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28卷,汉纪二十 汉元帝 初元二年(甲戌,公元前四七年) 【原文】
【译文】
【解析】昨天内容,萧望之、周堪联合刘更生、金敞算是把史高给架空了,让其只能作为一个样子货。 史高自然是不愿意的,想要破局还是要从汉元帝身边入手。 于是乎,上面这段材料就是,史高的主要政治盟友宦官石显登场。 关于这一点有两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史高选择和一个宦官联手,或者说宦官为什么能够参与到萧望之与史高的矛盾中? 这个还是要和宦官的属性来说起。 宦官属于身体残缺之人,注定没有自己的后代。 按照生物学或者说基因遗传的角度来说,生物的主要目的就是活下去和传播自己的基因。 而当无法传播基因的时候,活下去就成为优先级最高。 加上会做宦官的基本上都是家里穷的要死、没什么势力的人。 这种人成为宦官之后,为了活命就必须依附权力,而皇帝或者说皇室中的权力最高的几个就是首选。 另外,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代偿”的机制,即在某方面有欠缺,会在另外一方面寻找补偿,来弥补这个缺陷。(可能专业名词不对,意思差不多) 比如,宦官身体残缺,于是对权力、钱财就极其贪婪,希望通过这种这种控制感、占有欲的填补内心的空缺。 最关键的,宦官所依附的皇帝,其本身就处于权力中心,这就为宦官搞事情、窃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此外,宦官属于皇帝身边极其亲密之人,对皇帝了若指掌,而且皇帝因为他们没有后代,极度依附自己,对其信任度更是极高。 综合起来,宦官对于皇帝而言属于没有威胁、可以高度信任的一个可用群体。 而宦官对于皇帝之外的大臣而言,因为他的属性在这里,能够获得情报,关键时候还能作为帮衬,因此成为争相拉拢的对象。 对于传统士大夫而言,宦官属于身体残缺之人,而且还是侍奉人的干活,对其难免有所鄙夷。 因此,萧望之、周堪并不一定会接纳石显这些宦官,但是对于史高而言,石显这些宦官并没有什么可憎的地方,反而可以用。 第二,皇宫中的宦官这么多,为什么是石显? 存在必有因,为什么是石显自然有其道理。 上面的材料也给了解释:
往上捯饬可以追溯到汉宣帝时期,那个时候石显就长期在中枢做事,对于制度、机构运转、权力结构、条陈法规这些东西都很明白。 这个就相当于在有个员工某个单位历练了多年,各个方面都很懂,上手就能干。 我就问你,如果你是领导,你会不会用他? 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情况领导用人的确不看才能。 如果再加上这两条呢?
这两句就直指用人者内心关于用人最关键的两点。 其一,用这个人是否会威胁到自己。石显是宦官,又没有派系,孤零零一个人依附自己,不怕他结党营私造自己反。 其二,石显这个人办事深得我心,每件事都办到了我心里,甚至我不说他都给办的好好的。这样的下属太省心、太舒心。 因此,两点结合起来,如此这般的石显,干嘛不用?干嘛不重用? 最关键的是,汉元帝身体又不好,他需要有一个人来代行自己的权力。 外戚不行,因为有吕氏、霍氏前车之鉴。 大臣不行,霍光废立殷鉴不远。 宗室更不行,汉朝造反的王爷更是多如牛毛。 所以,宦官石显就成为了绝佳人选。
再从石显的角度看史高与萧望之之争,这个就很复杂了,可能三言两语还说不完。 石显代行皇帝部分权利,作为传统的士大夫萧望之等人是绝对不想看到的。 因此萧望之等人势必会和石显爆发矛盾,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这给石显和史高合流提供了契机。 另外一方面,外戚史高本身就是依附皇室存在,在身份属性上和宦官石显有一些类似的地方。 而人际关系中,如果两人有同样标签、属性,那么这两人大概率走到一起。 最后,之前说的宦官因为身体缺陷,要找心理补偿,少不得从权力、财物入手。 而权力上,萧望之等人又占据上风,石显想要行使权力,亦或者说揽权,势必要和萧望之等人干起来。 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石显和史高合流,以及石显参与到史高与萧望之之间的斗争,甚至于石显攻歼萧望之是必然的结果。 材料最后还有这么一句:亦与车骑将军高为表里,议论常独持故事,不从望之等。 简单说,石显与史高合流,互为表里引为奥援,在具体政务操作上,两人坚持维持旧制,对萧望之等人提出来的予以否定。 看着一句,不能说敌人赞同得我就反对,那这就变成了为了反对而反对。 这里,石显、史高之所以要这么做,无非是三个可能。 其一,萧望之提出的改进或者说东西,在改变制度,从根本上要断了石显、史高的权力基础,彻底降低排除在外。这东西就是在刨石显、史高的根,如果不反对,倒霉的是自己。 其二,绝大多数的改革、改变都是对现有分配模式的调整。石显、史高、萧望之其实都算是旧有制度之下的既得利益者。对于萧望之来说,他提出来的东西,必定有利自己。 但对于石显,史高来说那就未必了,在没有一个多方都得利的前提下,维持现状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利! 其三,石显代汉元帝行事部分权力,史高又是领尚书事,后者更为萧望之的上级领导。权力的关键在于最终拍板。而石显、史高想要体现出权力或者说最终决策权在手,那就只有拍板反对。 【启发】上面这段材料能看出来的东西很多,主要还是集中在石显身上。 毕竟在古代皇宫那个极度内卷的环境,能够脱颖而出的必定是有顶尖智慧、心思极其缜密之人。 而石显可以说是一个逆袭的典范,所以看一看他,就知道自己生活工作中可以从哪些方面切入提升。 当然,这里不是让你去一刀切。 至于其他,大家可以充分发散思维。 以后的内容更多关注在内容解读,而启发我将尽可能留白,给大家自己思考的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