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告】办共生共美的好教育|向 勇

 乐乡树人 2021-05-07


办共生共美的好教育

向 勇

中心学校,是市教育局党组领导下的乡镇教育管理机构,既抓教育管理,又抓教育服务;既抓教育政策的落实,更要发挥协调乡镇党委政府保障支持学校发展的重要职能。

无论是教育发展的新需求,还是教育体制的新变化,中心学校这一角色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机制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新理念下的生本教育改革,新需求下的教育规范化管理……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在策略和行动上,我们力争做到“稳、顺、好、优”。
,表现在工作稳妥不懈怠、安全稳固不出事、教师稳定不违纪、家长稳住不投诉。,表现在上下同心、左右同行、内外同想。向上联通统一到上级主管部门行动要求上来苦干实干;向下打通步调一致,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携手奋进;横向沟通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汇聚教育发展新动能。,表现在生态好(环境)、状态好(精气神)、形态好(硬件条件)、样态好(教育教学)、质态好(好教师,好学生)、群态好(家长、社会尊师重教)。,表现在工作有特点,真正按规律教育;学校有特色,把个人追求、家庭责任、国家期盼高度统一起来,教育的作用不仅停留在改变命运上,而是在实现理想上。我们通过每日工作签到,每周工作例会,每月校长会,每期考核量化考评,固化工作程序,采用“工作清单明任务,工作要求强职责,工作过程写评价,工作结果写建议”四步工作法,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培植团结、和谐、能战的工作团队,让每个人都找到归宿感、体现成就感。
围绕创办“最美洈水教育”的总目标,稳步推进以发展大镇、质量强镇、课改重镇、特色亮镇、文化名镇为内涵的“五镇名片”,践行守望教育初心,担当育人使命的重任。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以服务思维图善治
服务才能服众。服务全镇师生是新时代中心学校的首要责任,我们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题导向,走稳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涵养提升,让教师有位
我们充分发挥60后的余热,凝聚70后的力量,推动80后的发展,引领90后的成长。针对洈水镇现状,寻找实现乡镇“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寻求推进生本课堂改革的新方法,寻觅乡镇教育破局突围的新策略,实施“四个共生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际共享,与名校共成长。深化“三双工程”“青蓝工程”,组织青年教师、青年干部到实中、实小跟岗学习,沉浸式学习体验,系好青年教师教育生涯第一颗扣子。事实证明在名校跟岗培训是教师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
经验共享,与名师共生长。与省市“名师工作室”建立了常态的培训机制。转变教育理念--我要生长,请进来;分享专业话语--我在生长,走出去;聆听窗外声音--我再生长,储能量。实现从“借力”到“蓄力”的转化。

课堂共享,与课改共生长。围绕“同课异构”的展示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新进教师的汇报课,重点内容的讨论课,通过读书交流平台,网络学习平台,学校微信平台进行新理念的再学习,生本课堂的再实践,精彩课堂的再分享,让课堂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去年11月市教科中心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科学教研员走进高山小学课堂,走上讲台,亲自上“下水课”示范。他们用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设计、娴熟的教学技巧、灵动的课堂氛围、出色的教学效果,让全镇青年教师在“家门口”接受了一次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别有意义的培训。示范课结束后,教研员分学科与老师们开展了评课议课和学科交流活动。为教师“站上讲台,成为合格教师;站稳讲台,成为骨干教师;站好讲台,成为研究性教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活动共享,与同伴共生长。西斋小学的“绿色耕耘杯”教学竞赛周、大岩咀小学的“滑过指尖的自由音符”教学随笔优秀成果展示已成为学校教研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全镇通过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大比拼、说课竞赛大比武,岗位履职大演讲,教师基本功大展示等活动,形成目标驱动(我们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一年入门、两年达标,三年成熟,五年优秀”的目标(政治思想跟上组织要求,思想观念跟上形势发展,自身能力跟上使命任务,工作方法跟上需求变化),同伴互动,典型促动,教研推动,科研带动教师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教师赋能,让校园有品。
对教师运用“两制”“三会”“四评”的方法,筑牢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坚持“谈心制度”,既谈成绩,更谈问题,系紧情感的纽带;执行“奖惩制度”,以制度的刚性保障师德的规范;开展“身边的人讲身边事”的演讲会、 “我的育人故事”分享会、“初心的力量”的报告会,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开展“十佳教师”“教学能手”“新芽成长奖”“教改先锋”的四大评选,产生了聚合效应,提振了学校的精气神。
文化生根,让学校有魂。
升华文化的魅力,厚植质量的品质。西斋中学的“力行”文化,聚焦教师身心、学生品质,实现学校文化的提质升格;西斋小学的绿色文化,着眼于师生生命成长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打造“三生德育”“五生课堂”,评选“绿色少年”“绿苑最美教师”,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擦亮学校文化个性色彩。大岩咀小学的“尚水”文化,立足水的品质与师德对接,炫出学校文化的亮点;大岩咀中学的“岩松”文化,聚焦松树与岩石的特质与教师初心力量的融合,做出了新时代的应答;高山小学的“山竹”文化,从竹子的品格与守正、向上切入,铺就山村孩子人生的底色;石牌小学的“象棋”文化,做谦谦君子,培养“睿智、创新”的中国人。走进洈水校园,文化墙--德育与环境共生,读书声--书声与心灵共长,呐喊声--启智与健体共舞,欢笑声--成长与快乐共存。学校文化已逐渐成为学校持久发展的深沉力量,开始走向用文化方式打造有特色的学校。

督导并举,让学校有序。
我们制定了《洈水镇中小学幼儿园评价方案》,每年对全镇各校(园)进行了两轮督导检查,在督导中立足“三变”,即变倾听为查看,变指责为指导,变说教为示范。实施“五督”“五导”,即督教育法规政策的执行,导法律意识的树立(依法治校 依法治教 依法保教);督国家课程的开设,导办学方向的指引;督财务管理的规范(政策清楚、家底清白、计划清晰、头脑清醒,全镇连续7年无新增债务,后勤不牢,地动山摇),导新规要求的落实;督学校管理的过程,导管理方法的精细;督质量提升的方法,导五育并举的落实。工作中,坚持以督为本,以导为主,聚焦问题,靶向用药,紧扣原点,落实终点。针对全镇各校档案资料整理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在大岩咀小学召开现场会,全镇中层干部现场观摩学习:如何让工作过程有痕迹,资料收集有规范,档案装订有档次。去年12月我们进行了洈水镇中小学大课间比点观摩活动,中心学校和各中小学校长对全镇七所学校大课间活动进行比点观摩,效果很好,各校将体育运动、音乐、传统文化、舞蹈融合起来,形成各具特色的大课间活动品牌,小学生舞出了童真童趣,初中生舞出了青春活力。面对新时代的召唤,各校作出了必然应答,营造了同心同行同荣辱,同袍同泽同担当的群体工作状态,实现了“同心同行,共生共美”的愿景。

以团队思维聚合力
我们重构镇域教育教学联盟新机制,中心学校着力打造“一二三”质量均衡提升的模式。一是西中、大中两校中考备考的主战场;二是西小、大小双翼推动的新动力;三是高山小学、石牌小学、桐梓岭校区三校质量共进的新活力。组成了“西小--石牌--桐梓岭;大小---高山;西中--大中三大板块学校学科联盟共同体。开展新入职教师首秀课、青年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引领课。达成大乡镇---高质量,小学校--高素质的新目标,实现了“联动发展(联培、联研、联评、联赛)、盟力无限(交流力、共享力、吸引力、互动力)”的愿景。
如何让两所初中单打独斗变齐头并进,我们实施“七共”,做到“五变”。“七共”:教学检测共同、中考信息共享、质量数据共通、教学研究共振、质量瓶颈共破、短板学科共补、备考文化共融。“五变”:变分散为统筹、变教学为教研、变个体为整体、变单打为双打、变一枝独秀为两校共进。针对新高考、新模式、新要求我们提出了在思想上突围(思想开化,工作才会变化)、在方法上突显、在措施上“突击”的工作路径。大岩咀中学要在催化激情、形成合力、全体聚力,生成精神定力上突破;西斋中学要在确立新坐标,跑出质量加速度上突围。在备考的方式上做到“三要”,要在谋字上动脑筋(只要有思路,就不怕没出路),通过动力驱动、奖励撬动、典型推动,形成“中考备考大舞台,人人都出彩”的新样态。要在“实”字上出真招(态度决定高度,只要肯干事,就不怕不成事),抓实集体备课,抓像课堂改革,做到真学、真研、真评。要在“弱课”“弱科”上紧盯。实行靶向用药、精准定位,共同寻找从薄弱走向优质的密码。
以站位思维强作为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要善于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考虑中心学校地位、职能,深入思考国家的重大的战略部署、市教育局的工作要求,切实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研判工作要超前,考虑工作要全面,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率带优作风。
党建领航。坚持一个主题,用高质量党建引领洈水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展两大学习,百年党史学习,吸取前行的力量和智慧;生本课堂学习,破解质量提高的瓶颈。狠抓三大建设,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党建阵地规范化建设,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聚焦四大重点,党建常规工作落实,党建薄弱问题整改,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进(是要警钟长鸣还是要警惕不响,是要监管还是要监禁,是要后路还是要走绝路)。抓实五大活动,校长三课,三双工程,五红党建,“学党史.悟初心”专题教育,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服务群众。
干部领跑。干部同心,职工才会同行,校长好担当,学校天天向上。校长“三课”是校长的使命担当,更是新时代对校长的价值诉求。我们制定了校长三课实施方案,开展了“教师怎么看,校长怎么干”的大讨论。校长上课,回归课堂本身;作风改进,校长进课堂;方式变革,校长被约课;挑战自我,校长是榜样,强化了聚焦主业,领导示范。在全市校长三课展示中,四位校长均获高奖,产生了“首因效应”,做出了新时代洈水校长的自然表达。我们力争让校长既懂主业,又爱事业;既懂管理,又能讲“理”;即能指导,有可疏导;既懂技术,又会艺术。
维稳保平安。
大事敏锐,小事敏感,反应敏捷为确保民师的稳定,我们保持“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的定力,采用“带着亲人感情关怀,建立情感;带着问题导向关心,建立机制;带着责任担当关注,建立常规”的方法,借八方之能,聚四方之力,正确理解,善意化解,尽力缓解,争取谅解,积极调解,确保民师队伍的稳定。

努力增动能。
中心学校是乡镇党委政府与教育的纽带,多年来洈水镇党委政府尊师重教,关心支持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生态。中心学校全力配合党委政府的工作,讲政治不讲条件,讲担当不讲困难,在扶贫攻坚战中,全镇中小学幼儿园共有191名教师联系贫困户860户,老师们既奋斗在教育教学岗位,又战斗在扶贫帮困第一线。中心学校是洈水镇长河村驻村单位,五年来筹措资金为村大会议室购置了桌椅;争取项目为村民建起了文化广场,配套了健身器材;落实了猪槽洼电灌站升级改造、客早铺渠道改造、康家桥电灌站渠道延伸、母婴优质大米基地、六泉支渠修复,确保了全村农业生产增收,并成功引进《湖北盛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六千万落户洈水,擦亮了洈水乡村振兴的名片,把教育服务地方的答卷写在人民的心上。党委政府每年召开议教工作会、教育工作专题会,研究解决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警校共建、校车、食品安全、民师维稳、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等教育重大问题。形成了常态化的“五大机制”:质量奖励机制(中考、调考、义教评估)、“十佳教师”表彰机制、“六一”全面走访机制,、中考慰问机制、优秀大学生奖励机制。目前正在酝酿设立洈水镇教师成长基金。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奋斗者的每一秒都是进行时。我们将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在“十四五”蓝图的起点上再出发,在服务管理的基点上再发力,在争优创先的跑道上再提速,让洈水教育向着共生共美的美好愿景阔步前进!
(作者系松滋市洈水镇教育总支书记、校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