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工读书征文 ‖ 燃烧的红烛(宗志霞)

 大河文学 2021-05-03

职工读书征文

燃烧的红烛

宗志霞

在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里有一首诗歌《红烛》,构思精巧,想象奇新,语言形象生动。表达的是一种希冀、光明和追求光明的不屈精神。诗中“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表明了作者为了真理而献身的生活态度。这首诗的作者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诗人、民主革命战士闻一多先生。
我最早认识闻一多先生,是中学时候学过的一篇课文《最后一次讲演》。原文中有多处“鼓掌”“热烈鼓掌”字样,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最后一句:“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鼓掌)”。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1946年7月15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在讲演中闻先生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也高度颂扬了李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当天下午,他主持《民主周刊》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散会后,闻一多先生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枪杀于家门口,为建立新中国洒尽了最后一滴血,时年不满48周岁。而在此之前,特务们曾先后给闻一多先生寄来了两颗子弹,并且声明“如果不听我的话,我就在那个时候结束你的性命!”闻一多淡淡一笑,便把信和子弹扔进了纸篓。那一刻,闻先生就已经把生命置之度外了。
今天再读原文,依然热血沸腾。虽然我无法看到闻一多先生精彩的演讲,但从课文中,我仿佛看见闻一多先生演讲的情景,那激昂澎湃的气势,那视死如归的精神,那横眉怒目的英雄气概,一次次激荡着我的心灵。心中涌动的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比痛恨,对闻一多先生的崇高敬意。同时也感受到语言、演讲的魅力。
近日,通过阅读中国作家、散文家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我对闻一多先生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闻一多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迁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开始“万里长征”。一路跋山涉水,采集民谣、民歌,创造出许多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风景画。抗战八年中,他把胡子留了下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表示抗战到底的决心。闻先生在治学方面,专心认真,不被外界影响,整天把自己关在楼上的图书室不下楼。被一位教授戏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在西南联大,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学生们能抽烟的也点着了烟,上闻先生的课学生可以抽烟的。闻先生的笔记字是正楷,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
闻先生给学生讲授古代神话,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闻先生却能让人感到一种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怪不得闻一多先生授课,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由于离学校很远,学生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学生们却说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闻先生讲唐诗,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只有闻一多先生能做到。无怪乎被汪曾祺称为:闻先生讲唐诗世无第二人。
通过汪曾祺先生的描述,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博学多才,热爱祖国。治学专注严谨,对学生又亲切随和。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1949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这样说道:“我们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个人民主主义者的人们,在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了起来。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在纪录片《先生》中对先生的称谓有这样的解释:“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卷隽永,一份崇敬,一种精神。他们熟悉的背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闻一多为先生当之无愧!

虽然闻一多先生已经离开我们75年,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永远值得我们后来人学习、铭记。他就像一支《红烛》不惜牺牲,无私奉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宗志霞,河南济煤能源集团公司政工部就职。济源作协会员。热爱生活,喜欢把生活中的美好幻化成文字温暖心灵。

关注济源文学     关注职工读书征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