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口历史上的5个跑马场

 人文武汉 2021-05-15

赛马(跑马)运动(文化)源自于英国。

1750英国赛马会由一群热爱赛马的绅士成立,已有250多年历史。当时这些绅士们在伦敦会面,随后不久,他们便把地点移到了纽马基特。在它的咖啡室(Coffee Room)里,我们得知这个名字并不花哨的房间正是英国乃至世界赛马的源头。当年酒足饭饱的英国绅士无所事事之余,拉来各自的马两两对决(match race)。比赛逐渐推广,因此需要制定众人遵守的赛马规则(Rules of Racing)。这些规则沿用至今,各国效仿。

英谚有云:“英国绅士最重要的事物有三:妻子、情妇和赌注登记簿(book/wager book)。随着赌金、参赌人数、赛事数量的增加,需要有人专门来记录这些数据。由于记录的过程叫做“make the book”,因此这项新职业叫做赌注登记经纪人(bookmaker,也称作庄家)。这时的赌注采用的是定注分彩法(Fixed-odds betting,即固定赔率博彩),亦即下注后无论赔率如何变化,都不影响买入时的赔率。

照片枫影斜渡提供 

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西班牙人约瑟夫-奥列尔(Joseph Oller)发明了同注分彩法(语出法语 pari mutuel,意即相互下注,即彩池制博彩)。投注时先把所有赌金放入同一彩池,赛后主办方会先行抽取税金和手续费,之后胜者按照下注金额大小分配彩池的余额。这种方法与定注分彩法的最大区别在于:下注后赔率仍然会继续变化,直到彩池关闭为止。所以赌民只有在比赛结束时才知道最终的赔率是多少以及自己的盈亏情况。

热闹的赛马与博彩相结合,观者如云,参与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人把它带到了中国。1861年汉口开埠,华界花楼巷的下首便是英租界,1864年汉口筑城堡,从硚口到沙包(今一元路附近)筑起一道墙,汉口始有城墙内外之别。英国人在英租界外、城垣内开设了汉口第一个跑马场;约在1898年随着法租界房地产的开发,第一个跑马场关闭。之后,有了城外(1907年城墙拆除)的西商跑马场、华商跑马场、公共体育会跑马场、万国跑马场,至1949年所有的跑马场关门,汉口的跑马场存在了80多年的时间。

1877年《湖北汉口镇街道图》城内有跑马场。

1864年汉口跑马场的英文资料

No1.汉口堡垣内的跑马场

1861年,汉口开埠,英租界聚集了众多外国商人,英国人、俄国人、美国人、法国人蜂拥而至,洋人在汉口生活,做生意之余少不了娱乐,租界里就有了波罗馆(club)俱乐部,喝咖啡观洋剧,英国人把他们的跑马文化也带到了汉口,1864年在汉口城垣内、英租界外东北角就有了第一家跑马场。这个跑马场的位置大约在今蔡锷路、洞庭街、兰陵路、中山大道合起来的范围。

1865年,法国人接踵而至,本来继英国人之后在汉口也要搞一个租界的,可是忙于国内普法战争及中法在越南开仗,法租界签约虽有意向,但没有签成,只是在意向中的法租界建了一栋楼作为领事馆,领事馆的外围就是跑马道,所以今洞庭街法国领事馆的院墙大门与楼房间还有十来米的距离。直到1896年法租界才签约,那是后话。此时,英国、美国、俄国等国的领事馆都设在英租界。

1864年开张,到1898年搬迁,汉口第一家跑马场存在了卅多年。

1878年,跑马场初期的看台,城墙上有中国人观看。

这张照片里有中国小孩。

马师

中国人,马师?还是饲养员?

右边的中国人应该是马师。

这栋房子应该在马场外围。

1889年,马场被大水淹没。

 兰台行走在网上拍得的三张跑马场老照片中的一张,背后英文注明1900汉口跑马场”,与老明信片进行对比为同一建筑,但和1889年赛马场照片主体建筑明显不同。也有可能是城外新开张的跑马场建筑。存疑。

1899年,《武汉略图》上就有了城墙外的西商跑马场。

这张照片的建筑还有遗存,在解放大道武汉话剧院内。

北欧建筑盛行此陡坡顶。 

No2.汉口城垣外的西商跑马场

1896年,法租界签约,《汉口法国租界及其建筑》一书,法国学者尹冬茗文章说,“(1865——1895)法租界里唯一的建筑就是法国驻汉口领事馆,周围的土地都被荒废,好长时间都出租设立了一个赛马场”“到1898年初,领事约瑟夫.德托美最终决定修建道路、收购土地及编制市政管理规定.1898年51日,法国租界正式颁布这个市政管理规定”

汉口城垣内的跑马场看样子是保不住了,马,还是要跑的,娱乐、赚钱两不误,于是怡和洋行的英国人又找地产商刘歆生购买了汉口城垣外800多亩地,建汉口第二个跑马场,在1899年测绘的《武汉略图》上就有了西商跑马场的身影,而不是常说的1902年。马场正式命名“汉口西商赛马体育会”,除建有环形马道、大看台外,还配备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网球场及公事房、酒吧间、游泳馆等附属设施。

西商跑马场的跑道

西商跑马场的看台西商跑马场大门的老明信片,大门上英文很清晰地记载西商跑马场实行的会员制,门口道路为私人产权,仅供会员通行。可以说明华商跑马场的建立,以及刘歆生所谓的“受气”与华夷民族之争无关。

1930年,《武汉三镇实测详图》上有4个跑马场,汉口跑马场的鼎盛时期,是中国有跑马场最多的城市。 

华商跑马场坐落在航空路华科大同济医学院,这块场地今为学院的体育场。

No3.华商跑马场与西商跑马场较劲

1906年,眼见西商跑马场赚的盆满钵满,汉口的商人坐不住了,刘歆生出地,几个大亨牵头,华商也在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搞了一个跑马场,名曰"汉口华商赛马公会"办公地设在今汇通路武汉文史馆——很长一段时间是武汉市公用局所在地。武汉的一些人说是因为西商跑马场不让华人进,这些商人们为了“争气”开华商跑马场,华人可以岔进,这话纯属为商人们脸上抹粉,进跑马场是要买票入内的,座位票也就是彩票(马票),你买了某号码的马,赢了,有赚的,输了,就当看个热闹作了贡献。

座位票也就是赌马的彩票。

万国跑马场的股票,董事长是老外,汉商与外商合资。

No4.中外合资的万国跑马场

1926年,王植夫等商人与外商合资在今唐家墩马场角一带修建万国跑马场,可见刘歆生们建华商跑马场“争气”之说纯属无稽之谈。80年代为湖北省汽车运输公司的停车场、修理厂,90年代为驾校、华南果批市场,跑马场看台一直存在,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万国跑马场建筑拆除建唐家墩万达广场。

1931年,汉口大水,陆地行舟,难民在万国跑马场看台上避难。

1930年地图上的公共体育会跑马场,王家墩飞机场旧址。

No5.王家墩的公共体育会跑马场

1928年,这个公共体育会跑马场留下的资料很少,过去被人们忽略了,什么时间建的?什么时候没有了?都不清楚,但这个跑马场确实存在过。

192915日市工务局的一份报告中称,汉口铁路外公共体育会跑马场“场地平阔,东北两方尚多隙地”“堪为建筑飞机场之用”,不久在此地建成汉口机场(王家墩机场);在同期的另一份文件中,武汉市社会局转建筑汉口新村筹备委员会拟借华商、万国、公共三跑马场举行义务赛三天,请(湖北印花税局)豁免印花税,跑马不交税,中央政治会议武汉分会财政委员会没有批准这份豁免三天印花税的报告,“碍难照准”。

1930年的《武汉三镇实测详图》的西北部就有公共体育会跑马场与飞机场。

编辑:关 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