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初中生所涉及的主要修辞手法

 海珠儿书院 2021-05-14

修辞手法:

比喻

[83考:黔

西南2017.23

2015.202013.

17(2)]

辨识

(本体)(喻词)(喻体)

明喻:像、好像、仿佛、如同、……似的等。

暗喻: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破折号等。

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作用

(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答题规范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抒发(烘托)人物……的心情。

举例分析

(统编七上)朱自清的《春》中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花的美丽、繁多,表达了作者对野花和春天的喜爱之情。

拟人

(82考:黔西南2015.19;黔南2015.14)

 

辨识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作用

将物人格化,使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表达生动有趣;给读者鲜明的印象,引起情感共鸣。

答题规范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拟人化,形象生动(生动准确)地写出了……抒发了……的情感。

举例分析

(统编七上)朱自清的《春》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反问

(黔西南

201520)

辨识

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不需要回答。

作用

态度鲜明;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情感。

答题规范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突出(强调)……的特点。

举例分析

(统编七下)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中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这样的世界的奇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设问(黔西南2015.20)

辨识

为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自问自答。

作用

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使文章波澜起伏。

答题规范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引人思考,强调了……的特点。

举例分析

(统编八下)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中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表明了作者对反动派强烈的憎恶之情。

 

排比

 

辨识

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

句式整齐,增强气势;长于抒情,更有气魄;叙写透辟,条分缕析。

答题规范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表现了/抒发了……的特点/感情。

举例分析

(统编八下)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中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的特点。

 

夸张

 

辨识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进行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

作用

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引起联想效果,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答题规范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的特点,突出表现了……的感情。

举例分析

(统编七上)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中描写皇帝喜欢新衣时写道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皇帝的穷奢极欲。

反复

辨识

同一个词语或句子反复出现。

作用

多次强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答题规范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使人对……印象深刻,强调了……的内容(主旨、心情)

举例分析

(统编八下)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中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无限赞美之情。

对偶

辨识

结构相同,字数相等,上下两句词性相对、意思相近或相反。

作用

,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使语言节奏明快。

答题规范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形式优美,突出表现了……的感情。

举例分析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