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青松:尚友堂刊本《拍案惊奇》影印后记

 古代小说网 2021-05-16


中国古代由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均滥觞于明代,产生了两部划时代的作品,长篇是《金瓶梅》,短篇集则是凌濛初的“二拍”。

《尚友堂刊本拍案惊奇》

《拍案惊奇》刊行于明崇祯元年(一六二八),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出版家凌濛初。这部书是受冯梦龙“三言”的影响而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与后续的《二刻拍案惊奇》在文学史上并称为“二拍”。

凌濛初(一五八〇—一六四四),字玄房、稚成,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凌氏的文学创作才藻丰赡,颇为可诵,在当时就得到极大的认可。冯梦龙《太霞新奏》云:“初成天资高朗,下笔便俊,词曲其一斑也。”

冯梦龙之于“三言”只能是编著,不是一时之作,而“二拍”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其作为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自有非凡的意义。

以凌濛初为代表的凌氏家族,还在出版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以凌刻本著称于世,刊刻套色书籍多达二十六种约二百卷,其中不乏小说戏曲,并缀以精美版画插图。凌濛初与同里闵齐伋在普及与应用“套印”这一独特的印刷技法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印刷史上公认的套版刻书名家。

《凌濛初全集》

凌氏的“二拍”在国内命运多舛,屡遭查禁,从清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到同治七年(一八六八),江苏、浙江连续三次大规模查禁淫词小说,其书目都列有《拍案惊奇》。再者“三言二拍”的选本《今古奇观》行市后,对原著冲击巨大。

这两个主因导致原著的流传逐渐式微,《二刻拍案惊奇》甚至在国内销声匿迹。《拍案惊奇》命运稍好,在清代有十几个版本流传,但也篡改削删得面目全非,每况愈下。所幸日本尚保存两部原刊本,使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这一文学珍品,传承不绝。

01
一、尚友堂刊《拍案惊奇》版本述略

《拍案惊奇》之初刻本为苏州尚友堂刊刻,目前所知仅存两部明刊本:一为日本日光山轮王寺慈眼堂法库所藏,是举世唯一的四十卷全本;另一为日本广岛大学所藏,三十九卷本,为初刻后印本。

尚友堂刊本《拍案惊奇》

(一)慈眼堂藏本。

分装十册,四十卷,每卷演一故事。正文半框高二十点一厘米,宽十四点二厘米;半叶十行,行二十字,有圈点断句、夹批及三字行眉批。白口单鱼尾无界栏,四周单边,正文版心上镌“拍案惊奇”,中为卷数页码,下镌“尚友堂”;插图版心上镌“拍案惊奇像”,下镌页码。

书名页蓝墨刷印,三栏双边,右栏:即空观评阅出像小说;中栏大字:拍案惊奇;左栏为四行小字识语,末署:金阊安少云梓行。右下角以朱墨钤:尚友堂印;左上角钤花押印。首册序言下端及每册卷首钤盖“天海藏”竖条印押。卷首即空观主人序;次凡例五则,末题:崇祯戊辰初冬即空观主人识。

据此可知此书初刊于明崇祯元年。次目录四十卷;次插图四十叶八十幅。正文缺两叶,卷十二第十四叶及卷三十五第八叶,余皆完整无缺。

其识语云:

即空观主人,胸中磊块,故须斗酒之浇;腹底芳腴,时露一脔之味。见举世盛行小说,遂寸管独发新裁,摭拾奇袤,演敷快畅。原欲作规箴之善物,矢不为风雅之罪人。本坊购求,不啻拱璧;览者赏鉴,何异藏珠。金阊安少云梓行。

尚友堂刊本《拍案惊奇》卷一

苏州古有金门、阊门两城门,故以“金阊”借指苏州。故尚友堂即为苏州书坊安少云所设。其识语既颂扬即空观主人凌濛初之文采,又可先入读者眼球广而告之。

日本十七世纪中期,依托日光山轮王寺,以天海大僧正为中心建立起来一座藏书楼,名“天海藏”。天海大僧正(一五三六—一六四三),又敕赐“慈眼大师”名号,俗名芦名兵太郎,幼名龟王丸。

所谓“天海藏”,就是指以天海大僧正的名义,收储于轮王寺慈眼堂的外典汉籍。它是目前已知的收藏汉籍、特别是明版小说最为丰富的日本寺庙。马幼垣先生考证,“天海藏”三字,有时用图章,有时书写,而且有好几种不同的写法。慈眼堂所藏万历本《金瓶梅词话》(日本大安株式会社影印本的底本之一)封面,亦有“天海藏”印迹。

(二)广岛大学藏本。

分装十二册,三十九卷。原属日本细野燕台氏旧藏。与慈眼堂本相较,缺少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姨病起续前缘》一篇,而将卷四十《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重刻前移充为卷二十三。其余三十八卷则皆为尚友堂本原板。慈眼堂本所缺的两叶四面,广岛本不缺。

《尚友堂刊本拍案惊奇》

广岛本书册边缘有过裁切。封面题:支那小说,拍案惊奇。书名页三栏双边,书眉题:初刻,字迹靠近顶端被裁去一半。右栏:即空观主人手定;中栏大字:拍案惊奇;左栏:本衙藏板翻刻必究。右下角钤盖蓝印圆章:广岛大学图书NO.19854;居中顶端钤盖:广岛大学图书之印。扉页书名加“初刻”二字,说明此时《二刻拍案惊奇》已经上市。

卷首即空观主人序,右下角钤盖:细野申三金匮云笈、北畠千钟房章;次凡例五则;次目录三十九卷;次插图三十叶六十幅。插图次序凌乱,与目次不合之处颇多。其中有两叶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权学士权认远乡姑 白孺人白嫁亲生女》和卷七《吕使君情媾宦家妻 吴太守义配儒门女》的插图。

版刻比对可以确认广岛大学藏本是尚友堂原刊后印本。正文“字迹每多模糊不清,板框边缘断烂之处极多”(李田意语),且眉批偶有缺失。所缺卷二十三,正好出现在尚友堂刊《二刻拍案惊奇》(内阁文库藏)的卷二十三。

《尚友堂刊本拍案惊奇》版权页

推测当时尚友堂急于出版《二刻》,但还未得到卷二十三和卷四十的书稿。为了凑齐四十卷尽快上市,只好把《拍案惊奇》卷二十三的板木抽出去填补《二刻》,仅将版心“拍案惊奇”挖改成“二刻惊奇”,卷首的“拍案惊奇”却忘了改。卷四十则采用了凌濛初的《宋公明闹元宵杂剧》拼凑。

 由于板木流转或损毁,导致后世想再刷印《拍案惊奇》时,已经缺少了卷二十三,只好补刻最后一卷移到前面来使用。

于是造成了广岛大学本的现状。可见板片流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改头换面,前毁后补。

02
二、清刊本《拍案惊奇》版本述略

清代刊行的《拍案惊奇》屡遭查禁,导致面目全非,与原著相去渐远。在前辈学者孙楷第、大冢秀高、柳存仁、王清原等著录的基础上,经笔者统计,流传下来的堂号大约有二十个。

最有价值的当属覆尚友堂本,有金阊藏板本和富文堂本。其次流传最广的是消闲居本,主要分为三十六卷本和十八卷本,十八卷本每卷演两个故事,也是三十六卷的内容。后世各种版本基本根据这两个系统翻刻删减重印。

(一)金阊藏板本。

四函二十册,三十六卷。此本为覆尚友堂本,版式与尚友堂本相同。书名页三栏圆角单边,右起:新镌绣像批评原本,拍案惊奇,金阊藏板。半叶十行,行二十字。部分书叶版心尚存“尚友堂”三字。插图三十六叶七十二幅,刻绘接近尚友堂本。此本缺少尚友堂本凡例五则与后四卷小说和插图。钤印:不登大雅文库、鄞马廉字隅卿所藏图书、国立北京大学藏书。马廉旧藏,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

姑苏原本《拍案惊奇》

(二)富文堂本。

三十六卷,分装十册。书名页三栏,右起:新镌绣像批评原本,拍案惊奇,富文堂藏板。每篇有夹评及眉批,版心存“尚友堂”字样。版式与金阊藏板本接近,当同为覆尚友堂本。卷首即空观主人序文也与尚友堂本文字相同。柳存仁《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著录。英国皇家亚洲学会藏。

(三)消闲居本。

三十六卷,清乾隆年间刊本。书名页三栏单边,右起:姑苏原本,绣像拍案惊奇,消闲居精刊。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四字。半框高二十点五厘米,宽十四厘米。卷首即空观主人序,次目录,次绣像三十六叶七十二幅(东京大学藏本略为二十四叶),图像简单粗糙。序言文字与明刊尚友堂本多有出入,正文内容变化不大,将眉批改为夹批。此三十六卷本流传最广,后续多据此翻刻重印。北京大学图书馆、东京大学双红堂文库、寒斋等处有藏。

消闲居刊本《拍案惊奇》

又,十八卷巾箱本,每卷二篇小说,计三十六篇。书名页二栏双边,右起:姑苏原本,袖珍拍案惊奇、消闲居精刊。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五字。半框高十二点八厘米,宽九点九厘米。卷首有拍案惊奇序、目录。无图。内容多删节。孔夫子旧书网曾售出此版本。

又,八卷二十三回本。清乾隆四十三年刊行,写刻本。每回一篇小说,十四回、二十回、二十二回为两篇,计二十六篇。书名页三栏双边,书眉题:乾隆戊戌年新镌;右起:姑苏原本,拍案惊奇,消闲居精刊。半叶十四行,行三十字。书长二十四厘米,宽十三厘米。卷首即空观主人序,次目录,无图。后世覆刻又删改为八卷二十二回本。

(四)聚锦堂本。

三十六卷。乾隆四十九年刊行。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五字。辽宁省图书馆藏。

(五)苏州松鹤斋本。

二函十册,三十六卷。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五字。无图。马廉旧藏,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

(六)万元楼本。

大型本,三十六卷,分装八册。书名页黄纸三栏,右栏:姑苏原本;中栏大字双行:绣像拍案、惊奇;左栏:万元楼精刊。下有两章,阴文圆章:开卷有益;其下阳文方章:静观自得。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五字。无图。郑振铎《西谛书目》、柳存仁《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著录。英国博物院等藏。

启元松刊本《拍案惊奇》

(七)启元松本。

二函十二册。大型本,三十六卷。道光十六年刊行。书名页三栏双边,右起:道光丙申重镌,拍案惊奇,启元松藏板。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五字。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等。

(八)书业堂本。

十八卷,嘉庆二十一年刊行。书名页三栏双边,书眉题:今古奇观;右起:嘉庆丙子刊,拍案惊奇,书业堂梓。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五字。周绍良旧藏,现存天津图书馆。

(九)同人堂本。

十八卷,分装十册。每卷二篇小说。书名页二栏双边,右起:姑苏原本,袖珍拍案惊奇,同人堂藏板。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五字。版式与消闲居十八卷本同。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有藏。

(十)无堂号本。

十八卷,分装八册。书名页三栏双边,右起:姑苏原本,拍案惊奇。左栏无字。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五字。半框高十三厘米,宽十点五厘米。无图。此本当为避祸隐去堂号。寒斋藏。

(十一)鳣飞堂本。

三十六卷。写刻本。半叶十三行,行二十六字。无图。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书业堂刊本《拍案惊奇》

(十二)同文堂本。

三十六卷。半叶十三行,行二十六字。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

(十三)京都敬业堂本。

巾厢本。九卷三十五回。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四字。无图。胡士莹旧藏,现藏四川图书馆。

(十四)烟台成文信本。

八卷二十二回。光绪二十三年刊行。半叶十行,行二十四字。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此外,有著录的三十六卷本还有文绣堂本、姑苏万丈楼本、万花楼本、万轴楼本、长春阁本等。

03
三、尚友堂本《拍案惊奇》的发现与回归

综上所述,在整个清代和民国时期,《拍案惊奇》的流传都是以三十六卷本及其删改本的面目出现的,世人并不知有四十卷全本的《拍案惊奇》存在。

一九二四年日本学者盐谷温在内阁文库发现了佚失数百年的《二刻拍案惊奇》,依据书前《小引》记载即空观主人“抄撮成编,得四十种”,盐谷温推断《拍案惊奇》或为四十卷。

《王古鲁小说戏曲论集》

一九四一年,日本学者丰田穰和我国学者王古鲁访书于日本日光山轮王寺慈眼堂法库,共同发现这部尚友堂原刊《拍案惊奇》四十卷全本。随后,丰田穰在一九四一年六月《斯文》杂志第二十三编第六号上发表了《明刊四十卷本〈拍案惊奇〉及〈水浒志传评林〉完本之出现》。

王古鲁从日本回国后,撰写了《摄取日本所藏中国旧刻小说书影经过志略》,发表在一九四一年九月《中日文化月刊》第一卷第五期,介绍在日本共摄书一百一十种,计二千零一十七页,其中尚友堂本《拍案惊奇》在第六十一项,拍摄计五十二页,包括了全部插图。他又在一九四四年二月上海《风雨谈》第九期发表《日光访书记》,向世人介绍四十卷全本《拍案惊奇》的详细状况。

但限于当时条件,王古鲁并没有将全本的《拍案惊奇》,尤其是最后四卷抄录或者拍照,只拍摄了部分书影。直到一九五六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的李田意教授,到日本搜集中国的古典小说资料,费尽艰辛得到轮王寺的许可,在慈眼堂法库拍摄到尚友堂刊本《拍案惊奇》全帙。同时还看到了广岛大学收藏的三十九卷本尚友堂原刊后印本,用以互校。随即开始整理点校工作。

之后先将尚友堂本的后四卷,在台湾地区《清华学报》一九六一年六月新二卷第二期和一九六二年五月新三卷第一期发表,并加以讨论和解释。全书于一九六七年四月在香港友联出版社排印出版。有少量删节,保留了全部八十幅图像。并于一九七五年五月再版时不作删节,保留全部内容和眉批。

李田意辑校《拍案惊奇》

至此,尚友堂本《拍案惊奇》实现了文本意义上的回归。李田意辑校本另有一九八一年二月香港大通书局再版等。

《拍案惊奇》的点校本在李田意本出版之前,一直以三十六卷本的面目出现。比如一九三五年十月上海杂志公司出版的张静庐点校本,十一月上海春明书店的储知非校订本,一九三六年一月国学研究社的薛恨生校阅本等。所据底本皆为清刻晚出劣本,错讹较多。

一九五七年七月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王古鲁校注的《初刻拍案惊奇》,以马廉旧藏的覆尚友堂本为底本,删节不雅文字。由于得不到尚友堂本的后四卷,只好从《今古奇观》的第三十回找回一卷,填充为第三十八卷《占家财狠婿妒侄 延亲脉孝女藏儿》,出版了三十七卷本,所缺三卷做存目存图处理。

翌年,一代学人王古鲁服药自戕!虽然之前王古鲁曾委托日本友人取得了慈眼堂本后四卷的胶片,并赠送给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由古典文学出版社改组),然最终未见到全本《拍案惊奇》的出版。王古鲁校注本曾分别于一九五七年在香港古典文学出版社、一九六八年五月在台湾世界书局再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拍案惊奇》

一九八二年八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章培恒整理本《拍案惊奇》,沿用王古鲁注释。收录八十幅插图,简体竖排,删节不雅文字。为内陆首次出版四十卷本。所据底本为广岛大学藏本,参考李田意整理本。

一九九一年八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陈迩冬、郭隽杰校注本,四十卷,有注释,删节不雅文字。所据底本为日本游万井书房影印的慈眼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整理本均不断再版,发行量巨大。

此外,内陆出版的口碑较好的未删节足本有一九八九年六月岳麓书社本,与《二刻》合刊,小字精装,初版为内部发行;一九九〇年三月江苏古籍出版社的石昌渝点校本(《中国话本大系》)。

尚友堂刊本《拍案惊奇》的影印出版,有两个体系,一为广岛大学藏本的影印本。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〇年,章培恒在日本神户大学任教期间,在藤井守先生帮助下复印了广岛大学藏三十九卷本《初刻拍案惊奇》,回国后即据此影印。另一为日本游万井书房影印慈眼堂藏四十卷全本。

具体如下:

(一)《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七月出版,大三十二开精装二册。据章培恒所得广岛大学藏三十九卷本影本影印。同时将慈眼堂本的书名页、目录页以及第四十卷全文作为附录,一并影印于后。但限于当时技术条件,效果一般。

日本游万井书房影印本《初刻拍案惊奇》

(二)《初刻拍案惊奇》,日本游万井书房一九八六年九月出版,大三十二开精装三册。影印日光山轮王寺慈眼堂藏本。所缺卷三十五第八叶以万元楼本配补,附录于后。而卷十二缺第十四叶却没有配补。这是慈眼堂藏四十卷全本首次影印出版。

(三)《拍案惊奇》,中华书局一九九一年六月出版,大三十二开精装四册。收于刘世德、陈庆浩、石昌渝主编的《古本小说丛刊》第十三辑。影印日光山轮王寺慈眼堂藏本。实际是据日本游万井书房影印本翻印,去除附录。

(四)《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出版,三十二开精装四册。系《古本小说集成》第五批。影印广岛大学藏本。乃该社一九八五年七月版重印,无附录。二〇〇二年四月该社出版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又将此书收录在集部小说类第一七八六册。

古典文学出版社版《初刻拍案惊奇》

本次影印,以最完善的日本日光山轮王寺慈眼堂法库所藏尚友堂刊四十卷全本为底本,所缺卷十二第十四叶及卷三十五第八叶以广岛大学藏本配补,并加以标注。将广岛大学藏本及马廉旧藏的金阊藏板覆尚友堂本的书名页附录于后,供研究者参考。原书分为十册,现一仍其旧。板框尺寸悉遵原貌,并恢复首叶的蓝印套红。归入《明刻三言二拍珍本丛刊》。

无邪斋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廿四日于北京月坛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一)〔日〕丰田穰:《明刊四十卷本〈拍案惊奇〉及〈水浒志传评林〉完本之出现》,《斯文》一九四一年六月第二十三编第六号。
    (二)李田意:《重印〈拍案惊奇〉原刊本序》,香港友联出版社一九六七年四月版。
    (三)柳存仁:《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书目文献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十二月版。
    (四)章培恒:《影印〈拍案惊奇〉序》,上海古籍出版一九八五年七月第一版。
    (五)〔日〕大冢秀高:《增补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日本汲古书院一九八七年五月版。
    (六)赵红娟:《“两拍”版本考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第二十四卷第一期,二〇〇二年二月版。
    (七)王清原、牟仁隆、韩锡铎:《小说书坊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二〇〇二年四月版。
    (八)严绍璗:《日本藏汉籍珍本追踪纪实—严绍璗海外访书志》,上海古籍出版二〇〇五年五月版。
    (九)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外二种)》,中华书局二〇一二年二月版。
    (十)王古鲁著,苗怀明整理:《王古鲁小说戏曲论集》,中华书局二〇一三年一月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