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甲状腺超声检查的普及(滥用) 很多可疑的结节被发现 网上不少科普资料说 4类的结节需要穿刺 5类的结节直接手术 正是这些不靠谱的说法 导致各大医院的甲乳外科人满为患 加剧了甲状腺癌的过度治疗 甲状腺结节的分类大家经常说我的结节是3类,4类,5类 那么甲状腺结节是如何分类的呢? 首先要评估结节的五大特征 然后根据恶性特征的加权进行分类 市面上有三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美国甲状腺协会的ATA版分类:高度可疑/中度可疑/低度可疑/极低度可疑/良性 美国放射学会的ACR版分类:(0-15)分(1-5)类 韩国的Kwak版分类:(1/2/3/4a/4b/4c/5)类 超声医生对结节特征的判断有主观性 而且我国没有采用统一的分类方法 所以结节随访中分类有变化很正常 从4类到5类不意味结节恶化 从4类到3类也不意味结节好转 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并不会改变 一开始是良性就是良性 一开始是恶性就是恶性 评估恶性风险分类的实质是评估结节的恶性风险 目前最可靠的是美国甲状腺协会(ATA)的版本 取自2015版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 他们将结节归为以下五类 1 高度可疑 甲状腺结节典型的可疑特征包括 微钙化,边缘不规则,高大于宽,环状钙化伴局部软组织突破 一个实性或者囊实性的低回声结节 如果包含以上任一特征 则会被定义为高度可疑结节 恶性概率高于70-90% 2 中度可疑 如果一个实性低回声结节 不具有以上典型的可疑特征 即被定义为中度可疑结节 恶性概率大约为10-20% 3 低度可疑 高回声和等回声的恶性概率小于低回声 所以高回声或者等回声的实性结节 如果没有典型的可疑特征 视为低度可疑结节 实性部分偏心的囊实性结节没有典型可疑特征 也被归为此类 低度可疑结节的恶性概率大约为5-10% 4 极低度可疑 如果结节是囊实性且没有典型可疑特征 或者呈海绵状 这些结节的恶性概率小于3% 被划分为极低度可疑结节 5 良性 一个纯囊性的甲状腺囊肿 恶性概率小于1% 所以直接被归为良性结节 ATA版通过典型图片进行分类 简单直接且准确率高 当然也有一个缺陷就是 少量甲状腺结节很难归为上述五类之一 找出需要干预的结节分类后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半数正常人都有甲状腺结节 恶性的占到5%-15% 即便是恶性的甲状腺结节 很多也是终身无害的 超声检查不是找出所有的恶性结节 而是筛选出有潜在威胁的结节 结节的威胁性取决于两方面 恶性风险和结节大小 一个结节即便高度可疑恶性 但如果小于1厘米 也属于威胁很低的结节 继续随访就是 只有达到一定标准(上表)才需要穿刺 穿刺确诊后才会考虑手术 当然有两种情况是例外 如果超声提示明确的腺外侵犯或淋巴结转移 这时候无论结节的分类和大小 都需要考虑进一步干预 笔记总结甲状腺结节的分类是主观的 类别变化不代表结节性质的改变 一个甲状腺结节是否需要干预 取决于它的恶性风险和大小 绝大多数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结节 即便恶性风险再高 也无需进一步穿刺和手术 |
|
来自: 昵称48503472 > 《甲状腺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