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五一假期快来了,对于早先响应“就地过年”的很多人而言: 五一是否能回家、旅游,似乎也成了一个未知之数。 今年五一,还能回家旅游吗?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少有关部门都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要控制10人以下,对于50人以上活动要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相关的防控措施。 而旅游过程中,除了需要继续保持日常防控意识,更多避免扎堆,错峰出游,了解目的地最新疫情防控政策,避免去一些人流较多的场所,自觉遵守旅游目的地以及景区疫情防控制度。 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旅游更需要做好这4点! 要知道心脑血管病大多都具有突发性,特别是脑卒中、心梗等,在受到剧烈情绪刺激、过度惊吓、过度劳累、温度骤然变化等因素影响时,很容易导致疾病突然发作。 患者不仅可能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在抢救不及时的情况下,还可能突发猝死! 双节来临千万别激动,在出行时做好以下四点,或许能让你更舒心: 1、提前制定好出行计划 就如同上文中提到的一般,气温、劳累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心血管病的突然发作。带老人出行之前,应合理选择旅行的地点,避免长时间走路、爬山和劳累。 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当地的气温变化,特别是去往昼夜温差较大的城市前,应准备好充足、便于携带、舒适的衣物,以免气温波动影响血管健康。 2、药物准备不能少 心血管基础病有很多类型,比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患者应根据个人病情,准备好治疗疾病的药物、应急药品,这包括了常用到的他汀类、阿司匹林等。 另外,冠心病患者在出行前,除了要备好基本药物外,还应准备硝酸甘油,以备不时之需。 3、合理安排旅行时间 长时间坐车、步行、排队等,都会让老年人产生疲惫感,继而影响到心血管健康。 因此,在和老年人出行时,一定要综合考虑气温、体力和饮食等方面,根据老年人的体力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 另外,可以在路上走走停停,既能够欣赏美丽风景,也能让心脏有一个缓和与恢复的过程。在白天出行时,最好准备防晒产品,而夜晚出行时,则要注意增添衣物。 4、饮食问题 这里要重点强调“饮水”,心血管病患者每日应摄入充足的水分,如果在出汗、劳累的情况下未能及时补充,就会造成血黏度升高、心脏泵血负担加重。 无论是去哪里,都应准备充分的饮用水,并且需要避免过凉、过烫的水温刺激造成血管痉挛,温热的白开水就是最佳选择。 在吃饭时应注意三餐合理搭配,避免暴饮暴食、吃不干净、卫生不达标的食物。 如果在旅行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了心前区疼痛、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等症状,且在口含硝酸甘油、休息后也没有缓解,这很可能是心梗突然发作的信号。 此时千万不要拖着,尽早拨打求救电话、及时送医治疗很有必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