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趟子拳手功练习

 天地任逍遥耶 2021-05-17

手功是手法的训练方法,其中也包合臂功。手功在文趟子拳中有严格的训练方式。由于很多习拳者偏重了腿功的训练、对于手功练习不足,使得人们有该拳只重腿不重手的偏见。手法中最主要的有八种,即抽提绵转,结穿缠展八手,在文通予拳中被称为“八母”。八种手法练好了,其他手法不过是八乎的变形而已。手功的训练方式也可分为三种。一是徒手功,“是负重功,三是对抗功。

徒手功主要练气,使气发于背,贯于肩,行于臂,达于手。气动手动,劲力出于全身的合力,力源在脚底,即所谓“力发于酒泉”。当气行通畅,意领全身,发劲自然集中于手部了

负重功 主要是训练肩臂的力量,使筋骨得到强化,为手法的施用打基础。通常可用沙袋绑于臂上,进行手法的练习。开始时可轻负小沙袋,以后逐渐加重。尤其是提、绵、展、缠等下法负重练功,成效更快。

对抗功是用手直接作用于特制器城上,如打桩、将木极等的练功方法。可以各用木板桩,但要高一些,厚度较踢昼用的祇核得一些,目的是增加板桩的弹性,可用于训练推手,展手等。也可以自制杠架,杠架形状象体育运动中用的单杠、双杠,用来训练鸟子、提子等手法。另外,沙袋是练习手法必不可少的,可以圆定,也可以吊起,用来训练推手、展手、穿手等。其他用具如砖、石等可用于抓握、肘担等功力的训练。经过对抗功的炼习,手的劲力会增加数倍,劈砖断木可视为常事。

下面介绍几种手法练功方法,以为提示。

1.推手练功法推手初练徒手功,以虎步功式站立,原地不动,反复炼习推手法,体会用力特点,切忌单使臂力,注重全身力量汇集达于手部。开始应柔力推,气顺后用抖弹力推,最后用内劲撞,这时外显虽柔,内含则刚。然后可训练虎坐步转顺步的步法变换推手法,手出随步变,周身协调,气力合一。当掌握了使气用力的规律后,就可以进行负重功与对抗功的练习了。练推手对抗功法时,可距桩半步远用虎坐步转顺步的推手击桩。开始练内劲,后练抖弹力。训练要循序渐进。最后可练习用抖弹力推沙袋,以常握活劲。

2、穿手练功法穿手训练也先练徒手功法。最好的开端是练吊手功,即身体直立,两脚分开同肩宽,两腿略弯屈,胯下沉,松肩,含胸,腰背拔起,两手前伸,手心相对,静立,以意行气,入丹田后行命门(腰椎对脐处),上引经过大椎(颈后高骨)贯双肩,穿臂达手,最后意守双手。初练时不能持久,因两臂酸痛,肩沉背重。但要他坚持练下去,数日可使气通,气通后,酸痛即能消失大半,以后可站虎步功式,即可进行穿手训练,最好一手炼乏了,再炼另一手,这样功夫会长得快些。之后就可以练习穿沙袋了,开始用钝力戳击沙袋,用以训炼掌指筋骨。待骨实筋强后可炼习快速穿击,在穿击过程中注意体会活劲。

其他手法如绵手,可进行捋木杠的训练。缠手与转手主要是炼习化劲,可徒手练。展手类似推手练功法。提手可炼暗托木杠架、托石锁、提沙袋等功法。

手法是文趟子拳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以腿功为主,而轻视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