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监利民间婚俗《发八字 求亲 上头 媒人》

 黄远珦 2021-05-13

监利民间婚俗之一《发八字》

民谣:“儿女谈婚嫁,媒人把亲提。门当户对时,相愿发八字。”

发八字亦是订亲(定婚),即今所称的“订婚”。发八字是结婚的必要程序。在议婚阶段中,提亲,请“八字”、顺序通过后,便是定亲一项,定亲如《礼记》所言“得吉兆复使者往告,婚姻之事是定”。这一仪注也称“传庚”、“换贴”、“小定”古之六礼“纳吉”,也相当于现在的“订婚”。若问某童是否订婚,则说“发了八字没有?”答曰:“发了(或还没有)八字”。即是已经(或尚未)订婚。发过八字后的男女双方家长互称“亲(读庆)家”,自称(或他称)我家(或某家)和某家“对亲”。“发八字”又叫“小登科”,即谓“准状元”。

1

媒证

民谣:“一对仔鸡两壶酒,送与媒人开金口。今年是否能圆全,全凭媒人腿和口。”

必须有媒人参与,一为两家说合,二为证婚人,俗称“媒证”。即使男女双方家长自己为儿女谈好的婚事,也要请出媒人“走过场”,这就是俗语中所说的“媒证”,或说“三媒六证”,故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双”; “无曲不成酒,无媒不成婚。”之说。若是为婚姻纠纷对簿公堂,媒人和发八字的“庚书”(即订婚约,亦称“婚书”)都是必不可少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族规)的人证和物证。

2

提亲

民谣:“红庚八字发,媒人到男家。两姓来结好,开出并蒂花。”

发八字之前,请媒人到女方“提亲”,代男方说合。男女双方家庭意见达成一致后,才开始实施发八字的有关议程。

3

合八字

男女双方家长达成意向性协议后,再请算命先生根据男女出生的年月日“合八字”。“八字”,即某人出生的农历年月日时的总称(一日中按地支顺序列为十二个时辰,每两小时为一个时辰)。例如某人甲午年九月十日子时出生,则写成“甲午九月十日子时”八个字。若是十一月或十二月,则写成“冬月”或“腊月”;若是十五日或二十五日出生,则写成“十五”(不写“日”)或“甘?(打不出二十五)五”。总之,出生的年月日时四项内容中的每一项都只能写两个字,不能超过总数“八字”。否则就是九字,十字,十一字甚至十二字了(如:甲午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子时)。若是双方的“命”(即根据出生年月日时推算出的注定命运)中无冲无克,即可发八字。“合八字”(后期)是发八字的一般过程,不是铁定的必要程序。

定亲相亲以后,还有一道必要的程序必须慎重进行,这就是请算命先生按照十二生肖来为双方当事人计算生辰八字,看双方是否是相互犯冲之相。如果犯冲的话,无论如何也不能结成夫妻。十二生肖的推算有一定规律,民间普遍流传有顺口溜,仅举几例忌讳:

辰子申忌蛇鸡牛,巳酉丑忌虎马狗,

寅午戌忌猪兔羊,亥卯未忌龙鼠猴。

属相相冲歌:

自古白马犯青牛,羊鼠相逢一旦休。

猛虎见蛇如刀斩,青龙遇兔不到头。

鸡犬不能成婚配,猪儿生来怕猿猴。

另外一些歌诀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如看男命犯不犯再娶,女命犯不犯再嫁:

男犯羊刃必再娶,女犯伤官必再嫁。

劫财伤官与羊刃,夫妻半路必离分。

除了按照属相进行推算以外,还要按照五行掐算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这也是古代阴阳五行说流传到民间社会以后发生的变异情况。但推断的原则与古代社会典籍中的原则则没有什么不同。五行中相生相克的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水克火,火克金。

如果双方的“命中八字”不相犯的话,双方就“掰”得来,即可选择吉日办理相亲事宜。男方家庭要写请帖请女方亲家和媒人在约定的日期到家中赴宴。请帖的格式如下:

会亲家帖式

男女青年相中(合八字)后,由媒人招一处相互公定终身,共表长久不变之誓言。念后紧接着三柱香以示神灵作证保佑:“虚空过往,祖宗家神。月老为凭,苍天作证。男仿'梁红’,女仿'孟光’。白头偕老,同生同死。

4

互填“庚书”

经媒人在男女之间谈合,确定发八字的日期(一般选定在农历正月初某吉日),只需一天时间。这天,男女双方家中都要宴请亲朋,一为庆贺,二为“让亲友都知道这回事”以作婚证。最重要的议程和手续是互填“庚书”,即男女双方都要各自在庚书写明出生年月日时的八个字。庚书是一种特制的专用长方形帖形红纸,上面绘有龙凤图案,写有“天作之合,龙凤呈祥”字样,中间有两排“〇”(空白圆圈)每排八个,供双方填写“八字”,一个圆圈内填写一个字。

这一仪注也称“传庚”、“换贴”、“小定”古之六礼“纳吉”,也相当于现在的“订婚”。若问某童是否订婚,则说“发了八字没有?”答曰:“发了”。

发八字之日,男方要向女方家中送“聘礼”。聘礼品种数量由媒人事先与两家协商,根据男家经济状况和双方意向决定。其中必须有证。“酒”是礼仪的最重要的象征。故未婚女子有“酒坛子”的代称。男女双方通过定亲缔结了婚姻,两家父母都要改口为“亲家”,每逢节气,如:端午、中秋、春节等都有由男方送礼到女家,礼物往往依时令习俗而定,不管什么时候的彩礼必须要有送酒,荆南一带俗称女儿叫“酒坛子”“坛子”,其意是养了女儿要喝酒,故每逢春节男方必须送两坛子酒到岳父家。

5

送聘礼

“周公之礼,流传至今。有礼不灭,无礼不兴。吉星高照,礼到事成。龙凤呈祥,家道昌盛。”

亦有“无酒不成礼仪”的俗语。由男方送聘礼送到女家,女家接到礼盒时,由长辈开盒唱:“一步上金台,仙人送礼来。双手打开宝盒盖,取出十样锦物来。一取金箍耀眼,二取玉镯圆圆,三取胭脂水粉,四取坠儿金环,五取象牙梳篦,六取仅以绸缎,七取绣花罗裙,八取描凤披肩,九取手巾香脂,十取茶食圆圆。”送庚书和聘礼时,需有媒人同往。

监利民间婚俗之二《求亲、上头、媒人》

1

求亲

民谣:“男女都成年,婚嫁在眼前,请媒去说亲,定期把姻联。”

男女到了一定年龄,父母或自己开始选择对象,“那个男子不钟情,那个女子不怀春。”;“人恋双,马恋群”;“痴汉求丫头”。

男女结婚俗称“过会头” 、“过成婚”、“完婚”、“成婚”。男家择定婚期后,在家中宴请媒人,谓之“陪媒”。请媒人到女方家商定婚期和条件,主要是男方送给女方的彩礼的品种,数量和女方陪嫁的嫁妆等,谓之“求亲”。为尊重起见,往往采用“红纸绿叶”的书面形式“告期”。婚期约定后,称“报期”。

求喜:是女婿到了结婚的年龄,备置礼物到岳父家取恳求,男方在媒人的陪同下一起送恭贺喜,求喜词系媒人所念:盘古分天,周公之礼。男冠女结,当取女鸾配。兰桂齐芳,吉祥如意。诚叩泰山,准求大吉。请求选择X月X日..乃黄道吉日良辰。

2

上头

歌谣:“结婚前一天,彩礼送齐全。喜结秦晋好,礼重情更绵。”

结婚礼仪一般为三天:头天谓“上头”,亦称“过礼”,“纳彩”;第二天为“正期”,称“迎亲”,“娶亲”,“磕头”,把亲朋留下来,新郎新娘给亲朋磕头,亲朋们向新郎新娘丢茶钱。正式举行迎亲嫁女的多项礼仪;第三天谓“送恭贺”。

1,称谓“上头”?语意双关,寓意夫妻新婚上好的兆头。二是明天就要成为新娘的少女要改变发型;这天,女方家请一位已生育过男孩健康漂亮的妇女,用棉线把新娘的脸部和后颈部的汗毛绞净,谓之“开脸”或“扯脸”;未婚少女的发型一般是垂于脑后的长辫子,在“开脸”的同时要改变发型,绾起长发,在后脑部盘结成圆型,谓之“梳髻”,亦谓“上头”(有的地方是在结婚当天改变发型)。

2.迎亲酒。民谣:“坛装迎亲酒,两人抬着走。美酒敬岳丈,喜悦在心头。”上头之日,男方要派人给女方家送去彩礼。用红纸垫着彩礼,礼品上还贴着红“喜喜”字或用红纸剪成的吉祥图腾,象征吉祥或避邪。彩礼中必须有坛装“美酒”,古有“无酒不成礼仪”之说,故名“迎亲酒”。一般送半边猪肉,有的还用手推车装着整猪整羊(已屠宰整理好,供女方家请客之用),猪羊蹄子用红纸卷着。

3.台盒。民谣:“壮汉抬台盒,礼品好又多。珠宝和首饰,绸缎与绫罗。”彩礼名目繁多,除酒肉外,还有鲜鱼,鸡蛋,香烟,糖果,糕点红糖,新娘服装,衣料,金银珠宝首饰等,装在台盒中,每个台盒由两人抬着,送到女方家中后。女方盛情款待“帮忙送礼者”和媒人,酒肉饭饱后,又请“原班人马”用台盒抬着女方的嫁妆(亦称“嫁装”),返回男方家中,称“回礼”。也有的地方是在正期收部份嫁妆,抬到男家与花轿同行谓之“送亲”。台盒是由特制的木质雕花红漆做成的礼品盒,长方锥体,成宝塔形,高一米五,宽一米二,共有五层。“回礼”时里面装陪嫁礼品:一层装糖果糕点;二层装房契或其他物品;三层装金银珠宝首饰;四层装新郎服装;五层装新娘服装和妇女之用品,琳琅满目。富裕之家礼品更多,陪嫁更加丰盛。

由于男女双方家中各有经济条件不同,故“彩礼”和“陪嫁”亦根据各自家境不同而有所不同。男女双方互备礼品的品种和数量,须在“求亲”时,媒人从中说合,俗有“丑女不可贱女方”之说,故达成协议。有女方对礼品的数量和质量提出要求较高,男方无法达成,男方便请媒人从中劝解,几经“讨价还价”,最后才在“亲家相互体贴”的气氛中达成协议。有的女方家境不好,只能用男家送给的礼金购置陪嫁,再无能多备嫁妆。便叹道:“上等人家贴钱嫁女;中等人家养女嫁女;下等人家卖儿卖女。”

4.七罐五圆。民谣:“七罐加五园,五男二女全。七罐七胎盘,五圆五状之。”在嫁妆中,“七罐五圆”乃是必备的日用品和吉祥物。“七罐”是七个陶罐。“娘家陪嫁好大方,八个禄罐满满装……”民间妇女生小孩时的胎盘,都是用陶罐装着,就近抛入河湖或池塘水底,或埋入土中,据称如此婴儿才能健康成长。有“避邪”之意。有的人家也可以把罐子作为煮饭、熬汤之用。因此,七罐便预示婚后生育七个子女。“五圆”是大中小相配套的三个木盆(寓意“三元状元、榜眼、探花、及第)和一个马桶、一个圆凳,象征团团圆圆,五子都中状元。

3

媒人

歌谣:“媒婆嘴巴巧,会当月下老。男女结成双,牵线架鹊桥”。

“一双仔鸡两壶酒,送与媒人开金口,今年是否能圆全,全凭媒人腿和口。”还有谚语,“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媒人牵线,两相情愿。”

如果说新郎新娘是婚庆中的主角,那媒人就是总导演。俗有“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双;“无曲不成酒,无媒不成婚”;“会做媒的两头说,不会做媒的两头诀。”之说,故单列一节对其作一个介绍:

媒人(若是女性,则以称“媒婆”)是男女婚配的介绍人,既是男女从订婚(发八字)到结婚全过程中的结合调解人,又是发生婚姻纠纷时的证人,故称媒证。媒人又称月下老人,简称“月下老”或“月老”。(传说中专管人间婚姻的神。袋中藏有“赤神”,亦称“红线”)暗系在男女双方脚上,使他们成为夫妇。

民间俗语中有“会做媒的迷迷合两头;不会做媒的两头挨迷”。从发八字到结婚,男女双方家中有关儿子婚姻大事中的一些具体事项,如聘礼和彩礼的多少,婚期的确定等,都要请媒人谈合,劝说、沟通、协商,两家都感谢媒人,反之,双方都抱怨媒人。媒人参与婚俗礼仪全过程中如提亲送聘礼,发八字,求亲迎亲等,都要接受男女双方家中吃请,次数较多,故有“媒人十八餐”之说。在从发八字到结婚的喜庆中,要“打发”媒人,即向媒人送礼品,主要是烟酒和衣料(富家还送银两)。 

“新人进哒房,媒人甩过墙”意指男女双方拜堂成亲进入洞房之后,媒人的职责全部完成,再也不必找媒人了。结婚后夫妻发生矛盾纠纷,媒人再也没有责任。因此又有“包得新人进房,包不得你养儿子”的说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