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Q1:如何进行抗菌药物级别的合理选择与疗效权衡?

 阳光心态学习好 2021-05-05

胡永芳主任药师:

从2008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办医【2008】48号下发以来,我们就对抗菌药物开始了非常严格的分级管理。

根据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我们将抗菌药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

  • 对于药物的使用,对于不同职级的医生也进行了限定:住院医师有非限制使用级药物的权限;主治医师有非限制级和限制使用级药物的权限;只有高级职称医师才有特殊使用级药物的权限。

  • 在药物的适应证方面: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可用于轻度、局部感染;特殊使用级抗菌药可用于治疗严重感染,以及免疫功能低下合并的感染。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主要是从安全、有效、经济和细菌耐药影响方面来界定的,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①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例如两性霉素B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

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广,经常或过度使用会使病原菌过快产生耐药。

③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

④新上市的、在适应证、疗效或安全性方面尚需进一步考证的、价格昂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明确规定:

①特殊级使用及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

②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④对于感染病情严重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感染,或者已有证据表明病原菌只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可以考虑越级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⑤使用时间限定在24小时之内,其后需要补办办手续,并由具有处方权限的医师完善处方手续。

以下是常用的特殊使用级药物:

药物品种通用名
头孢菌素类头孢吡肟
糖肽类万古霉素
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
碳青霉烯类罗培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甘氨酰环素类替加环素
抗真菌药

伊曲康唑(注射剂

伏立康唑(注射剂)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在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掌握2RDM,也就是优化抗菌药物治疗的方案。即:

Right patient(有指征的患者)

Right antibiotic(合适的抗菌药物)

Dose(适当而足够剂量和给药次数)

Duration(合适疗程)

Maximal outcome(最大疗效)

Minimal resistance(最低耐药)

也就是说,只有有指征、感染的患者才可选择抗菌药物,还要对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层:高还是低危,重症还是非重症。然后根据患者的病原学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且采用适当而足够的剂量、给药频率。我们要尽可能依据药物的PK/PD来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案。在用药方案确定后,治疗疗程也要适当,不能过长或过短。此外,我们的治疗目的是达到最大的疗效,同时最大程度降低细菌耐药风险。

本文指导专家: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胡永芳主任药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