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老生常谈一个话题。 常年吃凉食,究竟好不好? 师兄给你分享一个真实发生的事。 上周咱们医生在门诊遇到一位女性医友,身体状况很差。 嘴唇发白、脸色蜡黄、经常感冒生病,基本上一感冒就得数把月,好不容易好了,结果隔一段时间又犯了! 特别怕冷,也很容易出汗。 经常胃疼、腹泻,睡眠最近也不好。 消化也困难,怎么样进去怎么样出来,有时候还会便血。 去医院挂专家号,前后被当成肠胃炎、结肠炎、慢性胃炎,液没少输,针没少打、消炎药抗生素更没少吃,就差拿手术刀割开了! 结果还是没治好。 西医是一个病一个病的看,比如治腹泻那就吃止泻的药,失眠那就吃褪黑素,感冒那就吃感冒药+提高免疫力的药...... 这种治法,有失妥当啊 咱们后面说。 后来这位医友在西医治疗数年无望后,找到了中医。 咱们医生给把脉,右关沉弱无力。 右关代表了哪里? 脾胃啊! 脉象沉弱无力,就是脾胃虚了,受伤了。 再一问生活习惯,罪魁祸首来了! 这位医友常年在国外生活,外国人喜欢喝冰水、吃水果、喝冷饮、吃快餐。 她也照做,自己宝宝也这么吃。 结果日积月累,把身体吃坏了。 脾胃被大量寒凉所伤,能量严重不足,阳气也被毁的差不多 几近罢工,疾病理所当然就来了! 古人云:“宁事温补,勿事寒凉。” 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 那怎么治呢? 前面师兄也说了,西医是一个病一个病的治,有失妥当。 那中医是看整体,整体是脾胃受伤,那就先救整体,整体好了,再慢慢挽救局部。 保胃气,存津液的大米汤喝起来! 冬病夏治的方法用起来! 咱们老祖宗很早就发现了喝冰水的危害。 《宋史》里记载,南宋皇帝宋孝宗说过: “朕前饮冰水过多,忽暴下,幸即平复。” 意思是,我前几天喝冰水太多了,结果突然患了严重的腹泻,幸亏现在痊愈了。 怎么回事? 很简单啊,寒凉之气伤到了阳气导致寒湿为患,出现腹泻! 按道理,咱们老祖宗发现寒凉伤身后,应该是一代一代告诫下来的。 那为什么现代人,这么嫌弃热食,一味狂吃寒凉食物呢? 西方思维侵入的结果。 师兄看过很多自媒体发言,说中国人吃凉伤身体属于矫情行为。 甚至还有人说,冬天空气也是凉的,记得让孩子屏住呼吸。 不得不说,被西方思维支配的人,真可怕.....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外国人什么体质?中国人什么体质? 一个热,一个凉 能用同一个思维吗? 师兄告诉你,有些理论国外的适合,拿到国内就未必适合! 还有西方的一些营养成分学理论,中国人太喜欢了,天天照做。 但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 我们人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写的非常好。 他说: 如果人体最需要的是营养成分,那么我们为什么还需要饮水,还需要空气? 食物本身也是一个生命,它要生存,也不是靠什么物质成分,而是靠能量。 有能量,才有生命。 我们人吃食物,其实是吃食物中的生物能,而不是所谓的营养成分,这个概念一定要非常清晰。 生产能量,才是终极目的。 谁生产能量? 当然是脾胃了。 还有人说,小孩子吃凉的无所谓,阳气够足。 谁说的这胡话? 你要真这样给孩子吃,你试试他长大以后会不会埋怨你! 南怀瑾南老曾说过,夏天热极了,可咱们身体里面反而是寒的。 就像地球自然的物理,夏天手伸到井里去,地下水是凉的。 此时你放肆喝冰饮、吃冷食,寒上加寒 以养生之道来讲,修道的人不干这个事。 夏天反而要喝热的,吃热的。 如果你已经吃凉食很久了,那接下来师兄会给你提供几个非常有效的挽救办法。 1、艾灸 艾灸太好了! 师兄我就经常艾灸,我们办公室的人也都经常艾灸。 痛经的女孩宫寒太重,可以常艾灸关元穴,热气进去慢慢就不痛了。 另外关元穴也是一个养生大穴,所以平常没事都可以灸灸关元。 阳气不足的人,或者抵抗力太弱的人,师兄建议你常灸神阙、气海、足三里等穴位。 建议每个周艾灸2-3次,每次艾灸半小时左右,每次选1-2个穴位。 灸要小心,不要太斜容易被伤到。 灸前后也一定要大量的补充津液,多喝水。 2、喝大米汤 甘温之品,养阳。 比如晨起时要喝温热的开水,不宜喝凉开水,否则会更伤阳气。 另外可以选择一些温热、平和性质的食物,如:桂圆、大枣、红糖、山药等。 日常的菜品如韭菜炒鸡蛋、涮(炖)羊肉都可温补阳气。 当然,师兄最爱大米汤! 用粳米熬的米汤有多好? 以前讲过好多次了,也有很多医友分享啦! 师兄就不多啰嗦了,简单来说6个字: 保胃气,存津液。 3、养元桩 站桩能够振奋身体的阳气,并且站桩之后出现的体感,与服用四逆汤之后的体感完全一致。 体感比较明显的能感知到这么几个反应:手麻手胀,后背突然一阵热流,身体微微出汗,站桩后走路非常轻松,心情愉悦安宁。 这就是阳气振奋的反应。 另外八段锦也非常好,咱们守正最近就开始每天早上练习八段锦,精力旺盛百病不生。 ![]() 4、喝汤药 首选——四逆汤。 我们经常喝四逆汤,也会带着大家一起喝,喝完就站会养元桩。 有一个姑娘跟我反馈说,跟着站了一个周,喝了一个周的四逆汤,明显感觉自己这个手脚温度上来了,也能感觉指尖发烫。 四逆汤,是真不错的。 先推荐这4个方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试试。 想喝汤药的话,可以咨询咱们医生能不能喝,需要注意什么。 最后,重中之重。 身体随时有春夏秋冬,要知道怎么应季而养! 什么意思呢? 咱们身体上随时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譬如我们白天工作,夜里睡觉,这是天地的规则,不能违反的。 现在是进入炎热的夏季了,按照应季而养的理论,冬病夏治就该提上日程了。 像鼻炎、关节炎、老寒腿等等,在冬天治效果是非常微弱的。 本身这些病是由“寒”引起的,再加上冬天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 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 反过来,冬病在夏季治,是非常有效的! 盛夏之际,阳气充足,咱们就可以借助夏天的阳气,趁机破掉体内的寒湿,排出病邪。 非常好的一个时机,一定不要错过。 谨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