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岁考上北大的学霸田晓菲,28岁嫁给52岁美国老头,如今怎样了

 鹿茸图书馆 2021-05-13

田晓菲的一生离不开诗歌,年少时因为诗歌而出名,得以入学北大;在大学时,因为发表《十三岁的际遇》而广为人知;在哈佛读书时,也是因为诗歌才结识了丈夫,并且和他走到一起;任教后更是致力于梁朝宫廷文化研究,不辞辛苦地宣传东方文化。

无论是从诗人到学者、还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到大洋彼岸的异域,身为女性的田晓菲,始终一路高歌,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她精彩的人生经历亦是一本传奇。

少时成名

田晓菲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小康之家,因为父母在天津文联社工作,自幼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她在很小的时候,便表现出极强的文学天赋。

在田晓菲五六岁的时候,她的父母便让她开始阅读和学习诗歌,对她进行指导和引领,田晓菲由衷地喜欢上了诗歌写作。当同龄人还在肆意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时,田晓菲就已经在《天津时报》上发表了自己的诗作。

之后更是先后出版了五本诗集,同当时很多出名的老一辈诗人们成了忘年交,小小年纪,就已经小有名气了。1985年,田晓菲13岁,她还在天津中学读书,因为出众的文学天赋,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了她。

这一举动,无论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是在放在当下,能够以十三岁的年纪被北大这样的高级学府破格录用,都是一件能够引起轰动的大事。而身为事件主人公的田晓菲自然也当得上“天才少女”一称。

北大才女

在进入北大校园之后,田晓菲的文学之路越发顺畅,混得很是风生水起。在校期间,适逢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当时只有16岁的田晓菲写下了她的代表作之一——《十三岁的际遇》,讲述了她与北大的缘分以及在北大的校园生活。

文中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她对北大校园的眷恋和憧憬,文笔清新优美,积极向上,收获了一众好评。而这篇文章后来更是被选入了中学的课本,为她的少年时代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田晓菲还在校园中结识了查海生,也就是著名诗人海子。

两个人因诗歌结缘,相互欣赏,相互鼓励。后来海子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的时候,还对田晓菲创作的诗歌进行了点评,说她若是一直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一个伟大的诗人。彼时的田晓菲春风得意,生活一片美好。

哈佛博士

1989年3月24日,年仅25岁的海子选择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这在当年的文坛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而好友的死亡更是对田晓菲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她不能理解一个曾经鼓励自己坚持诗歌创作的诗人 ,竟然会选择放弃诗歌,放弃自己的生命。

田晓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再继续创作诗歌,而在她沉寂的时间里,田晓菲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制定了新的人生规划。

于是她选择考入了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开始攻读博士,彼时她才20岁,是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1998年,田晓菲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2000年正式开始在哈佛任讲师。

邂逅爱情

如果要问田晓菲在哈佛期间遇到的最难忘的人是谁,那答案一定会是斯蒂芬·欧文。

斯蒂芬·欧文是美国闻名的汉学家,他自幼喜爱中国古典文化,研究方向也是中国古典诗词。还因为对诗歌和汉文化的喜爱,他给自己起了一个格外诗情画意的中文名字——宇文所安。

而当年他和田晓菲相识的时候,他正在哈佛大学任职教授,也就是田晓菲的导师。因为共同的喜爱,两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配合得十分默契。

而随着越来越深入地相处和了解,宇文所安对这位来自东方的女子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1998年,田晓菲毕业。宇文所安邀请她去爬山,在下山的时候,宇文所安正式对田晓菲求婚。但田晓菲当时只顾着下山,并没有注意到宇文所安说的话。

一直到他们下了山回到车里,田晓菲也没有给出答复。下车后,再也按耐不住的宇文所安询问她为什么不回应他的求婚。田晓菲这才反应过来,刚才他是在对自己求婚。

田晓菲对宇文所安还是很有好感的,但是出于对年龄和文化差异的一系列考虑,她不确定宇文所安是不是她合适的伴侣人选。于是田晓菲就将她的想法告诉了宇文所安,还有另一位爱慕者追求自己的事实。

宇文所安丝毫不气馁,他先是通过数字分析的方式,将他和另一位情敌的优劣对比分析,让田晓菲自己选择。但这种功利性太强的做法很让田晓菲反感,所以她并没有因此接受宇文所安。

而宇文所安在分析利弊之后,又为田晓菲改作了一首古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千里蝉娟照,爱若磐石坚。”,表示他对田晓菲的这份爱意重如“磐石”。

宇文所安的这首诗彻底地打动了田晓菲的心,她觉得在宇文所安理性客观的背后,他同时也是一个诚实的男人,他的骨子里带着中国人的传统爱情观,这让田晓菲很是感动。于是,她答应了宇文所安的求婚。

结为连理

毫无意外,这份恋情遭到了反对。在田晓菲的父母看来,这份跨越国籍和年龄鸿沟的恋情很是荒唐,他们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

但田晓菲却并没有妥协,她坚信灵魂和思想的契合,宇文所安就是那个她认定的人。两个人不顾外界的眼光,始终携手不离,一起克服了各种困难,最后也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同意。

1999年,他们在纽约举行了一场浪漫又温馨的婚礼,28岁的田晓菲毅然决然地嫁给了已经53岁的宇文所安。婚后,田晓菲改了国籍,并且因为丈夫的原因,她给自己取了相似的笔名“宇文秋水”。

田晓菲当时是国内很多人的励志榜样,她的这一系列行为在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认为她崇洋媚外,抛弃了自己的国家。

可即便如此,田晓菲依旧选择坚守她的婚姻。

因为能力优秀,她先后到柯盖德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进行任教,但为了不和丈夫两人相隔异地,最终田晓菲还是选择回到了哈佛大学担任讲师。

收获幸福

说起幸福是什么,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对幸福的定义更是不同。但就目前看来,田晓菲的人生是成功的,更是幸福的。

在工作上,田晓菲把自己对文学的追求当作一生的事业来做,她可以与自己最爱的诗歌为伴,这无疑是幸福的。而在生活上,她与丈夫惺惺相惜,志同道合,是一对思想和灵魂高度契合的完美伴侣,这更是幸福。

田晓菲明白了为谁而活,怎样做才是幸福的,所以她获得了自己想要的。而我们只要能明确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且为之努力,找到心中最终的平静,也一样能够收获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