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输液的七大危害 发热病人输液注意事项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5-02

一、输液的危害让你知道输液的误区

  不要随意调节输液速度

  “我们在输液室经常遇到为了赶着回家做饭或者接小孩放学的患者,觉得输液速度慢,自己动手调节的。有些患者为了加快速度,会要求护士把输液袋挂高一些,或者把小针头换成大针头。其实是很不安全的。”急诊科护士长说。

  “像我们医院输液的很多是老年人,本身身体素质较差,有时会有些心脏方面的问题,在输液时就要注意控制滴速。儿童和身体虚弱的人输液的速度也不能过快。一般成人40-60滴/分钟,儿童20-40滴/分钟。输液如果速度过快,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

  很多人以为调整输液的速度就可以了,其实调整输液的速度也是有讲究的,当然输液速度也不是越慢越好,有些药物在输液时反而要求快速滴入。抢救脱水严重或失血过多的休克病人应快速补液,通常每小时进入体内的液体达到几千毫升。眼科降眼压使用甘露醇,为了达到治疗效果,必须加快输液速度,滴速加快的同时会采用大针头。

  总而言之,在输液时如果想调整速度,应先询问医护人员,告知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他们会酌情调整。但大家不可随意调节滴速,以免影响治疗。如果出现心悸、心慌等不适反应,要及时按铃示意护士和医生,尽快采取措施缓解不良反应。

  皮试药物过了有效时间要重做

  有些药物容易引起过敏,需要做皮试,但皮试通过不意味着可以放心大胆的输液了。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有效时间,如果连续输液,需要严格控制时间,以免超过药物有效期。

  比如青霉素输液后24小时内有效,一旦超过24小时就要重新做过敏试验。也就意味着,如果一个病人连续两天挂青霉素的话,第一天9点挂上了,那么他第二天要在9点前赶到医院。

  输液切忌空腹

  输液时如果会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等不适,除所患疾病因素外,还可能是因空腹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郦永平表示,人在空腹状态下往往代谢活动较弱,此时输液易激活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

  空腹输液会导致恶心

  加上患者如果本身食欲差、体质差,就很容易造成头晕、恶心等症状,甚至引起低血糖反应,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出冷汗等。空腹输液还会诱发或加重药物不良反应,如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易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反应。

  郦永平主任强调,输液前一定要进食,儿童、高龄患者、体弱多病者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患者,尤其要注意不能空腹输液。如果没有进食,输液时要注意减慢滴液速度。

  有些药物会让你有痛感

  有时,输液过程中感觉靠近针头的血管有些疼,可能跟你挂的药水有关。有些药物如氯化钾,本身就会刺激血管,造成疼痛,而滴挂左氧氟沙星则可能会出现沿着血管走向有些红的现象。另外,药物的效果与个人的体质有很大关系,不同患者使用同种药物效果不尽相同,同一个患者连续输液时,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所以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输液。

  拔针后按压也有讲究

  我们在输液时偶尔会有这样的遭遇,输液的时候一切正常,等拔了针头没多久,针眼附近出现青紫。很多人觉得是护士的操作有问题,针没拔好。其实,是你按压方法不当。

  输液后该按哪儿?这还用问,肯定按针眼啊。相信大多数人都这么认为。但实际并非如此。在静脉输液穿刺时,表皮上的针眼和血管上的针眼不在同一点上,两者距离与进针角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有关,我们平常肉眼见到的只是表皮上的针眼。

  因此在拔针时,需将棉片与血管平行直压在血管上,使表皮针眼与血管针眼同时按压。按压的时间也有讲究,最佳时间为5分钟,不可在拔针后停止按压随意活动,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局部皮肤及皮下发生出血或瘀血。

二、输液的危害等于自杀是真的吗

  求证:吊瓶中加的药物越多副作用越大?

  最近网上盛传着这样一则消息:“强行将药物和水往血液中输入,要比口服药风险更大。临床发现吊瓶中加入的药物越多,其副作用就越大,而且微粒剧增。有些药物配合不当,进入血管可发生化学反应性沉淀,大量输液可能造成微粒把血管堵塞,危机人体生命。”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谈输液色变,也有网友质疑这种说法真实性。

  考证 患者:输液治感冒好得快

  “如果是患一般感冒发烧,我还是倾向于到离家最近的诊所看病。”一市民小梁说,由于平时工作太忙,一旦患感冒,严重影响工作,诊所医生都建议“吊瓶”输液来治病,这样好得快一些。

  10月18日,昌吉市某房产公司设计师马某最近感冒了,到药店买了几片感冒药,服用后不起作用,不得不选择到医院去挂吊瓶。他说,因为自己身体不太好,经常感冒,对普通药品产生“抗药”反应,已经对输液产生依赖性。

  而在某大医院,输液室里也人满为患,正在输液的病人小李告诉记者,现在正值秋冬换季,经常会有个咳嗽发热的情况,一般这种情况下,医生都推荐输液,而他自己也觉得输液会好得更快一点。

  诊所:为了获利

  经记者调查,在全国各类诊所,医生无一例外都喜欢给病人输液来治病。

  “给病人输液治病,主要是考虑经济效益!”新疆伊宁市一中医诊所的执业医师透露,治感冒一般就三种办法,首先吃点药品,其次是注射肌肉针,最后是输液。但吃几片西药和打肌肉针的方式,诊所只能挣几块钱,而输液就可以挣得更多,输一次液最少也是几十块钱。

  医师说,市面上的诊所除了治疗很少的疑难杂症外,维护日常开支都靠给周边市民治疗一些头疼感冒之类的小病,他们为了利益一般都选择会“小题大做”给病人输液。

  输液一般只针对细菌因素引起的感冒,对病毒性感冒没有用。任何药品对身体都有副作用,大量输液必然对肝、肾会造成伤害,还会让病人对输液产生依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对人体不健康。

  医院:减少抗生素对身体的影响

  针对目前医疗机构采用大量输液治感冒的现象,专家认为,吊瓶输液的液体主要含葡萄糖和盐,液体本身没有问题,也不会产生微粒,但过多的注入抗生素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专家说:“临床上并不是每个感冒发烧的人都需要输液。比如呼吸道感染,有一半以上可能都是因为病毒引起的。这时就不应该给患者输一些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只对细菌引发的感冒有用,对病毒性感冒起不到作用。而且即便是需要用抗生素。从治疗上看,一般提倡非药物疗法,像休息,加强营养,应用物理疗法退热等。如果不见好转,必须用药来治疗,首选是口服药,其次是肌注,最后才静脉点滴。”

  某医院副主任医师表示,输液是医学治疗的手段,作为一种介入式治疗,输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当于微型手术,但是输液本身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并无任何不妥,而过度输液导致的抗生素滥用才是输液最可能产生的危害。

  专家:抗生素用药过度

  早在2010年12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联组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表示,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过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这种过度用药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表示,目前临床上抗生素使用较多是输液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输液患者中很多都是因为各种感染,包括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以及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输液是抗生素给药的一种主要方式,尤其是一些呼吸道疾病,如细菌引发的感冒和肺炎等。目前抗生素使用不规范已经是公认的医疗问题,而一些没必要用抗生素或没必要输液的患者也开始输抗生素,这是输液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论

  “输液的危害等于自杀”,是假的。专家表示,对于网上所言的输液危害,甚至是将输液和自杀画上等号,无论是患者还是旁观者都应该理性对待,究竟要不要输液,更应该视病情而定,由具有专业知识的医生建议,不要自己判断,耽误病情。

三、输液对人体的七大危害

  1.发热反应

  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2.肺水肿

  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输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诱发肺水肿。

  3.静脉炎

  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4.空气栓塞

  原因在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只要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绀紫和缺氧,并可导致猝死。

  5.“恶性”药物不良反应

  打点滴也比口服药物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如果是口服,药物中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无法被身体吸收,但是打点滴时这些杂质却直接进入了血液,严重的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近来媒体频频出现患者因为使用了中药注射液而突然死亡,就是这个原因引起的,还曾有媒体曝光某医院在输液瓶中发现黑色絮状物。有医生表示“药物不良反应最终还是药物本身的原因,但是静脉滴注导致了这种不良反应的加剧,严重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欣弗”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让人触目惊心,挥之不去的痛。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当前有的村卫生所或医院为了骗钱,“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常严重。哪怕是牙痛、伤风感冒等小病,也要挂“吊瓶”。专家调查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不合理用药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

  6.肉芽肿危害

  最近,英国一名25天的新生儿因肠炎死亡,治疗后期曾输液数千毫升,在其肺病理切片中发现了肉芽肿,这是由于大量输液带来的不溶性微粒造成的。

  近几十年来,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直径在50微米以上的微粒,而恰恰是那些直径在2-50微米之间,肉眼看不见,会移动,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粒进入血管,导致了各种输液污染病。

  北京某医院在对“吊瓶”检查中发现,在1毫升20%甘露醇药液中,可查出粒径4-30微米的微粒598个。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霉素的药液中可检出粒径2-16微米的微粒542个。一毫升药液中含有这么多微粒,那500毫升药液中就会有20万个微粒。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微粒堵积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等。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

  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有一学者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塞堵。

  7.医源性感染

  在几种给药方式中,打点滴是最危险的。打点滴穿透皮肤屏障,直接把药液输入血液中,需要严格的无菌处理。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或者没有使用一次性针头,或者针刺部位的皮肤没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医疗环境中不能做到完全无菌,则会导致交叉感染。

四、发热病人输液应注意什么

  发热时,由于机体水分消耗量较大,葡萄糖、蛋白质分解增加,脂肪代谢及维生素消耗量亦增加,加之发热时不少小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功能紊乱,所以在发热明显或患儿体质较弱时,应采取静脉输液的方式给予抗炎药及补充机体所需营养。

  那么输液是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呢?其实虽然静脉输液、给药是目前临床非常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但若使用不当,亦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下面就将输液后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临床最常见的输液反应是发热。可由液体、输液用具被污染,药物不纯,药物间有配伍禁忌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输液过程中患儿突然出现寒战、颤抖,并迅速转为高热(40℃以上),严重者甚至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紫,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虚脱等。此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查明反应原因,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通常可予苯巴比妥钠、异丙嗪及肾上腺素或皮质激素等以镇静、抗过敏。高热者还需予解热药降温处理。虚脱者则可针刺人中、十宣穴。出现上述反应时,处理贵在及时,所以在孩子接受输液治疗时,医护人员及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病情,了解患儿有无不适感觉,以及时发现问题。

  此外,输液过程中,还可出现过敏反应及血栓性静脉炎等。过敏反应的主要表现是突然出现呼吸窘迫、胸闷、皮肤麻痒、荨麻疹等,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征象。血栓性静脉炎多因长期同一部位静脉输注刺激静脉血管内膜的药物而引起。表现为局部血管疼痛不适等。

  总之,虽然静脉输液给药不失为小儿发热时治疗的积极手段之一,但若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所以是否需要输液,怎样选择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旦出现不适反应,亦应立即反映给医护人员,以保证患儿得到及时、妥当的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