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利老师导读《苏东坡传》第十三章

 高考语文杰哥 2021-05-10

第十三章

    本章有三个层次。

一、京城团聚。

二、徐州治水。

三、文坛第一。

    苏轼从密州调离,本来是去山西的河中为官。古代官员任职都要回到京城述职。于是苏轼经过济南进京,但是没有能见到住在济南的弟弟,因为子由带着重要奏章进京了。他在弟弟家住了一个月,带着两家的眷属进京,子由在黄河边迎接他们。告诉他一个消息,任职取消,换成去徐州做太守。这一时期,长子苏迈娶亲,此后苏轼为两个侄女选择了好女婿。弟弟陪伴哥哥一起到徐州住了三个月,才去往商丘担任通判。这个过程已经有隐约的不详显露出来,京城有官员不想让皇帝见到苏轼,处处阻挠。

    他到徐州三个月就遇到发大水。我出题的时候曾经从这一篇选出一千多字编辑成一篇人物传记。大家读的时候好好总结苏轼在其中表现出的精神品格。治水成功后他修建了一座象征五行之“土”的黄楼,成为他这一时期的代名词。有一件趣的事,苏轼写文章纪念黄楼落成的盛况,并且刻在石碑上。后来他被贬,一切关于他的石碑等都被下令捣毁。徐州太守悄悄地把这块碑埋到沟里得以保存,日后被另一位太守挖出来好好地发了一笔财。

    苏轼爱护百姓,关注囚犯,管理军队,一切的行为都赢得人们的好感和爱戴。整个学术界也敬爱他,推崇他。欧阳修死后,他已经被公认为全国的文坛领袖,威望之高无人能及。很多诗人学者慕名来拜在他的门下。这期间苏门四学士的说法开始有了。黄庭坚是最著名的一位。还有另一位大诗人走近苏轼的生命中,他就是僧人参廖,成为苏轼的终生好友。

请你享受属于自己的读书时光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