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临床之补中益气治夜尿

 新用户30785771 2021-05-02

对于夜尿频这一症状,大多考虑肾气虚的问题,而以肾气丸来治疗。下面两则本人治验,虽主症不是夜尿频,但夜尿频这一症状确实凸显,从补中益气人手治疗他症,夜尿频也获得显效,兹介绍如下。

这位患者是七十七岁的老太太,中等偏瘦的身材,面色黄白,似有贫血貌。人院是因为一月前拔牙诱发后背疼痛,心慌。一月来疼痛症状频繁发作,持续时间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追问病史,后背疼痛间断发作已两年余,未系统检查明确有无冠心病。既往有高血压、反流性食管炎、甲状腺功能减低病史。人院根据患者病史及症状特点,考虑为冠心病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检查,患者及家属均拒绝,要求保守治疗,特别强调希望中药调治。

对于这样一个中医粉,自然得细细用心调治了。查房时患者一脸愁容,手捂着右半边脸,我还没问,患者就开口了:“大夫,你听我说,我这病就是因为一月前拔牙闹得,之前都挺好的,这一拔,不要紧,到现在还肿着呢,你看,没少吃消炎药。”边说边指着那右半边微肿的脸,“哎,拔了半天,那边大夫说还有点根留在里面,拔不出来了,吃点药就好了,到现在也没好,还老是犯心慌,这后背疼也勾起来了。

中医临床之补中益气治夜尿

我试着要打断她的哭诉,但是患者还是一个劲地说,虽然在一旁的老爷子也有点烦了,但还是拿她没办法。很显然是一个很有主见的老太太。患者神疲乏力,语声略低,反反复复说一件事,间断发作后背疼痛,闷沉感疼痛,伴有心慌,气短,常自汗出,口干不欲饮,头晕,牙痛,时有反酸,食欲缺乏,自从拔牙以后,饮食一直很少,每天就喝一点点稀粥,眠差,夜尿频,一整夜五六次,大便干稀不调,舌淡黯,苔薄白而少,面略滑,脉沉弱。

很显然目前是以虚为主,心脾方面虚证表现很明显。从患者一脸愁容,主诉繁多,考虑存在肝气郁滞;另外患者口干不欲饮,舌苔面偏滑,且既往有反流性食管炎病史,牙痛,头晕,考虑可能存在痰饮浊邪。虽然患者舌黯,存在血瘀表现,考虑那只是患者年老血运较慢,痼疾而已,与本次发病应该无关。再者即便要予活血,患者目前脾胃功能不佳,活血也应当暂缓一缓。于是予以健脾益气,疏肝化饮,降浊制酸入手。

方中变通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以山药代白术,健脾益气而不伤阴,茯神代茯苓已增强安神宁心之力,稍佐半夏化痰饮浊邪,蔓荆子清降痰饮浊邪以利头目,竹叶、钩藤一清一平,防肝气上犯,诸花用来化解肝郁,海螵蛸、生牡蛎以镇浊邪上逆。自以为组方很精细,药效应该不错。谁知药进四剂,似效非效,考虑可能病情较重,药尚未达到功效是时间的问题,于是再进三剂。药进一周,病情并无进退。

这种用心处方,药效却不佳,患者还是很信任的感觉,总有点不是滋味儿。

当时确实没有想明白是怎么回事,有点感觉功力已经耗尽,仓促之下粗粗改方,调整为苓桂术甘汤合外台茯苓饮加玫瑰花、代代花、豆蔻、蔓荆子、淡竹叶,药进两剂,似有起色,头晕减轻,于是增大剂量继续予以三剂。时值周末,嘱患者继续服用。谁知周一查房,患者满脸愁容,诉自周五晚上起服上药一小时后出现腹中肠鸣,进而腹泻三次,心慌气短加重。刚开始还以为是吃了什么脏东西导致的闹肚子,于是第二日仍坚持服用了上药,谁知还是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开始腹痛腹泻,一日四五次。于是停了药。到周一早上还是有点腹泻,查房之前已经两次了。

久病未好,还新增腹泻,这个真是让我很尴尬,但是患者还是很信任的要我再调处方,真是一个不错的老太太。于是我调整思路,忽然脑子闪过句话“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这个是《内经》里的话。我再次查看患者脸愁容,面无神采,上有牙痛,下有腹泻,详问一下患者腹泻时伴有灼热感,胃纳不佳,食后腹胀,眠差,夜尿五六次,整个一个中气不足,阴火四起,上炎故而牙痛,下流因而便频而灼热感。于是我调整为补中益气汤加减。

方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加黄柏泻阴火,蔓荆子降泻浊邪,玫瑰花、旋覆花疏肝解郁,考虑上三药皆降,予以加生麦芽升清阳兼能疏肝气,以防疏肝导致气下陷太过。

药进三剂,诸症豁然而解,腹泻早除,牙肿痛全消,心慌后背疼痛未发纳较前明显好转,食后腹胀已不明显,睡眠转佳,最令人意外的是服药两天后夜尿频居然完全没有了。患者甚是高兴。药已显效,继续予以上方十四剂,带药回家。

两周后,患者回病房复诊,言谈举止较入院是判若两人,心慌、背痛直未作,纳眠佳,夜尿无。患者喜好乒乓球运动,问能否逐渐恢复此项运动。我查患者舌转淡红,苔薄白,脉弦仍弱,建议还是静养一段时间,处方以补中益气汤十四剂善后。嘱药后可改丸药,以补中益气丸加桂附地黄丸常服。后来大约过了一个月左右,患者又来复诊,说是偶有心慌不适,睡眠饮食夜尿均未反复,一问因为两天前接连打了几天乒乓球。我仍处方以补中益气汤加补骨脂、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以补中健脾益肾,同时建议患者减少运动量,告知患者劳伤气血的道理。后来患者未再来复诊,我想可能真的割舍了那个乒乓球运动吧。

后来我分析整个过程,这个患者初诊处方虽从脾胃入手,兼用了治疗邪实诸药,但因为处方中药物升少降多,故而未见疗效。但是也并未进一步加重病情。次诊处方,孟浪地用了外台茯苓饮,因方中含有枳实,推荡之力较强,有泻元气之嫌,故而病情加重,还好迷途知返。三诊补中益气为主,虽有蔓荆子、玫瑰花、旋覆花之降,不仅量小,且用了生麦芽之升提辅助,故而获得显效。至于那个夜尿频的问题,我想刚开始就是一个共同的病机,那就是中气不足,“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并不是指大便,应该是大小便都会因为中气不足,而发生变化。这个中气得补,溲便复常,自然无夜尿了。

第二位患者也是一个七十七岁的老太太,主因“胸痛反复发作十余年,加重一周”入院。患者一月前曾于我科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心病诊断,并于右冠脉植入两枚支架治疗。术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等药物治疗,症状一度改善。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胸痛,持续时间长,四十分钟至一小时,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曲美他嗪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病史;有过脑梗死病史,无明显后遗症;二十年前曾行左侧甲状腺瘤切除术,术后两年开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规律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洽疗;五十年前因阑尾炎切除了阑尾;十年前有过脑外伤病史,自诉遗留有陈旧性脑出血灶。

入院查房见患者形体中等,面色暗黄无光泽,语声低微,神情焦虑复向大夫确认是不是支架又堵了。查舌淡黯,苔薄白略腻,脉弱,两寸尤甚。除胸痛不适外,尚有气短乏力,头晕腹胀,纳谷不香,口中略感黏腻不爽,睡眠不佳,需服地西泮方能入睡,多梦易醒,小便频而不畅,夜间更甚,夜尿三四次,大便尚可。中医查体发现下肢皮肤白,双下肢不肿,腹部底力较弱,无明显胸胁苦满,胃脘部有轻度抵触感。

此病人入院时间晚于上一病人,因此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从患者两寸脉弱,结合腹胀、食欲缺乏、面色黄暗无光泽等脾虚诸症来考虑,直接选用了补中益气汤。至于患者存在的焦虑,一直担心支架是不是又堵塞了,我想用补中益气升阳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因为从东垣立方之意,本就是补中升阳,助春木之气上浮,木生火,心主火,心在志为喜,心火得补,喜自上来,愁容自然消逝。分析患者胸痛病机,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来考虑,“心为阳中之太阳”,痒为阳郁于肤表,疮为阳郁于肌腠,至于痛嘛,我想哪痛大概哪的阳气被郁了,所以有“不通则痛”的说法。那个“不荣则痛”的观点我是不太赞成的,虽然有些疼痛,比如虚证,确实表面上看那个是不荣的,但只要他痛,那个不荣之中必然会存在郁在那里不通的阳气。你看那个小儿麻痹症的肌肉萎缩,可谓是不荣,但是他不痛,因为没有不通的阳气郁于那,所以不痛。

因此患者胸痛,我考虑有一股阳气被围困在胸中,寻找围困阳气的浊邪,从苔腻、口中黏腻考虑为饮邪所致,所以合用了吴茱萸温降浊饮。因为舌黯,且患者胸痛位置固定,考虑存在血瘀,但患者中气如此亏虚,活血恐伤阳气,因此只少用了降香取其辛香入络,降气祛络中血瘀。患者神疲乏力,舌苔薄,口淡无味,予以加用了生脉散益气滋阴,炮姜、益智仁温中醒脾。因患者小便不畅,一方面考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另一方面,患者腹部底力弱,两尺脉亦弱,且年高,考虑肾阳亦不足,加用石韦引经入下焦,九香虫咸温入肾温补下元。

药进三剂,患者胸痹未发,睡眠转佳,胃口转好,腹胀减轻,小便频明显好转,夜尿已除,舌转淡红,苔薄白,脉弱。因胃口转好,较前明显能吃了,带来了一个副反应,那就是血糖较前明显高了。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了,自然高兴,因此要求中药里加一点降糖药。曾读国医大师颜德馨的书,看到文中提到鸟不宿、地锦草两味药降血糖效果较佳,于是往医嘱库里一搜,药房还真有地锦草这药,于是便想尝试一番。因患者胸痹未作,且考虑患者消渴病史日久,结合舌脉,存在阴虚之机,所以去了的吴茱萸及九香虫。

谁知药进一剂,第二日晨查房,患者诉夜尿再次复发,夜尿三次,但别的症状未反复。刚开始考虑可能是患者之前服用的是颗粒剂,晚上服药时所用水少,现在服的是汤剂,整整200ml呢,而且是睡前半小时服用的,因此夜尿反复了。于是建议提前两小时服用,以观后效。三剂之后,症状依然,夜尿频频,余症尚可。

细思药物变化并不大,怎药效前后相差如此悬殊。再看患者舌转淡黯,苔面偏润,考虑阳气被伤,于是恍然大悟原来的锦草虽能降糖,毕竟是一个寒凉之药,患者脾肾阳气本就亏虚,方中虽有益智仁之温,终归难敌地锦草之寒。

药进四剂,症状明显改善,夜尿近日来偶有一次,腹胀除,纳眠佳,胸痛未发,舌转淡红,苔薄白,脉仍弱。患者要求出院,予以上方十四剂,带药回家休养。

本案,初起汲取案一教训,直接从“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抓住中气不足病机,予以补中升阳之法,结合痛则不通理论,以吴茱萸、降香涤除浊邪,同时考虑患者久病气阴耗伤,仿薛已《内科摘要》法中补中益气合用生脉散法,因肾亦虚弱,合用了温肾壮阳之九香虫,故而首诊取效甚捷。次诊,囿于地锦草降糖之说,寒凉之性不熟,以至邯郸学步,病情反复。最终醒悟,以补中益气、温脾益肾而收功。

中医临床之补中益气治夜尿

对于夜尿来说,两案均有中气不足之共同病机,符合《内经》“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的理论,故而能够取效。中气不足,上焦之气岂能足,上焦之气心也、一肺也。肺主治节,通调水道,肺气不足,上不能制约下,因此会出现尿频,所以治疗肺痿的那个甘草干姜汤可以治疗遗尿,那么补中益气汤可以治疗夜尿频自然也不足为怪。不过后案,显然还存在肾阳亏虚的病机在里面,所以二诊补中益气合生脉散、地锦草之法,反而症状反复。举一反三,如果后案,仅用温肾阳之法,我想夜尿也是难以控制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