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不胖,肚子却大,一坐下来,腹部立马堆起...

 fjgsd 2021-05-14
腹部立马堆起几层肥肉,这是典型的“湿气型肥胖”,祛湿“一把手”被发现,不是生姜,平时喝一点,湿气不逗留,赘肉不敢“放肆”

夏天即将到来,虽然气候变暖,雨水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南方、沿海城市总是阴雨绵绵,几乎天天都在下小雨,空气潮湿,使得体内的湿气聚集,因此湿气会加重。

湿气,是一种津液过多的表现,是“风寒暑湿燥火”六邪中,最难去的邪气,中医称之为“湿邪”。“湿邪”来临,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人不胖,肚子却大,一坐下来,腹部立马堆起几层肥肉,这是典型的“湿气型肥胖”。

除此外,我们还能通过这几个部位判断体内的湿气重不重:
1.脸部——眼袋下垂,脸色看起来蜡黄、暗沉,经常脱发、掉发;
2.口舌——舌苔厚腻、滑而湿润,咳嗽时痰是稀白的;
3.睡眠——睡觉打呼噜,而且痰还多,常常感觉睡不醒;

4.便便——大便会发黏,容易粘在马桶上,经常溏软不成形;
5.精神——提不起精神,看着病恹恹的样子,像裹着一块布,身体困重;
6.身材——小肚子比较大,而且下半身肥胖,小腹赘肉明显增多;

7.体力——锻炼时体味较大,容易胸闷气短,气喘吁吁
8.皮肤——皮肤油腻,异常瘙痒、出现湿疹,容易想挠破;
9.关节——腰腿疼痛,会出现肩周炎、颈椎病等关节疾病。

1994年,我跟着一个乡村老中医学习,他专门教我4个祛除湿气的方法,我当时以为他只是江湖行医,没想到我才是有眼无珠!
当时我还年轻,还体会不到老中医的医术精湛,直到在这二十多年,我在无数病例中慢慢验证,才体会到这点,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1.按摩阴陵泉
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脾脏。

2.点按承山穴
很多人点按承山穴时,会出现显著的酸疼疼痛感,这是由于身体有体内湿气的原因。
而在按揉该穴一段時间后,便会感觉人体略微发热,这预兆着气血止脱生发,湿浊降低。

3.白术泡脚
白术泡脚可以有健脾益气,缓解疲劳的作用。不但对脾胃有改善功能,还可以改善足跟痛。大家多泡脚,春季泡脚效果也挺好的。

不论是按摩法还是泡脚法,有着不花钱、实用的特点,但同时见效较慢,可以配合茶疗一起,效果更好更快!

4.祛湿——首推祛湿疗法
《本草拾遗》上有记载:“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唐代刘贞亮也曾经总结说,茶有十德: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养身体......

我有一个祛湿的特效方,分享给大家,组成是:红豆、薏米、荷叶、栀子、橘皮、茯苓、大麦、甘草、桑叶与芡实,共10味。

大家应该看出来了,这是根据红豆薏米茶改良来的,如果只喝红豆薏米茶,只能起到不错的祛湿功效,而湿气的根源我们在前文说了,是脾胃虚弱。

而红豆薏米在健脾养胃方面,则是毫无建树。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喝了红豆薏米茶,开始时效果很不错,到后面却容易反复的原因。

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所以我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将这个方子进行了改良,加入了荷叶、栀子、橘皮、茯苓、大麦、甘草、桑叶、芡实8味,别小看这几样“药食同源”的食材:

1.荷叶、栀子、橘皮——健脾三君子——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的功效。 《别录》: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2.茯苓、大麦、甘草——祛湿三先锋——《本草拾遗》:生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

3.桑叶、芡实——健脾胃的左右金刚——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

加上原来的红豆薏米,10味一起,不仅把湿气赶出身体,而且使得脾胃变得“强壮”,从根源上杜绝湿气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