再问就是了。”

写到这儿还不够500字,怎么办?便进一步分析了自己的坏毛病是在什么时候、怎样一个环境中形成的。

人的错误像隔年拨的草,拨得不彻底还会长出来,特别是自习说话这类小毛病,要好长时间才能治好。不长时间,这位同学又不由自主地在自习课上问别人英语题,被班长发现,五指一伸,又是500字。

写吧!这样写过几次之后,他的好思想便越来越强,坏毛病在灵魂深处的地盘越缩越小,直至后来被好思想控制住,改正了这一毛病。

后来,这位同学升了大学,来看魏书生,说:“老师,幸亏我总写说明书,不仅改正了自习爱说话的毛病,还提高了作文水平。”

魏书生告诉学生,写说明书一定要深入自己的内心深处,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发现两个不同的自我。写说明书不一定非要说自己有错误,如果为自己做的有理、做的正确,那就完全可以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找辩护律师,说明自己这样做的根据和对己对人的益处。

魏书生的办法确实很有效,通过写犯错误说明书,许多学生不仅提高了认识水平、改掉了坏习惯,还训练了语言和思维。

三、引导后进生写心理病历

有些学生的错误有较深的思想根源,病情较重反复较多。对这种情况,魏书生就采取多种方法配合“治疗”,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写心理病历。

心理病历包括五部分内容: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几个疗程。

多年来,魏书生尽量不让学生制订不能实现的目标,不让学生品尝自食其言的滋味。他认为,一个人自食其言,常常是自食其信心,自食其勇气,时间长了,他就会成为一个自卑感深重的人,对自己会失去信心。

有一个学生喜欢骂人,魏书生就让他写心理病历,为了让学生达到目标,避免自食其言,魏书生就分五个疗程治疗,从而让学生一步步达标。

第一个疗程:调动一切手段,使自己从现在起,坚持到天黑,一天不骂人。

第二个疗程:有了一天不骂人的基础,你就有能力达到三天不骂人。这个学生果然取得了前两个疗程的成功,三天没有骂人。

于是,魏书生又引导他确定第三疗程——一周不骂人的方法,成功之后,确定第四疗程——一个月不骂人的方法。最后,第五疗程,达到了一个学期不骂人。

这个学生品尝到了写心理病历的欢乐,品尝到了战胜自我的欢乐,品尝到了自我解放的欢乐,很快改掉了动辄骂人的坏毛病。

魏书生让学生写心理病历,有时是在个别学生犯错误之后,发现他心理上有问题,便引导他写。有时也面对全班同学在本年龄段的共同心理弱点让每个人都写。例如拖拉病,这是一些年龄段的许多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的,需要让每个人都写。又如“过早成熟症”,有不少同学自以为成熟,自以为现代,自以为潇洒,自以为深沉,实际还很片面、很幼稚,便听不进老一辈的劝告。这个病或多或少也存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中,让学生集体写心理病历之后,发病就会轻些。

再如“苛求朋友证”,许多中学生渴望交朋友,但对朋友二字理解得较狭隘,或哥们义气才够朋友,或形影不离才够朋友,或同仇敌忾才够朋友,朋友便只能求同,不能存异,朋友便不能和自己不合的人表示和谐,这样苛求朋友的结果是容易失去朋友,产生苦恼。一些苛求朋友的同学在魏书生的帮助下写了病历,进行治疗后,明白了朋友的广泛性,朋友的多样性,朋友的阶段性,朋友的独立性。感觉朋友多了,人生之路就开阔了。

学生犯了错误,写心理病历,有利于让他们跳出自我保护的小圈子,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冷静地选择改正自己错误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