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一道中考语文试题的质疑

 新用户8489cL9T 2022-07-06 发布于广东

文:聂传安



监考中考语文时,因为是自己所教学科,我自然对试卷多看了两眼。

今年的“文学作品类”阅读题一改往日故事类文章,而选用了一篇散文,名为《在地图上旅行》,作者张凌云。

身为地理爱好者的作者醉心于长时间地看着地图“神游”。在被节选的文章里,他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起点,到江南丘陵到四川盆地到黄土高原到青藏高原到塔克拉马干沙漠到准噶尔盆地,最后以中国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为终点站。


这里不对选文做任何评判,只想谈谈其中的一道题。

且看试卷第15题: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4分)

第⑤段画线的句子为:

站在陕北苍茫的大地上,我仿佛听见来自蒙古高原的北风,年复一年地默默搬运堆积着黄土,又仿佛听见头扎白毛巾的老乡,远远地唱着苍凉的信天游,还仿佛听见铿锵的安塞腰鼓,精壮的汉子们手执鼓槌,鲜艳的红丝带来回飘舞……

三个“仿佛听见”间隔出现,应该属于修辞中的反复;三个由“仿佛听见”引导的句子又形成一组排比。联系这么多年来修辞一般多考比喻或拟人,今年的赏析题估计会让不少考生与老师心中一紧。

这也不论。

我想说的是这段让数以百万计考生赏析的句子是否存在明显的语法问题。


我们先看两个简单的句子:

1.李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2.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

明眼人一下子就发现这两句的自相矛盾之处:第1句既然是“基本上”就不能再用“全”;第2句既然“遇难”就不会再“幸存”。

那么我们且看画线语段中的一句:

我仿佛听见来自蒙古高原的北风,年复一年地默默搬运堆积着黄土。

既然是“听见”,又何来“默默”呢?

查词典,默默指“不说话、不出声的样子。”

即便“听见”前面有“仿佛”一词,但“听见”的对象理应是可以入耳的声音,这不容置疑。

“听见”与“默默”明显矛盾。

我们还不论强劲的“北风”“搬运堆积黄土”时是否真的会“默默”(沙尘暴就是干这活的)的是否失实,也不再论“搬运堆积”是视觉所致还是听觉所致的搭配是否得当。

如果有人说,此句写的是作者想像自己置身于黄土高原上的一种奇特的感觉,那时耳朵与眼睛互通,然后再告诉我此句还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我只能瞪起吃惊的小眼神呵呵了。


再看两个简单的句子:

3.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4.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初中的孩子也能一眼看出这两句明显的毛病——搭配不当。

3句中,“舞姿”不能“萦绕耳畔”;第4句中,“乡音”自然不能“看到”。

那我们再看看被赏析语段中的一个句子——这个句子与第4句是何其相似:

还仿佛听见铿锵的安塞腰鼓,精壮的汉子们手执鼓槌,鲜艳的红丝带来回飘舞……

很明显,此句的谓语动词只有一个“听见”,后面的内容都应该属于“可听”的。

“铿锵的安塞腰鼓”的确可听。

“汉子们手执鼓槌”、“红丝带来回飘舞”也是可听的?!


我不知道做题时考生们会不会发现这么明显的问题。估计即使发现了,他们那时也只能想“这是优美的句子”、“这是需要赏析的句子”、“我看着是错误,那是因为我水平还不够高的原因”等等,然后唯心地写了一大堆赞美这句子如何好的话。

也许他们回过神来,会奇怪这段画线句子为何是放在15题里让他们赏析,而不是放在第4题上让他们改病句。

谁都难以保证写出来的文字都完美无比,所以我写此文对作者没有任何苛责意。

我只是想说:这是中考语文试卷,这一道是句子赏析题。

命题者的选择是不是应该慎重慎重再慎重呢?



附:这道题的参考答案:

【答出修辞手法给1分,具体分析给3分。示例:使用排比(反复)手法,(1分)内容逐层展开,从地形地貌写到民俗文化,突出了陕北高原的苍凉、厚重和人们的刚健、豪放;(2分)情感逐渐加强,抒发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赞美和热爱。(2分)(本题最多得4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