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研读第12讲:第21-23章解读

 凌云悟道 2021-05-11

中庸研读第12讲:第21-23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1--23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诚”与“明”之间的关系,诚与明其实是合二为一的;理解“诚”之重要性,至诚之人可以与与天地并立为叁;懂得一般的贤明之人,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不断积累,持之以恒,一样可以达到化育天地的境界。

教学重点: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至诚之人可以与与天地并立为叁;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原文

第二十一章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注释

自诚明:由真诚而领悟道理。自,由,从。明,明白,懂得。

自明诚:由明达事理而后做到真诚。教:教化。

诚则明矣:真诚就会通晓事理。明,明白,洞察。

明则诚矣:通晓事理就会真诚

译文

由真诚达到通晓事理,这叫天性。由通晓事理达到真诚,这叫教化。真诚就会通晓事理,通晓事理就会真诚。

解读

从本章到最后一章,为《中庸》的第三部分,围绕“诚明”进行论述。

本章阐释“诚”与“明”的关系。“诚”就是真实无妄。从诚开始,便具有善,这是先天的天性,和圣人对应。而一般人先明乎善,而后使善真实无妄,这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无论是天性还是后天人为的教育,只要做到了真诚,二者也就合一了。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天生率性真诚,而明白中庸之道乃天命也,可谓天生性善;通过明白中庸之道的道理,而后做到真诚,可谓后天的教育;真诚就会明白中庸之道,明白中庸之道就会做到真诚。

由心诚而明白道理,叫做天赋的本性,由明白道理而心诚,叫做人为的教育,心诚就可以做到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也可以做到心诚。这里所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一种是由内而外,一种由外而内。由内诚而外明,或者由外明而内诚。

自诚明,说的就是“诚者”,这样的人天性就是心诚的,由心诚而明白道理。人们天性心诚而明白道理,就是内心实诚,俗话说谦受益,满招损,内心实诚的人在某些方面会获得更多。这点在学习上会有很明显的差别。诚心的人亦步亦趋,不诚心的人好高骛远,那么得出来的结论也是很显然的。诚心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学习因素。学与不学,在于个人。诚心与否,也在于个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自明诚,说的则是“诚之者”,这样的人通过学习,由明白道理而做到心诚。人们明白道理而促使诚心,就是因为懂得得多,从而明白实诚的意义。

明诚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因明而诚,因诚而明。不明白道理的人,就会是心志不诚的人,心志不诚的人,明白的道理也就越狭隘。

诚,一般解释为心诚,心地坦荡。但在中庸中,“诚”更多地可以理解为诚心,心志坚定或者不易。从一不易而有方。诚心和心诚表示的更多意思是内心的坚定。

对于明的意思,通俗地说是明白道理。用文言文表述,窥一径而通幽。也就是说大道相通,因为诚心做一件事,从而从这件事中得到启发,这种启发可以适用于大部分规律。明,是一种道明。也可以说成是一种领悟,明悟。对事理的了解,认知。

因为天性的踏实和真诚为人处事,从而在事物中得到启发而明悟事物的道理。因为从事物中明悟道理而感受到博大和利益所在,从而促发内心去认真对待。所以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原文

第二十二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注释

天下至诚:天下最真诚的人。

为能尽其性:才能充分发挥天赋的本性。

赞天地之化育:帮助天地养育万物。赞,帮助,促进。化育,变化,生长。

与天地参矣:可以与天地并列。参(sān):古同“叁”。据朱熹注,人与天、地并立而为三。

译文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天赋的本性,能发挥天赋的本性才能发挥所有人的本性,能发挥所有人的本性才能充分发挥事物的本性,能够发挥事物的本性才能帮助天地养育万物,可以帮助天地养育万物,才可以与天地并列。

解读

本章讨论了“天下至诚”的圣人,圣人做到了“诚”以后,就能够发挥他的本性,进而可以发挥他人的本性、万物的本性。最终能够帮助天地化育生命,由此与天地并立为三。中庸是为人的诚学——为人要真诚,中庸是处事的实学——处事要求实。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只有达到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其的本性善;只有能充分发挥其本性善的人,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善。真诚来至于人的本性善,只有真诚才能得到众人的拥护。

诚是自然界中万物的本然状态,是万物天性的自然呈现。诚又是内心认识的自然流露,是万物发展变化过程的主观反映。

真诚者能把自己的善性发挥到极处,以这样的态度关怀人,也会使别人的善性发挥到极处。万物也会得到关照,也会得其所,遂其生。至诚之人天性坦荡,心灵透明,对于事物不虚美,不巧饰,自然自在。就像花蕾的盛开,对着太阳绽放。就像种子,无论受到什么挤压,都向着太阳生长。天地以其至诚,令一切的诈伪无处躲藏。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能充分发挥人的本性善,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帮助天地培育生命。破坏自然环境就是丧失人性善的恶劣表现,人性论可称谓现代环境保护理论之源。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尽物之性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指万事万物能够各尽其性,按照上天所赋予的秉性,完成整个生命过程。譬如,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人各有志等等。总之,尽物之性就是顺其自然、道法自然、无为而不为。这样万物才能欣欣向荣。

   如果我们能从尽人之性达到尽物之性的境界后,那么生命的运转和天地的运转也就和谐了;如果再接再厉,进一步修身养性,陶冶自己的精神,提升思想境界。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能帮助天地培育生命,正可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就可与天地并列为三了——天、地、人。只有本性善人方可与天地并列为三。帮助天地一起化育万物,是一种神圣和光荣的使命,如果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能发挥到这一步,那么举手投足间都会体现出天地的大道,人世间更加和谐安宁。

天地生长万物,万物都在宇宙的怀抱中。宇宙天地生化了万有、养育了万有、教育了万有、保护了万有,它没有要求什么回去。他说人到达了这个境界,可以赞助天地之化育。人这个是所谓拿佛家的名词来讲就是功德,悟道以后有他的功德了。

   关于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对尽物性一词的解释历来多有争议,朱熹释为知之无不明而处之无不当,即能很好地认识并处理好与自然物的关系,可谓一语中的。认识自然、珍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基于此来实现人们的身心安顿之道,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

   我国传统的身心安顿之道突出地表现在山水田园文化中,在许多诗人的诗化语言中,山水田园令人陶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生活中的诗人所描绘的美景与其心境、意境相交融,被称为古代最美的图景之一,其间,诗人身之安顿、心之静谧又可想见如斯。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展示的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田园山水画与乡村民俗图,给人感触更深的是作者面对此情此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心态流露。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在诗人看来,与美丽的山水相伴,简直如临仙境,此间身心之安顿、愉悦,亦非语言所能表述。如果放在现代社会来说,也许可以认为这是中国古代儒家关于环境保护的观点。

   

这一章是对上一章自诚明的说明,来阐述天道的意义。天性至诚的是圣人,圣人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天分,所以在德行上也能显现出很高的修养,能够充分展示真诚的本性,作为民众的表率,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民众也能在圣人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真诚的优秀品质,最后还可以协助天地来教化养育万事万物,最终与天地并列为三。这样的人,他的功绩是伟大的,足可以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

因为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才可以将天性发挥到极致,从而影响到天下之人乃至天下万物,让他们都来发挥自己本身的善良之性,从而使天下万物滋长发育、蓬勃发展。由此,人便参与到了天地的化育之中,也就取得了与天地并立的崇高地位。

全章层层深入,从个人的至诚,一直推论到与天地并列为三。诚是出发点,从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直到化育万物,充分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扬个人的主观精神力量,以创造物质世界,驾驭物质世界。

   至诚尽性是中庸全篇主旨所在。只有至诚者能尽其本性,实现其本性,一切人都能实现其本性,为仁善行表现在社会各个方面,则万物的天性也可以得到实现了。人如果能发扬向善之心,由仁民爱民而爱万物,珍惜万物,就可以赞助天地的化育之功。人类为万物之灵,可以以其智慧及能力让大自然中的万物得到适当的生存机会。人可以与天地并地而为三。儒家这种致极、致美的思想境界值得每个人去追求,为之而不懈努力。

   我们现代人科技文化在进步,都学了很多的知识,教育也在进步。但是,有一种精致的自私,看起来有理有据实际上狭隘自我,说起来也是因为知不明,所以行不到,而陷入痛苦境地的朋友多数是善良而又多有盲点的,看起来包容其实是在不了解真相不懂得圆融的一种艰难的忍耐。忍耐时间越久自然越接近崩溃边缘了。

   只有尽性才有可能让一个的生命处于一种轻松愉悦潇洒的状态,心性回归到原本的自然美好。有了一个更真诚的心更尽性,就会让周围的世界变的更有温度,这是因为找到了人本来的自己。

   现代的繁忙和物欲让更多的人越来越迷失越来越焦灼,越来越无法静下心来享受那一份的心安理得,似乎我们的幸福快乐只建立在丰厚的物质上,只倒影在别人羡慕嫉妒的眼神中,当我们自以为某些事情是一定必须要拥有的,我们的身心就必然围绕着这个事情的成功而连带着的所有琐碎,这些就像是枷锁一般,让人难分难舍无法自拔。这里不是让大家放下追求,而是告诉大家少一些期盼就会少一些动荡,多一份体察真心就会多一份收获丰富。

   所谓尽性,是人本性中的心灵安宁的基本需求,在我们中国传统的思想中,仁义礼智信是发乎于本性的,是人伦自然的和谐,即是个体生命形态的需求更是自然和谐的顺承。当一个人内心真诚的时候,就与他人奠定了一个尊重信任的基础,我们的所作所为都会有推己及人的认知,这样我们的内心自然多一份安心。

原文

第二十三章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注释

其次致曲:比圣人稍逊一筹的人致力于某一方面。其次,指次于圣人的贤人。致,用心去做。曲,一端,一个方面。

诚则形:达到真诚就会表现出来。形,显露,表现。

形则著:表现出来就会昭然显著。著,显著,昭著。

著则明:昭然显著就会光辉明亮。明,光明,发扬光大。

明则动:光辉明亮就会感动万物。动,感动他人。

动则变:感动万物就会发生变革。变,转变,变革。

变则化:发生变革就会感化人们。化,化育,感化。

译文

那些比圣人稍逊一筹的人致力于某一方面,在这一方面也能达到诚的境界,达到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昭然显著,昭然显著就会光辉明亮,光辉明亮就会感动万物,感动万物就会发生变革,发生变革就会感化人们。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感化人们。

解读

    在这一章讲述了“天地叁”的圣人之后,本章讲述了比圣人稍逊一筹的贤人。圣人“自诚明”,天生就可以达到“天下至诚”;而贤人“自明诚”,则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不懈努力才可以成为真诚的人。虽然贤人致力于某一方面,但是通过学习研究,经历“形、著、明、动、变、化”几个阶段,不断积累,由小到大,从少到多,持之以恒,一样可以达到化育天地的境界。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比圣人全才次一等的贤人会偏重于某一方面,偏重于某一方面就能做到真诚,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有显著的效果,有了显著的效果就会明白中庸之道真诚的道理。通过实践学习而知之谓贤人。真诚会由人的言行而表现出来的。

,孔颖达注曲,谓细小之事,指某一个具体事物或事物的一个方面。致曲就是致力于某一专一的事物,就是《大学》中讲得格物存之于万事万物之中,通过深究某一具体事物,也可发掘出、认识到之中所蕴含的

中庸主要是门关于人格道德修养的学问,所讲的主体是。前一章所讲尽其性尽人性乃至化育万物,都是善性功用的一步步施展,而非物理上的所指。可理解为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再充分发挥他人的才能,进而是经济繁荣。本处所指,亦是探究出万事万物中所蕴含的本性至善,而非探究物理性的科学道理。

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明白真诚的道理就会有所行动,有所行动其言行就会与以往有所变化,其言行有所变化就能物化在天下万物万事的变化中。只有达到天下最真诚的人方可形成天、地、人并列的人。

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动力。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如果能做到至诚,恐怕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产生。循着子思的思路而逆向思维,假设有人非诚也,而且至虚至伪也,那恐怕就危险了,恐怕什么人间怪事都可以产生了。因此,学习和宣传致中和,起码有一个作用,就是防止至虚至伪者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破坏力。

曲能有诚,诚则形:万事用诚而行才能有成效,用诚来致曲,就能发掘出该中所蕴含的的(即善的知识)。该中所蕴含的显露出来,这就是

一个人如果从心底有真诚的态度,就一定会反映到行动中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内心真诚无欺的人,却在行为上做出欺世盗名的勾当。一个人的真诚可以感染其他人的情绪。如我们一直提倡雷锋精神,可以说是光芒四射的。

形则著,著则明:常人的是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得来的,这里的就是以上的四个环节,致曲学而知之,广泛的致曲就是博学之,如此则从各个中得到了的各个方面,就显著了,再进一步,就达到了(明善)。

书生从戎,建立一番大事业,从诸葛亮到王阳明、曾国藩、李鸿章,史上比比皆是。没经历过行伍,没经历过战阵的书生,一上来就跟开了外挂似的,好像天生就会打仗,就是因为他们有“诚”,凭着这个“诚”字就能穷尽详细人的本性。而战争本来就是人性的博弈,更能操控人性的一方赢。这就是能尽人性便能尽物性,能尽物性就可以化育万物了。

明则动:”“而达之后,就要依就相当于笃行之

动则变,变则化:常人若是能达到也便了。而依照明诚而行,极其成功一也,这个成功就是赞天地之化育变则化,同样是赞天地之化育

常人达到之后,也就达到了,这是就达到了圣人的状态,或者说就成了圣人,接下来就是自然的行圣人之事,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则天地之化育,这就是动则变,变则化说到底,只要你努力奋斗,曲径通幽,条条道路通罗马,最终都可以大功告成,修成正果。

贤明之人在一些小事情上也能很用心,并全力以赴的做到真诚。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了就会逐渐显著且明显的感受到变化,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影响他人并帮助到他人。天底下,当你做到最真诚的时候,才能够化育万物,改变自己,改变别人,甚至改变世界,影响世界

未达到至诚的人,可以从细微处人手投入运用这种本性。从细微之处也能达到诚的境界,达到诚的境界就会显现表露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昭然显著,昭然显著累积就会内心光明,光辉明亮就会感动万物,感动万物就会发生改变,发生改变就会感化人们。这样一来,不能达到至诚境界的人,也可以通过修为而达到至诚的境界了。道不远人,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就可以修炼自己本性的诚,慢慢地就达到至诚,从而能达到化人的境界。

【学习札记】

心地坦荡无奢求,真实无妄变通久。

至诚尽性本自然,见贤思齐心灵秀。

曲径通幽写春秋,拨乱反正壮志酬。

形著达明加笃行,化民成俗功不朽。

 

中庸研读第12讲学习总结

本讲研读了《中庸》第21--23章。第21章阐明了“诚”与“明”之间的关系,论述诚与明其实是合二为一的;第22章阐明了“诚”之重要性,认为至诚之人可以与与天地并立为叁;第23章讲述了比圣人稍逊一筹的贤人,虽然贤人只是致力于某一方面,而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不断积累,持之以恒,一样可以达到化育天地的境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