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晓霞| 走在教育的朝圣路上

 凌哥英语 2021-05-06

走在教育的朝圣路上

桐乡市濮院茅盾实验小学  沈晓霞

早上一路洒满阳光,柔和的风带来几声鸟的歌唱,乡村的道路十分干净,扑面而来油菜花和嫩草的清香。这样的早晨惹人喜欢,心情也很舒畅。

迎面走来几位六七十岁的阿婆,步履矫健,身体硬朗,她们很放松的交谈着,肩上扛着一个布袋,但似乎并不重。车上唱着那首“如果没有太阳,明天世界会怎样”。和车上的他开玩笑的说:像阿婆这代人比我们幸福多了。

前面又有三三两两的阿婆,骑着三轮车,有说有笑的从我们面前经过,后面的公交车站台上,也站着一群他们这一代的人,今天是要参加什么集会吗?车上的他估摸着说:这次的集会范围有点大,因为几乎每条路上都有他们的身影。我不禁感叹;他们的消息来源真够广的。像他们这代人,没有手机,或许电话也不会打,对于外界的变化他们也不会太关注,但一有这种祈福,吃斋念佛的活动,他们肯定是最活跃的。他们这代人,劳碌了一辈子,唯一的寄托和希望就是希望子孙后代平平安安。他们用这样的方式传递着他们这代人的爱。

反过来想一想,我们这代人,拿什么样的爱去传给下一代呢?是丰盛的零食,奢侈的玩具,漂亮的衣服还是惊喜的礼物?他们得到的都是物质上的拥有或者富有,而精神......

想到小时候:爸妈忙碌到很晚,带着一身疲惫,我为他们做顿饭,那是我最骄傲的时刻,妈妈吃着咸菜而往我碗里夹肉的时刻是我最感恩的时刻,妈妈常年穿着那条洗的发白的外套,而给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时刻,是我发誓要努力的时刻。

而现在,似乎要我们的孩子自发地为我们做顿饭,洗洗衣服,那是很奢侈的,除非是学校布置劳动教育的内容,作为实践作业孩子才会去做,而这样偶尔的一次又能起到多大的效果呢?不需要做家务,穿不完的新衣服,用不完的新玩具,想吃什么就能get,想玩哪里都可以reach,但现在的孩子幸福吗?

是什么让他们缺失了体验幸福的感官,又是什么剥夺了他们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除了社会体制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信息化发展,还有家庭和学校的教养方式。

我们给下一代灌输了太多知识和学业的食粮,让他们缺失了“劳动”的能力,独立的能力。我们将太多的物质给予了他们,忘记了如何教他们去爱自己,爱他人。而我们自己这一代的父母,他们教我们了吗?教了,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是让我们静静的去体验和感受的吧。

朝圣的路上,阿婆们继续三三两两的前行,坐在车里缓缓前行的我,在思考:如何纯粹的去爱孩子,有艺术的去教孩子,犹如这帮阿婆般,向着光,向这暖,向着朝圣这条圣洁之路,快乐前行。

我们穷极一生追求的幸福,从来不是在过去或者是将来,而是在当下这一刻的眼中景,碗中餐,身边人和琐碎事...... 

心境空明,无时不欢喜;心有慈悲,温暖便常在。教育之路,亦是一条朝圣之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