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重的人,身体会有四个变化,不要大意

 文炳春秋 2021-05-02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运动量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疲倦、乏力、腹胀、自汗、大便溏薄等症状。

现代医学称这种情况为亚健康状态,而中医将其称之为“湿气”。

现在常有人说自己湿气很重,湿气到底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湿气重呢?

如何判断自己湿气是否重

1.首先看精神状态

湿气重的人会表现为身体困重感,《黄帝内经》中对湿气重有一句很形象描述就是首如裹,就是好像有什么东西包裹在头上一样,而出现头部沉重的感觉。

其实湿气重不光表现为头部的沉重感,根据湿气停留的部位不同可以表现为全身各个部位的困重感,好像有什么东西裹着自己一样,精神不振,神疲思睡。

2.看身体出油情况

湿气重的人多表现为头发油腻,脸上出油较多,容易长痘痘,肥胖中医也认为多为痰湿所致,所以爱美的朋友首先要去除体内的湿气。

3.看大便的情况

湿气重的人大便多不成形,长期大便偏稀,且湿气重的人大便很黏,有的朋友会出现大便黏在马桶上冲不下去,这也是湿气重的表现。

4.看舌苔

正常人的舌苔为淡红舌,薄白苔,如果舌苔厚腻就提示湿气重,一般黄腻为湿热,白腻为寒湿,根据舌苔的厚薄程度可以判断体内湿气的轻重程度。

湿气是怎么产生的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有运化水湿的作用,而阳气由温煦、推动的作用,所以不论是脾气虚或者人体的阳气不足均可以出现湿气重的情况。

通俗一点来讲,就是由于人体的整体机能减退,新陈代谢减慢,体内的代谢的垃圾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所导致的。

湿气重怎么治疗

湿气重又可以分为寒湿和湿热两种情况。寒湿的具体治疗上主要以健脾利湿或者温阳利水为主,脾虚者,可以选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健脾的药物来调理。或者也可以选用赤小豆、薏米、山药、红枣、生姜等熬粥喝,也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另外,对于湿热体质的,治疗上主要以清热利湿为主,可以选用龙胆泻肝丸、四妙丸等来调理。

具体如何区分寒湿或者湿热,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根据四诊合参的结果来综合判断,自己不要擅自用药。

由于湿气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脾气虚或者阳气虚所导致的,而中医讲脾主肌肉四肢,所以通过多运动,锻炼四肢肌肉也可以起到健脾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湿气的生成。

另外,平时也要注意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尽量避免一些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物,以免增加脾胃的负担,加重人体湿气重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