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短乘长,最后竟成了一道无解题?

 华商天下 2021-05-16

今年五一出行,没有买到返程票,和同行朋友买了一站的车票,准备上车补票。我们上车后立马去餐车那边补票,乘务员不给补票,说到站会要求我们下车,过了一会车内播音里面播报,要求买到哪个站就到哪个站下车。由于我们买的是晚上的票,所以不可能会下车,所以我和小伙伴不停地在车厢走动,去厕所之类的,害怕乘务员把我们赶下车,大晚上无法回去。直到剩下最后一站我们才敢再次去补票,整个返程都在心惊胆战中度过。

从事铁路工作的王峰说,作为在铁路运输企业,工作了接近三十年的老员工,我想说说我的看法。针对旅客的“买短乘长”的这样的事情,作为列车上的工作人员,真的无法解决,最多也就是给旅客补票,否则别无他法。因为强制旅客下车的这个事儿,我们永远做不到,也不敢做。现在我们铁路运输企业,在节日期间,虽然加开许多趟临时动车组列车,但仍然满足不了广大旅客出行的需要。说实话,出现这样的事情,我们也是很无奈。

可以普遍调查一下,乘客买短乘长有什么方便之处,能得到什么好处。后半程有多大把握逃票,超乘之后能否顺利出站,乘客有多大比例在车上补票,这样折腾是乘客有病还是被铁路折磨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以前是这么说的,现在不知道流行什么理念。

上车者和没上车的人掐了起来,而本应该保障客运服务质量的铁路部门反而置身于责任之外。事件应该倒逼铁路部门合理调配运力、通过大数据监控运力、细化补票机制,而不是转向一味的严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乘务员每过一个站就查一次票不就可以了吗?每个车厢一个乘务员不够就用三个,还促进了就业呢。凭啥所有事情都推给乘客??这应该是你们铁路部门应该考虑的。

我想说一下个人看法:“站票”的存在的确很不公平,在节假日更应该减少“站票”的数量来预防“越站”“逃票”的发生。“超售”的确是铁总只顾赚钱不顾守规矩乘客的乘车感受。但是对于“买短乘长”不该含糊其辞或者“鼓励”,反而应该打击,应该将其视为无票/逃票。铁总应该取消高铁上补原价票的制度,在列车上或者出站时补票都应该对“逃票”“越站”乘客加大惩罚措施。

个人觉得这个不是大数据、多加几条线路就能解决的问题,矛盾点在于大城市资源集中,中小城市发展落后背景下导致的人口分布不均衡,这种情况下势必会逢年过节产生大量的人口迁移,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来看还得解决城市资源分配和发展的相对均衡。

铁路把问题怪乘客确实不该。铁路如果想要挣钱,把这个看作是机会的话,肯定有办法。比如大客流的地方增大编组,加开临客等方式。如果把这个看成是负担的话,就永远解决不了。如果是自家开店,有这样的客流,只怕会笑死了。

买短乘长不一定就是为了逃票。去年我台州到合肥就买不到票,站票都没有,但同一趟车台州到宁波就有票,所以我买台州到宁波然后上车补宁波到合肥的站票。

买短乘长,不是一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铁路方面要解决自己的售票机制,为何去上海,在郑州买是站票,在开封买就是有位?当然,不排除有逃票人群, 但毕竟是少数,因为中途查票,出站查票就让很大一部分过了不关。买短乘长,从当初的互相甩锅,最后竟成了一道无解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