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92期 || 美丽《诗经》课堂:《唐风·鸨羽》 /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

 ljian21 2021-05-10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美丽杂谈 艺术空间 | 经典赏析

天语说

《国风·唐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十二首。为先秦时代唐国(晋国)民歌,晋国历史上的晋昭侯伯,这公元前745--740年在位,此时已是秦秋初期,周平王东迁后,其父辅佐平王东迁有功的晋文侯,而恰是这位晋昭侯,封其叔父与曲沃,于是晋国开始了长达67年的内乱,国势日衰最后被曲沃的武公所杀,代为晋君。

这是一首叙事的诗歌,是苦于行役的农夫忧念自己父母亲的一首诗,反映了农夫长期服役,不能耕种以养活父母,以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忧伤与担心,充满了想回归正常生活的向往。全诗三章,每章七句,风格顿挫、忧伤、悲壮。

解析:闻天语

诵读:薛   红

今天我们继续在《诗经》的海洋中徜徉,品味千年前人们的情感。

《国风·唐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十二首。为先秦时代唐国(晋国)民歌,晋国历史上的晋昭侯伯,与公元前745--740年在位,此时已是秦秋初期,周平王东迁后,其父是辅佐平王东迁有功的晋文侯,而恰是这位晋昭侯,封其叔父于曲沃,于是晋国开始了长达67年的内乱,国势日衰,最后被曲沃的武公所杀,代为晋君。

今天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的晋国,这是一个初秋的黄昏,夕阳的残影还映在小山坡了,小山坡的周围长着茂密的栎树,桑树还有枣树。一位身着士兵服装,面容憔悴的男子,他正延着蜿蜒的山路缓缓前行,一阵风吹过,丛林里传来了鸨鸟的阵阵哀鸣,他寻着声音向丛林眺望,却意外的发现,一直不善于飞,而善于走的鸨鸟,却扇动着笨重的翅膀,飞上了栎树的树枝上,由于它的脚在枝上站立的不是很稳,所以不得不使劲的扇动翅膀,发出了肃肃的响声,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它时而飞到桑树上,时而飞到枣树上,可它仍然没有办法在树上保持着平衡。他看到这,不由得想到,这只笨鸟怎么跟自己一样,本来只擅长耕种,却因为君主的命令,被迫来当兵。过着没日没夜的日子。本想着战争线束就可以早早回家,却没有想到,战事打了一年又一年,至今也没有结束。他悲伤地想,父母年纪大了,自己作为唯一的儿子,却没有办法留在身边孝顺二老,而家里的地也不知耕种了没有?父母那么大的年纪了,靠什么生活啊?他越想越伤心,越想越害怕,不由得他对着天空大声的唱起来:野雁扑棱棱地振动着翅膀成群栖息在繁密的柞树上。王侯家的徭役没有休息的日子,自己家里的庄稼种不成!我可怜的爹娘靠什么养活?悠远的苍天啊!什么时候才能使我居有定所呢......”我们的行人正好行至此处,听到了这令人动容的、悲恸而忧伤的歌声的,赶紧用笔记录了下来,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唐风·鸨羽》

原文:

《唐风·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

父母何怙?

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

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

父母何食?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

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

父母何尝?

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注释

1.肃肃:拟声词,鸟飞的声音。

2.(bǎo):头小颈长。鸨科中型和大型狩猎鸟类,与鹤形目的鹤和秧鸡有亲缘关系,比雁略大,背上有黄褐色和黑色斑纹,不善于飞,而善于走。

3.集:鸟类栖息在树上叫做“集”。

4.苞:草木丛生为“苞”, 丛生而繁密。栩:是栎树。鸨的脚上没有后趾,在树上息不稳,所以颤动羽翼,肃肃有声。这里以鸨栖树之苦,比人在劳役中的苦。

5.靡:没有一天。盬(gǔ):停止。止息之意。靡盬:指没有停息的时候。蓺:

蓺:“艺”,种植。稷:高粱。黍:黍子,一种金黄小米。

6.(hù):依靠。糊口。这里用为依仗、凭借之意。

7.曷:何。这里用为代词,相当于“何”,表示疑问之意。所:居处。曷其有所:是说何时才能安居。

8.棘: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这里指酸枣树。

9.极:止,终点,尽头。曷其有极:是说何时才是苦尽之时。

10.行:行列。一说指鸟的羽茎。一说指鸟的腿。《通释》:“鸨行(háng),犹雁行也。雁之飞有行列,而鸨似之。”

11.桑: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12.尝:本义为鉴别滋味。此处引申为吃。充饥。

译文:

野雁扑棱棱地振动着翅膀成群栖息在繁密的柞树上。王侯家的徭役没有休息的日子,自己家里的庄稼种不成!我可怜的爹娘靠什么养活?悠远的苍天啊!什么时候才能使我居有定所呢?

野雁扑棱棱地振动着翅膀成群栖息在繁密酸枣树上。王侯家的徭役没有休息的日子我不能回家耕种五谷杂粮!我可怜的爹娘靠什么养活?悠远的苍天啊!什么时候徭役的日子才能熬到尽头?

野雁扑棱棱地振动着翅膀成群栖息在茂密桑树上。王侯家的徭役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不能回家耕种稻谷高粱。我可怜的爹娘靠什么养活?悠远的苍天啊!什么时候徭役的日子才能恢复正常?

天语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的诗歌,是苦于行役的农夫忧念自己父母亲的一首诗,反映了农夫长期服役,不能耕种以养活父母,以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忧伤与担心,充满了想回归正常生活的向往。全诗三章,每章七句,风格顿挫、忧伤、悲壮。

 首章以比开头,鸨鸟不善于飞行,只善于行走,无后趾,故栖息在树上重心不稳,却没有办法被逼迫站在丛树枝上,这象征着农夫们本善于种植,却被逼迫着去做其他本不擅长的事。而且这些事做起来没完没了。家里的土地却因不能种植粮食而荒芜,父母也因此没有饭吃。他每次想到这里,只有抬头问苍天,期盼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

二章三章,诗人从苞栩(xǔ)转换到“苞棘”“苞桑”上,列举了三种不同的树木,来表达他们如同这鸟一样,常年从事不同的徭役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不能在家安居务农,来养家糊口,赡养父母妻子,从而使田地荒芜,父母妻儿无衣无食。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战乱频仍的现实反映,一呼父母,再呼苍天,愈质愈悲。读之令人酸痛摧肝。”

全诗三章语言结构大同小异,重章叠唱,反复复沓,内容相承。从诗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得知,诗中的主人公,过着一种非常的生活,如同鸨鸟一样,本应生活在水中,如今却在集上。他长年参与“王事”,诗人本来是平常的人,以“种艺”为生,因为服役,不得不身处异地,却非常挂念家中的无依无靠的父母。从“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怙?”可以看出诗人因为服役而不得闲,不能蓺黍稷,也就是做农民应该做的劳作之事。虽然他处境极为危苦,仍念念不忘自己家中的父母,他担心自己不在家,父母依靠什么生活呢?征战不息,农耕不得,尽孝无望,可想而知诗人的哀怨有多么的深?而本诗的最后一句,悠悠苍天!曷其有常?”诗中的主人公这种要向苍天诉说这种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排遣、无处诉说的忧怨之情,读之感人至深,闻之落泪。唱起来顿挫有制,忧伤悲壮。在历朝历代无不如此,我们也只能长叹一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天语小诗:

为《唐风·鸨羽》而作

文:闻天语 

西风摇曳着

日月追逐的忧伤

燃起了心中

一帧帧的念想

人在天涯

向着远方眺望

目光所不能及的远

只能在梦里忧伤地瞭望

村头的小茅屋

升起一缕炊烟

焚烧着心中

沸腾的惆怅

漂泊的人啊

何日归乡

2018.3.16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闻天语,原名薛鹏飞,《美丽八点半》特邀作家。生于70年代,曾在《女友》、西安门户网站《古城热线》做过编辑。在《西安日报》,《女友》《劳动者》《大红鹰》等相关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若干。

诵读者简介:薛红:网名:百灵、佰聆,《美丽八点半》朗诵者团队成员.陕西西安人,喜欢音乐和文学,尤其是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学。朗诵爱好者。在“喜马拉雅FM”(http://www.ximalaya.com/#/36670148/profile百灵bailing)上有《薛红读诗经》、《薛红读楚辞》、《薛红读论语》、《中国古典美文诵读》等12个专辑,有朗诵作品六百多个,累计订阅者2万多人,累计播放两百多万次。曾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夏青杯”朗诵大赛陕西赛区(成人组)二等奖;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夏青杯”朗诵大赛成人朗诵组优秀奖

美 丽 八 点 半

中国最好的文艺广播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