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 亲 戚 || 文/王治明

 作家平台 2021-05-03


走 亲 戚
文/王治明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已到中年。往事历历在目,回想起来,最不能忘记的事就是小时候走亲戚。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风俗不一样,走亲戚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我的老家八十年代初,每年春节前,父母就精心计划,安排我们兄弟几个走亲戚。正月大多数时间,家人们不是在走亲戚的路上,就是呆在家招呼来走亲戚的亲戚。要是亲戚多或遇上下雪天气,有时二月二过了还在走亲戚。
说是走亲戚,其实还包括长辈们外村算得上关系好的朋友和村上的所有户数在内,均在亲戚之列。
走亲戚一般从正月初一开始拉开序幕。晚辈们早早起来洗刷后,手里拿着香烟和酒壶,先给自家和亲房邻居们的长辈装烟磕头敬酒。然后准备礼当,走村上的师父、先生、木匠和有威望的老者。初二起就走外村的主要亲戚,如姥爷、舅舅、姑姨们等,其他的亲戚也按亲近程度以此顺延。
那时候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走亲戚全靠两条腿。人们生活也不富裕,走亲戚的礼物一般是一小把挂面或一个圆盘蒸馍。遇上实在不得过的亲戚,才是一瓶罐头,一斤白糖,或是一瓶资阳或沱牌三曲酒,可谓礼轻人意重。再轻的礼物亲戚们也不在乎,照样很亲热。临走时亲戚们都要给我们兜里装点糖果之类的东西,或发上几毛钱的盘缠,虽然我们假意推让,但那正是心中所盼。
走外村的亲戚,出发前父亲都要把亲戚名单写在一张纸上,用一个挎包或背篼按亲戚居住路线摆好顺序,以防亲戚多了把礼当弄错。每次都在父母的叮嘱声中,约上村伴小心翼翼负重前行。遇上亲戚们村上办灯或耍社火,偶尔还要住上几天看热闹。
走村上的亲戚也要一户不落。东家进,西家出。走上几天后,大人们还要盘点,看谁家还没来,谁家还没去。有时也难免会怪乎一句:“他们都没来,我们先缓点”等等。
走亲戚回来后大人们都要问问情况。诸如长辈们身体好不好,谁家吃的饭,亲戚热情不热情,挣了多少盘缠之类的话题。同时还要安排第二天的行程。
就这样我们怀着满腔的热情出发又出发,客厅桌上的礼品薄了又厚,厚了又薄。一把挂面承载着亲情友爱,不知走了多少路径,有时又转回到自己家中。看似有点破旧,但那是亲戚间礼仪、朴实、真情的象征。虽然生活艰苦,但传统习俗还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现在,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农村道路全部硬化,村上私家车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手机,给走亲戚带来了很多方便。每逢春节,亲朋好友间虽然利用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等方式相互送上节日祝福,但见面次数少了,加之多年没有走动,亲戚间觉着像缺了点什么,那份抹不去的记忆总是在心中游荡……
友情真挚,亲情永远。亲戚两字应是永不过时的称谓!愿亲戚们在步入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接续乡村振兴,用勤劳双手编织属于自己的梦想,为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铸就强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王治明。网名:品味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