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管理好情绪

 和善书屋 2021-05-03


图片

三宽家长学校  高宝月老师

初中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感受似潮起潮落,理解孩子,走进孩子,引导孩子,接纳孩子,才能与孩子共同走过这段跌宕起伏的日子。

在幼儿期、青春期或者成年期,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大脑的发育是不均衡的。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特点是不理智、情绪不易受控、情绪充沛、易冲动,这与青春期人类大脑发育的特征相吻合。

大脑的“前额叶”是综合管理的中枢,担负着情绪管理、行为控制以及计划的责任,扮演着“总司令”的角色。然而,“前额叶”发育成熟的时间在20岁左右,也就是说,在孩子青春期期间,这名“总司令”还没做好大展拳脚的准备。

大脑的各个部位并非同步发育,在“前额叶”没有发育成熟之前,负责情绪和情感的“边缘系统”已经率先发育成熟。这种不同步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的情感逐渐丰富起来,但这种情感难于管理,不受控制。

图片

为了观察青春期孩子大脑的运动情况,美国斯坦福大学曾经做过一个“橱窗实验”。观察者将幼儿、青少年以及成年人当做展示模特安置在橱窗里,观察在行人经过橱窗时模特的生理反应,以此确定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被围观时的焦虑水平。观察结果显示,幼儿和成年人比青少年更淡定,这个结果验证了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时再看青春期孩子的敏感和焦虑,其实不过是生理发育的正常反应,再寻常不过了。

在青春期,由于成长激素、甲状腺素、性激素等作用,身体发育进入加速期。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对身体上的变化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不适应,比如身高迅速增长,出现体毛,胸口胀痛等。随之而来的还有心理上的好奇、恐慌与情绪波动。

处理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波动,有些方法既算不上正确,也谈不上有效,甚至是错误的,比如:

第一,家长强行压抑孩子的情绪

  • “别哭了”

  • “这么点的小事至于吗”

  • “别想那么多”

  • “你就想学习就可以了”


第二,家长自身焦灼、茫然

  • “你以前那么乖”

  • “我的孩子怎么变了”

  • “你上次犯了一个错”

  • “我说了,你为什么不改”


第三,家长与孩子消极对抗

  • “看我怎么收拾你”

  • “今天你别吃饭了”

  • “你就得听我的”

  • “再这样说话就惩罚你”


第四,家长误导了孩子

  • “不用太在乎友谊”
  • “不用在乎别人想法”
  • “只跟学霸交朋友”
  • “学习以外不重要”

如何帮助孩子管理好情绪

1. 管理叛逆、愤怒的情绪

叛逆原因:寻求关注、争取权利、自暴自弃、以牙还牙

如何引导:

  • 给孩子台阶下,不要硬碰硬

  • 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赋能

  • 先抓重要问题,坚持教育底限

  • 安排专门时间,进行亲子沟通

  • 优雅沟通,好好说话


图片

2. 焦虑、自卑的情绪

焦虑原因:青春期焦虑、成绩焦虑、关系焦虑、考试焦虑、外貌焦虑等

如何引导:

  • 无条件的爱孩子,尊重孩子的情绪

  • 树立自信,发现自我

  • 多参与兴趣特长活动、体育运动、家务劳动、志愿服务等

  • 家长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度唠叨和施压

  • 引导孩子尊重自己的感受,也尊重他人的感受


图片

3. 嫉妒的情绪

嫉妒原因:同一领域的竞争与优越感的打破

如何引导:

  • 分清楚是对自己“失望”还是对他人“羡慕”

  •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建立自信

  • 不要因为嫉妒而攻击他人、排挤他人

  • 看到自己的成长


图片

引导孩子情绪时,家长要注意什么

  • 家长接纳孩子的反复无常

  • 教导孩子接纳自己的变化

  • 描述孩子的反应,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

  • 学会共情和同理

  • 引导孩子表达情绪

  • 建立亲子空间

  • 表达亲子之爱

  • 建立沟通渠道

  • 创造正向情绪

  • 接纳世代差异

  • 维持父母威信



表达情绪:


外向:说、哭、喊、动、打、撕、玩
内向:写、画、抱、听、看、吃、静
原则:不伤财、不伤身

思考:


1. 您的孩子在初中有哪些情绪困扰?
2. 您是如何引导孩子对情绪进行管理和疏导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