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189期 || 张妥散文:《因诗文而享誉天下的四大名楼之四:岳阳楼》

 ljian21 2021-05-10

妥妥有话:

“春雨惊春清谷天”,己亥年春季的六个节气已经过去五个了。繁花犹在,树叶正绿,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前不久,去山西运城旅游,第二次登上了名闻天下的鹳雀楼。由鹳雀楼而想起了江南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和岳阳楼,它们合起来被称为“四大名楼”。中国地大物博,塔楼众多,究其“四大名楼”之所以有名,是由于有著名文学作品的吟咏和书写,而这些文学作品都寄托着中华传统思想的精髓。就让我们大家顺着我的笔触,认识这四大名楼吧。

文:张    妥

编辑:轩    诚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鹳雀楼我足登过,滕王阁我近观过,黄鹤楼我远瞥过,唯有岳阳楼从没有去过。但是它在我的心中似乎比其他三楼还要亲切和深刻,这源于初中时候读过的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

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所以课文后面的要求就是“背诵全文”。于是那几天每天早上的早读课就是背书。有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都背过了,那印象当然更加深刻了。

那时候有一个说不出口的感觉,就是那些能写锦绣文章的文人雅士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所以只能堆一些文字玩一玩。这都怪自己的浅薄和偏见。直到后来知道了范仲淹能文能武、出将入相的故事,才彻底扭转了这种偏见。

范仲淹在基层锻炼的时候,文的方面曾当过县令、国家档案馆管理员、州的司法助理和知州;武的方面曾在西北地区当过军事将领,尤其是任延州知州、也就是现在的延安地区军政领导人时候,他更改军队旧制,分部训练,轮流御敌;同时修筑青涧城和鄜城,作为军事基地,节省边境开支,御敌虎视眈眈的西夏,为保卫北宋政权做出了很大贡献。

这时期,范仲淹根据自己戍边的生活,写了一首非常著名的词,叫《渔家傲》,词曰: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那时候的人可能更真实一些,你看这首词,既有边疆烽烟的英雄主义,也有对于戍边严酷生活的悲伤。

由于范仲淹的能文能武,又特别有思想,后来范仲淹还担任过朝廷的参知政事,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属于改革派。但是他们的改革遭到了反对,改革没有完成。

范仲淹为什么写了《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呢?这和一个叫做滕子京的人有关。滕子京当时也在西北当过军事长官,和范仲淹是朋友。后来滕子京因为军费开支的问题,被朝廷贬官两级,到岳阳任知州。

到了岳阳,滕子京就把重修岳阳楼当作自己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其中一把火。

这时候是公元1044年左右,距离岳阳楼的首次建造已经过去了八百多年了。八百年前的公元220年,这块地方还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地盘,东吴的大将鲁肃曾经在洞庭湖训练水兵,当时修建岳阳楼就是为了观察军事训练的需要,所以也叫做“阅军楼”。

古代的楼阁主要的建筑材料是木头,当然最怕失火。但是,几百年来,岳阳楼不但经历过火灾,还经历过兵燹,虫噬,水冲等各种灾难。也是屡修屡毁。但是岳阳楼从开始建造,几百年来都是岳阳城的标志性建筑,在老百姓当中有根深蒂固的印象。重修已经颓圮的岳阳楼也算是滕子京深聚民心的一个为官举措吧。

岳阳楼重建完成,滕子京让人画了一张画,带给远方的范仲淹,让范仲淹写一篇文章来宣传一下。这就是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由来。

《岳阳楼记》不到四百个字,分了六层意思。首先介绍了作文的缘由: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你看,这短短的几句话,娓娓道来,朴实无华,却又说得明明白白。

其次,对洞庭湖进行了宏观描写,说它: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第三层,对洞庭湖的阴天进行了描写,说它: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第四层,对洞庭湖的晴天进行了描写,说它: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第五层,发表议论,说是古代仁人之心,可能不在阴天里悲伤,不在晴天里欣喜,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第六层,就是记录下了该文所写的时间:时(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这年是公元1046年。

可能有人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滕子京到底因为何事被贬的,也就是文中所说的“谪守巴陵郡”。谪,贬官;守,太守;巴陵郡,岳阳的古称。

有人后来考证过,说是滕子京在西北任边关将领时,虽然卓有军绩,但是此人有一个毛病,就是军费账目不清。朝廷派人去检查时,滕子京事先得到了信息,就把账目烧毁了,当然他很可能说是因为某个事故,不小心失火了,烧毁了账目和其他物品。让朝廷来的检察官空手而归。

检查官们当然要弹劾滕子京,而且一旦坐实,滕子京可能要受到很严重的牢狱之灾,因为据说军费账目很巨大。但是,一是没有铁证,二是有范仲淹等这样的高官在皇帝面前为滕子京评功摆好,三可能滕子京也确实有些功劳,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贬谪”他处,以观后效。

我当时读《岳阳楼记》,也曾经对滕子京仅仅一年时间就做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有过怀疑。现在看到也有人指出来这也是范仲淹对滕子京知岳阳的过度溢美,现实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历史毕竟过去了这么多年了,有些事情真是说不清了。但是《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发出的感慨却打动了亿万人的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正是这样的胸怀,让岳阳楼散发出光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