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校之道(7)|国家课程校本化“三部曲”——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语文学科教改策略(二)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1-05-03

教学方式的变革


【孙双金】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授,学生倾听接受。这种我讲你听的学习方式,学生永远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中。怎么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学习方式变革的最终目的。我们学校鼓励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变革。在这样的教学改革氛围中,教师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焕发,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学态势。

例如,我们的语文特级教师朱萍,创立了自己的“拓展式”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的主要理念是巧妙地从教材内容出发,激发学生自主地拓展开去,进行相关主题的海量读写活动。例如,朱老师在教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内容时,是这样做的:首先,大胆重组教材内容,用一个主问题——“战争与和平”串起整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纷纷自我确立了一个个小主题进行主动阅读与小论文写作的探索。如“战争中的儿童”、“战争与经济发展”、“战争与城市建设”等。课堂上,一个个小小的学生学习团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颇有见地。其次,朱老师又由此激发孩子大量阅读关于二战的各类书籍:绘本《铁丝网上的小花》《心灵的花园》,长篇小说《弹子袋》《数星星》《汉娜的手提箱》等。并且在课堂上,仍然由小组学习团队的方式汇报、展示阅读收获。孩子们合作,制作了相关的PPT,有的甚至还链接了相关的电影片段,带领全班一起欣赏、讨论电影语言艺术与小说语言艺术的区别。可以说,孩子在这样的语文学习方式中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干!

【陶继新】朱老师是一个很有智慧的老师,她相信她的学生,开启了学生的自主自动能力的大门;同时,她又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教学,不能是教师第一,而应当把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学习有一个共性规律,从斯霞、钱梦龙、魏书生,到孙维刚、顾泠沅……从洋思经验、杜郎口经验、乐陵实验小学,到即墨二十八中、东庐经验……都昭示出一个道理:学,永远大于教。学生本来就是学习的主人,可是,有的时候,一些教师将其视作学习的奴隶了。身为奴隶的时候,不但不会有创造性,潜能开发不出来,而且还会有被压迫感、恐慌感,非但潜能开发不出来,就是一般的学习效率也不可能高。朱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她不是自己在唱独角戏,而是让全体学生在唱一台大戏,而她,只是一个导演。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快乐学习中,享受到了生命成长的快乐。

同时,朱老师还明白一个事理,那就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现在我们常常说,单打独斗闯天下的时代已经慢慢远去了,合作共赢已经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要有更多人合作起来,才能成功。当今国际上的一些大企业意识到“红海战略”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从而改变战略,转向“蓝海”。其实不仅仅企业与企业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心灵世界的富有不会导致另一个人精神财富的减少,相反,彼此之间的合作,则会让双方的精神财富都会增加。

【孙双金】再举一个朱老师的教学例子。还是六年级下学期的内容。教材单元中有《三打白骨精》《螳螂捕蝉》。朱老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之后,巧妙地引入文言文的读写活动,并与教材的学习紧密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比较《三打白骨精》改写后的白话文与原著中的文言文,学生对比后更加欣赏原著中有节奏、有想象力的文言文。朱老师没有就此停下,而是引导学生进行了《西游记》原著的阅读与欣赏,并且鼓励孩子选择原著中自己喜欢的片段,尝试改写。一时间,班级充满了浓浓的经典文字玩味与写作的氛围。接下来,孩子们在朱老师的引导之后,自主比较阅读白话文《螳螂捕蝉》与《说苑》中的原文。他们惊奇地发现《螳螂捕蝉》这篇白话文改写得就比较成功,注意了故事中细节的交待与补充,情节改写引人入胜。更令人欣慰的是,孩子在此基础之上,能够自发阅读一系列的小古文,并且在班级自主学习活动中,争相进行积累与改写、交流活动。其间,孩子们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敏锐的语感得以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大大发展。同时,他们对自我信心的建立,对小小学习团队的感情,对集体学习探索的热情都让人欣喜!

【陶继新】从朱老师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习并不困难,关键是如何将他们引进这个学习的正路上。首先,要有兴趣,有了兴趣,学习起来才能出现乐此不疲的景观,才有可能进入到更深层次的探索中去。其次,要有智慧。朱老师的拓展式教学,并没有让学生感到学习容量增加后的困窘,而是有了新的探求欲望,而且在这种探求中,获取了很大的收获。有了收获,会在学生心里生成一种自信的能量。有了这种自信,又会反过来让学习进入到新的境界之中。这种循环往复,就会让学生感到,学习不但不是枯燥的事情,而且还是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您的“情智教学”的一种体现吧!

-全文完-



原载于《名校之道——陶继新对话名校长(7)》,陶继新 著;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年10月第1版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微信号 : taojixin6789

网站:www.taojixin.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