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易系列谈之四

 野狐中医 2021-05-02

象数是易学的灵魂。

取类比象是易学的根本方法。

认识象,理解象,是我们进入易学大门的第一步。

中国的古代文化,无论是哲学领域,还是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象”的影子几乎无处不在。王夫之在《周易外传》里这样总结:“盈天下而皆象矣,《诗》之比兴,《书》之政事,《春秋》之名分,《礼》之仪,《乐》之律,莫非象也。”

从左到右,依次为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象”字的起源非常早,可以追溯到中华文明的蒙昧时期。甲骨文中,象的字形就是一头大象的样子。古人对大象的特征抓的是如此准确,以至于几千年后,大多数人看到甲骨文的“象”字时,仍能分辨出来。只是,令人疑惑的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人是如何见到大象的。其实,根据现代的考古发现,黄河流域出土了很多大象的骨骼,由此可见远古时期的的黄河流域,大象曾是司空见惯的动物,而绝非三国时期曹冲称象时,那般稀奇和罕见。

可以想见,作为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高大的形体一定给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因为大象是如此显眼,所以“象”字在本义之外,被引申用来指显而易见的现象、表象。“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周易·系辞上》)。这里的“象”字就做这种解释。

即使是生活相对简单得多的古人,他们依然也要面对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形象是事物可以为人类感官所能够感受和认知的一种属性。对于这种属性进行分析和归纳,是古人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例如,对于长着两只翅膀,能够在天空飞翔的动物,人们认为它们是一类,将其归纳为“飞禽”。《周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就是这种分析和归纳法的思想基础。对于同一类事物,由于存在着相似的“象”,人们就会称它们彼此“象”。于是,“象”字就由名词转化为动词,代表“相近”或“类似”的意思。

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

对同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进行提炼加工,人们头脑中就会形成一定的意识概念,这就是所谓的“意象”。“意象”来源于“物象”,是对“物象”的提炼和加工,是人类的主观创造。当这种意象借助图形或符号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时候,汉字和易卦就被创造了出来。这种图形或符号,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类型的“象”,被称为“象形字”和“易象”。

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你是哪一个?

从“象”字被创造到被赋予多层次意义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东方式的认知和思维模式——“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思维,遵循着具象—抽象—意象的路径而逐次展开。首先是对客观事物外在形象进行考察,这是具象的;接下来是取其特征,对其进行归类和总结,这是抽象的;最后,这种提炼加工后的特征,固化为表意的符号,成为一种意象的外部存在。

这种思维在强调“意境”的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创作中处处存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如果说陶渊明面对的外部环境是“物”的话,那么他的个人体验就是“意”。这种体验,他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清楚,于是便选择了一组极具特征性的“物象”——“东篱”、“南山”、“夕阳”、“归鸟”来表征。“夕阳”和“归鸟”是自然界中的客观的“物象”,由于和诗人归隐田园的行为“相类”,因此,在诗中就变成了一种主客观交融,表征诗人个人体验的“意象”了。我们吟诵着这首诗,体味着这些“意象”,如果有类似的人生体验,心有戚戚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可以想见,对于一个儿童,如果没有这些心理体验,这种感觉是不会产生的。

意,是个人的心理体验,当我们尝试将这种体验表达出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语言和文字是如此苍白和笨拙,我们只能通过“象”使意有所附著,得以显现。这正是《周易·系辞上》中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

文字是象,诗词是象,书画是象,易卦也是象,“盈天下而皆象矣”,象的影子无处不在。这些图形或符号系统,都是古人意象的外在显现。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周易·系辞下》)《周易》中的主要概念,如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等,都是富有象征性、寓意性的意象符号系统。在易学发展和传承中出现的各种图象模式,如太极图、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等,也都具有类似的功能和意义。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周易·系辞上传》)易学为我们构筑了一个以卦象为中心,涵盖宇宙万物的意象世界。易卦是上古文明传承下来的无字天书,而《周易》则是现存最早的有关易卦的经典,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与理解“象”的源头活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